9.23
《精要主義》
1.《做的少,效果好》
小時候,杰克做報童,一小時賺1英鎊,后來周末時,通過給鄰居洗車,一個一小時賺6英鎊,杰克意識到工種不同,報酬不同。讀大學時,杰克在培訓公司的客戶服務部工作,每小時9美元,但這時候的杰克意識到時間和結果之間的關系是最重要的,他通過留住客戶,打造零流失率的成績,于是他掙的更多,也貢獻了更多。
有時候,用巧勁比蠻干更有價值。
2.《緩沖讓幸福感更多一分》
楊女士計劃與家人去外地度假,以前楊女士喜歡在出發前一晚收拾行李,因為需要準備一家人的東西,通常要收拾到凌晨,第二天早起出發,楊女士心情很糟糕,在路途中,她覺得孩子的吵鬧聲格外刺耳,她訓斥了孩子,抱怨丈夫不幫忙收拾,全靠她自己。到了目的地發現,忘了好幾件行李沒有裝,這種體驗糟糕透了。但今年不一樣,她提前一周打包,頭一天晚上,把東西收進車上,晚上美美的睡了一覺,第二天早早就出發上路,他們這次享受了一個快樂的假期。
提前一個月打包,這一個月的緩沖期增強了一家人的幸福感指數。
3.《強生公司損失一億美元》
1982年,強生公司遭遇了一場災難性氰化物謀殺丑聞,泰勒諾是當時最盈利的產品,報道稱有7人服用泰勒諾死亡。面對如此丑聞,強生公司的處理方式是遵循公司的信條:客戶第一,股東最后,所以強生公司決定迅速召回藥店貨架上的全部泰勒諾產品以保障客戶安全。這次快速利好消費者的行為奠定了強生公司的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