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討論了如何終結拖延癥,找回行動力。但在執行的過程中,還有一種常見的阻礙就是混亂,東西亂、場面亂、腦子亂……單是找文件、找素材、找門路,就花掉大把時間。
手忙腳亂地處理各種狀況,在零碎中浪費一個又一個小時,只會讓我們一直疲于應付。只有告別一切浪費時間的行為,通過整理節省出更多時間,才能享受輕松自在的生活。
今天推薦的書是《別再說你沒時間》,在日本亞馬遜上獲得五星好評,上市3個月就加印4次。從物品整理、文件整理和頭腦整理三個方面,幫你逐個擊破工作中的難題。
作者高嶋美里是日本知名的女企業家,游雅名人株式會社代表、CIBS學院院長。發明了與整理術相結合的獨創教育法,還創辦日本第一個具有網絡高中資格的通訊學校。
作者認為,掌握超級整理法后,每人每天可以省出至少3小時。今天我們從書中精選出文件分類、紙質文件整理和物品清點三個技巧,簡單方便、可操作性強。
001 文件應該這樣分類
作者在對大量學生進行觀察后發現,任何事情都做得好的學生,普遍將自己的桌子整理得井井有條,跟蹤調查還發現他們進入社會后,也會在工作上不斷取得成果。
整理得當會提高做事效率,從而節省出時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日程安排準備4個文件夾:今天要做的事情、5分鐘可以做完的事情、有期限的事情和沒有期限的事情。
這樣進行分類整理之后,文件和日程安排都會變得非常清晰,你可以更有條理地工作。需要給混亂日程進行排序的時候,看一下標注就好,這也是讓頭腦變得清晰的秘訣。
002 紙質資料電子化
辦公資料其實都可以電子化,然后把紙質資料處理掉。越是會工作的人,電子化的意識就越強烈。這不僅可以讓工作環境更加整潔,也可以方便你隨時隨地進行查看。
作者給出了三種處理方式:以后不再需要或者過期的資料立即扔掉;需要用到的材料用掃描儀或者手機進行數據化;需要隨時檢索的資料記錄到表格中方便查看。
另外,你還可以把已經電子化的資料儲存到云端,并分好類別做好標記,這樣不論你使用哪一臺電腦,只要記住了云盤的賬號密碼,就可以立即找到資料,進入工作狀態。
003 只保留20種物品
對于上班族而言,工作場所就是自己的辦公桌了,把工作環境整理好了,做事效率才能提高。作者認為,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大家真正需要的物品最終只會有20個種類。
如果所處的環境中物品超過20種以上,就超過了人可以把握的界限。你可以用清點記錄-詳盡列表-按使用頻率排序的方法篩選出這20種物品,并貼上相應的標簽。
總結一下,只有把各方面都整理得井井有條,才能從容、高效地工作。掌握超級整理法,把文件進行分類、把資料電子化以及定期清理物品,你也可以高效工作,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