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思忖良久,最終還是決定使用這個被廣為流傳的標題。請原諒我的毫無創意。
真的很巧合,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小七七正好入園5個月。
5月9日,即將滿三周歲的小七七開始了她的幼兒園生活。經過5個月的“試運行”,現在的她已經完全接納了幼兒園,喜歡老師和同學,喜歡回家炫耀和外教老師學說的單詞,喜歡跟我講老師又表揚她了又批評某小朋友了,喜歡在周末的時候拉著我陪她復習功課,更喜歡早上聽到幼兒園的音樂就拉著奔向大門去跳她最喜歡的早操。
這五個月里,我們經歷了一場最普通不過的適應分離焦慮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得益于正面管教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給我帶來的從容和自我思考,我和七寶貝合作,共同順利度過。開心的,就想分享一下這個過程,告訴更多準備送孩子入園的爸爸媽媽,也許放下你的焦慮,就沒那么鬧心了。
鑒于內容太長,我分為三個部分來分享,分別是入園初體驗、眼淚戰術和我要去上學。
入園初體驗
選園
這似乎對家長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話題,僅次于買學區房選小學初中。對我來說,給孩子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讓她像我小時候一樣能夠沒那么多約束的長大,能有健康的人格發展以及保持她那份純真就是我全部的希望。所以我選擇幼兒園只有三條標準:1.離家近,最好步行不超過5分鐘。雖然小七七是東北小孩兒,可我也不想數九寒天的讓孩子凍著;2.幼兒園要大,給孩子充足的游戲場所;3.課程少,老師不體罰孩子。
懷揣這樣的標準,我選擇了小區里的一家幼兒園,充裕的操場,明亮的教室,一個班標配兩位老師一位生活阿姨。小七七就要在這樣的環境開始她社會化的“探險之路”。
入園之初
第一周入園是半天。顯然小家伙還沒回過神來什么是上幼兒園,加之在上幼兒園前來上過幾次早教,入園后見到認識的老師,所以并沒有太大的抵觸情緒。我專門請了一周的假,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地震”。
前兩天都還不錯,第三天,問題來了。我中午去接她的時候看到眼圈紅紅的,還在哭。老師說因為和小朋友搶凳子坐地下了,就開始哭了,怎么哄都不行,而且午飯也沒有吃。我抱著她往回走,她還是不太開心,但已經不哭了。我知道,小家伙一定是想媽媽了。
吃完飯午睡起來,我陪她一起玩兒。試著了解幼兒園里的情況。
我:寶貝,愿意跟媽媽說說今天在幼兒園發生了什么么?
七七:小A搬我的凳子我不讓他搬,然后我就坐地下了,就哭了。
我:你坐地下了,疼不疼?(關注她的感受)
七七:不疼
我:那你哭是因為?
七七:我不想讓他搬我的凳子。
我:那你覺得他為什么想搬你的凳子?
七七:......(她可能不知道怎么表達)
我:你覺得他是想搶走你的凳子還是想幫你搬凳子?
七七:他想幫我??墒俏蚁胱约喊帷?/p>
我:原來小朋友是想幫助你啊。媽媽知道你自己可以,你想自己做。那下次小朋友還想幫你而你又想自己做的時候你可以怎么辦呢?(啟發式問題)
七七:......
我:你可不可以告訴他,謝謝他幫助你,可你想自己做?
七七:可以。下次我告訴他我要自己做。
我:媽媽相信七七一定能想出好辦法的。
七七:媽媽,其實我是因為想你才哭得。
小家伙這么說的時候眼圈都紅了??墒俏覅s很高興,把她摟在懷里。因為她能夠如此清楚的向我表達她的真實想法,也讓我更加放心她能夠很好的融入,畢竟我知道了她的感受,我還有很多方法,光明似乎就在前方。
接下來的兩天沒什么問題,順利地接送。
第二周要送全天了。早上出門我都會洗腦似的跟她一起唱一些動感十足的英文歌曲,告訴她要迎接新的一天。她也很配合的跟我一路唱著出門,很聽話的跟老師進去。等我去接她放學的時候,她一看見我就立刻變得很委屈,開始哭。我笑著摟她入懷,完全忽視周圍大人們的安慰和討論“別哭啦,放學啦還哭啥呀?”“這孩子剛來吧,過段時間就好了。”我就那樣抱抱她親親她,告訴她我好想她。她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摟著我說媽媽我也好想你。
這一周,每天回家后我們都上演這樣的對話:
七七:媽媽,明天上學么?
我:上。
七七:不上。我不上學。我就要在家呆著。
我:幼兒園多好啊,有家里沒有的玩具??!
七七:我家里有秋千,還有好多玩具。
我:幼兒園有你喜歡的《大腳丫跳芭蕾》啊,我們去早教的時候你最喜歡那本了!
七七:我家里也有好多書,我看家里的書就行。家里也有我喜歡的書。
我:幼兒園還有很多小朋友啊,你一個人在家玩兒多沒意思,跟小朋友們一起多好??!
七七:我可以跟姥姥玩兒。
我:......
我竟然詞窮了。最后只要悻悻的說沒得商量,必須去。
多么蒼白無力的反駁啊。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三四天。有一天早上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一個集全家寵愛于一身的孩子即將進入社會化的過程,她不知道將要發生什么。從趨利避害的生存本能上講她也不一定就欣然接受。此外,在家里隨心所欲,到幼兒園處處受約束,還要學著跟陌生的孩子相處,想想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對一個成年人而言也是有難度的吧,更何況是一個孩子?我雖然一直說自己了解孩子面臨的困難,也表示理解,可我干嗎非得逼著孩子讓她說她喜歡去愿意去呢?這不是給孩子增加額外的壓力和傷害么?
這個發現是通過一個小細節領悟到的。上了幼兒園,出門碰到熟人的時候總會問小七七“幼兒園好不好?。俊薄跋膊幌矚g去幼兒園啊?”孩子會低著頭認真地說“喜歡!”、“愿意!”,可是一回到家里她一定會跟我認真地重申“媽媽我不想上學!”
當我領悟到自己在強迫孩子接受并且要在語言上表達出來的時候我簡直無地自容。我問自己這是愛她么?是愛。孩子感受的到我的愛么?沒有。是的,沒有,沒有愛。
幸好,我知道錯誤是學習的絕好機會。于是我開始調整,我開始接受孩子說不去上學。每次她說的時候我都會說“嗯,好的,媽媽聽見了?!?/p>
她還是在我接她的時候會委屈的哭,還是會在回家以后說媽媽我不要上學。我就學著這樣接受,不做任何的說教,抱抱她,親親她,告訴她我愛她。
其實為了緩解孩子在幼兒園里想念媽媽,我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書包里放我一家三口的合影,告訴孩子想我們的時候可以看看;比如給她講《魔法親親》,并且每天上學都給她魔法親親。可這些似乎并沒有起多大作用。幸好我的心態是好的,而且我有一個心態也還不錯的老媽,不然你很難想象小的哭大的吵局面會變成什么樣子。謝謝我的媽媽!
第一個月結束的時候,七七拿到了她人生第一個《全勤寶寶》獎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