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進得去,也要出的來

今日的任務是復習句子,前幾日有事落下了幾天的直播課,第11天里S說持續練習的關鍵點“進得去,也出得來”。我的理解是:“進得去”是要放下內心浮躁和眼高手低,對細節如數家珍,沉下心來練習;“出得去”需要不拘泥于細節,多問幾個為什么,在抓細節的同時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并保證細節不偏離主要方向。

我不清楚自己的理解是否有偏差,最近在寫畢業論文時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而且犯了嚴重的錯誤,我暫且把論文中犯的錯誤與音標練習中的錯誤歸于一類。我想,想避免犯錯,記得多問自己為什么這么做,練習中是否偏離了主要原則。

今日練習內容:

1、音標:

[?]:中元音,舌尖抵下齒,舌中部微抬起,舌位是中元音中最低的,但牙床開口是中元音里最大的;短促有力,發音時收腹;

[?:]:中元音,舌身放平,舌中部微抬起靠近硬腭,但不貼住,舌身緊張;長元音;美音中一般“兒化”,英音中不“兒化”;

[?]:前元音,舌尖抵下齒,舌前部微抬起,舌位是前元音中最低的,但開口最大;雙唇向側面擴展,發音時壓低舌頭和下顎,越夸張音越準確;

[?:]:后元音,舌身后縮,舌后部靠近軟腭,但不貼住;發聲時雙唇收圓,長元音;單詞中有字母r時“兒化”;

[w]:舌身后縮,舌后部向軟腭抬起,但不貼住,類似于元音中[?:]的舌位;雙唇收圓,聲帶送氣發聲;要發準這個音最重要的一點是:雙唇收圓;這個音是半元音,較短,一經發出便向后面的元音滑動;

[l]:舌尖抵上齒齦,聲帶送氣發聲;其原理是:氣流無法從口腔中部發出,只能經由舌頭兩側瀉出;發這個音,一定要注意將舌頭抬起靠近上齒齦,尤其在尾音中,也需要將舌頭抬起;

[h]:口腔打開,氣流在經過聲帶時與聲帶摩擦成聲,清輔音,聲帶不發聲;要點是氣流很大;

[g]:舌后部先貼住軟腭,然后舌后部突然下降,聲帶送氣氣流沖出聲帶發聲;要點是:氣流沖出聲帶。

2、句子

在練習中,我盡可能把握每個音的發音要點,在發單個音時比較順利,但一旦有集合[i]、[l]、[?]、[u]音的單詞時顯得不流暢,一個原因是練習量不夠,另一個原因是沒完全把握發聲要領,或者說僅僅進得去,沒能夠出得來?

句子如下:

(1)The study was published in the British medical magazine,The Lancet.

(2)Doctors in Tykyo led the research.It examined more than four thousand people who had suffered cardiac arrest.

問題1:Tokyo 中的[?u]音有些卡頓,不熟練;

問題2:led the research 中的連讀,不熟練;生硬;

問題3:people中的[l]音,我發出來類似于漢語中的“了”;

問題4:?cardiac中的[?]為輕讀,我總重讀;

(3)In all the cases,witnesses saw the event happen.

問題1:all和the 之間不連貫,原因是[l]和[e]音轉換較慢;

(4)More than one thousand of the victims received some kind of medical assistance from witnesses.

可能把問題列出來能更清楚一些,便于作出針對性改進。

事情真不能拖,一拖再拖就不能保證完成質量,更容易糊弄,給自己找借口的時候就是放水的開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花了大概三天時間整理的一份音標資料,因為是為一個五年級學生準備的,所以單詞練習選的也都是很簡單的詞,很適合音標入門...
    李木只閱讀 3,127評論 5 28
  • 針對人群:初一年級新生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夠認識并且會讀48個音標; 2.讓學生看見音標就能拼讀單詞。 教學...
    貴州關嶺思源舒仕分閱讀 950評論 0 1
  • 發音教學大綱 一、針對人群:九年義務教育初中一年級學生 二、教學內容:48個英語國際音標 三、教學目標: (一)知...
    莒縣726劉霞閱讀 1,387評論 0 4
  • 適用人群:初級中學學生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掌握英語語音語調的基礎知識和朗讀技巧,能在朗讀和會話中做到音正...
    甘肅隴西張世雄閱讀 2,069評論 0 1
  • 韓國語是一種拼音文字,也叫字母音節文字,韓國人創造的書寫體系主要基于自己對音韻學的研究。他們自己發明了三分法理論,...
    顏羽飛閱讀 1,425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