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
《終身成長》P299-301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
第一步接受。就是去擁抱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讓我們面對這個現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部分固定思維模式。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是固定型和成長型的混合物。
第二步觀察。就是要明確是什么激發了你的固定思維模式。那個固定思維模式的人格會在什么時候回來?
第三步命名。給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起一個名字。
第四步教育。你越了解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原因,就越能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出現時保持警惕。要記著,你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本來是來保護你、讓你感到安全才存在的。但他卻沒能找到什么方法去做到這一點。所以,用成長型模思維模式的新方法來教育他,他就可以幫助和支持你,帶他一起踏上你通往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旅程。
I拆書家講解
原文關鍵詞: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步驟:接受觀察 命名 教育
執行的關鍵在于:問題意識,也就是發現自己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就考慮是不是自己的思維模式除了問題。
1.接受:不接受,本身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接受,本身就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記得《刻意訓練》里有個概念叫正確觀念,就是你首先要相信可以通過刻意訓練構建自己的潛能,而不是僅僅發揮原有的潛能,刻意訓練才開始起作用,觀念一旦錯了,后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在這里,我們首先要接受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是固定型和成長型的混合物,我們大腦里本來就存在著固定思維,它就像剎車,是車子的重要部件,在很多時候起到了保護作用,但如果它總在起作用,那我們成長的速度當然會受影響。
如果不承認自己有固定型思維模式,那么就無法控制自身的固定型思維,它成了我們大腦的實際智慧者,我們也就很難培養成長型思維。
2.觀察:就是要找出固定型思維模式的觸發物和觸發時間,只有知道了這兩點,才可能有機會控制固定型思維,給成長型思維的培養創造條件。
3.命名:給自己的固定型思維人格起個名字,就如同在大腦里裝了一條警戒線,只要固定型思維觸發警戒線,我們就能清晰地意識到它,而不是適應自己的習慣忽視掉它。
4.教育:也就是通過通過成長型思維模式來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
A拆為己用
A1(聯系過往經驗)
兩種思維模式造成了人生的重大不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很普通的,可見固定型思維模式往往占據人的大腦。
我回顧工作這么多年的經歷,發現之所以現在如此平庸,不是因為缺乏機會,而是缺乏成長型思維模式,面對問題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往往讓自己在成長中踩了急剎車,在機會面前沒有絕對的競爭力,固定思維模式,讓自己躺在舒適區里,還給自己找了一大堆借口從而心安理得,加深了固定型思維模式,形成了惡性循環。
我對女兒的教育也出了問題,她的學習名次下降很快,更糟糕的是恰逢青春期,她對我話根本聽不進去,我也無計可施,并安慰自己,這也許就是她的命運吧。我在孩子問題之初沒有足夠重視,在出現問題時不能改變思維模式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新策略,反而抱怨外部環境和之前的失誤,悲觀色彩很重,這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在起作用。
其實,我應該早早意識到,這些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固守原來,并找到合適的理由,以便自己心安理得地放棄成長和解決問題。
A2(規劃應用)
(一)接受:
第一件事情,就是針對目前的工作,接受一個事實,目前的狀態完全是自己固定型思維造成的,面對應該解決的問題采取了拖延和忽視策略;
第二件事情,是寫作目標,我要接受自己對此并沒有很強的自信,也沒有足夠詳細的計劃,造成進步很慢;
第三件事情,是教育孩子,我自己對情況過于悲觀,不承認自己教育的失誤和孩子很普通的現實,盲目地認為孩子只要努力就可以。
觀察:
工作中發現問題的時候,覺得不用著急,寫作訓練覺得不急在一時,孩子的教育出來問題覺得鼓勵和批評幾句就可以完成,固定型思維的觸發物是較為困難的問題,時間往往是在繁忙的時候。
命名:就叫它太大意吧
教育:
當固定型思維模式出現時,我告訴自己,首先要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調動資源,尋找有效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從而能夠更好地解決當前的問題。
對于工作,我可以通過總結經驗,每天簡單記錄事情,一周內閱讀相關書籍,找到更好地解決工作問題的辦法,從而把工作心得系統提煉出來,做一個躍遷的積累;
對于寫作,我可以沒周閱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并完成一篇拆解,發展自己的教育領域寫作優勢;
對于教育孩子父母,在每次控制不住脾氣的時候,思考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和她的心理需求,并暫緩和孩子溝通,平息情緒,也要充分利用其他家庭成員,形成教育陣線,提高教育有效力。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