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中有這么一段話,對我觸動很大。
小王子在馴服狐貍后的第二天又去看望它。狐貍說:“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么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fā)現(xiàn)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該準(zhǔn)備好我的心情......應(yīng)當(dāng)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么?”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貍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最不喜歡那些突然造訪的人,提前通知預(yù)約別人的時間,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自己涵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有很多人,去拜訪探望一個人,總要等到快到家門口再去打電話告知,殊不知,你提前通知我,我會為等待這一天的到來而幸福,更會為你的到來做好準(zhǔn)備,你若不請自來,我毫無準(zhǔn)備,又不好拒絕,其實對雙方都是一種消耗。
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尤其是對于女人來說,一點小小的儀式感會給生活帶來大大的快樂。我們希望在節(jié)日里收到一點小小的禮物,我們希望特殊的日子要用特殊的形式度過。結(jié)婚我們需要一場婚禮,雖然它只是一個儀式,但是代表我們對新的生活開始的一種紀(jì)念。完成了一年的工作目標(biāo),我們希望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犒賞,讓自己徹底放松一下。也許有人會說節(jié)日想要禮物的女人太虛榮,婚禮都是形式,在乎形式的人都是虛偽的,有愛情就夠了。休息的時間那么多,干嘛非要要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去放松?
我想說生活本就平淡,為什么不能給自己制造一點儀式感,讓生活變得生動一點呢?小儀式卻蘊含著大幸福。如果你感覺不到,只能說明你缺乏對生活的感知,也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什么事情都無所謂,都不在乎的生活又有什么意義呢?難道對待什么都一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懂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