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月結束的時候,小七七拿到了她人生第一個《全勤寶寶》獎狀,可她,并沒有多開心。即使我很興奮地給她看她拿獎狀的照片并且夸張的跟她說:“哇塞,這么漂亮的獎狀,剛上學就拿到,真地很厲害哦!”(看,夸獎并不是什么時候都會起到做用。當夸獎不起作用的時候,家長的心里會不會很蒼白。)
第二個月,我期待著自己的陪伴和接納可以起作用,孩子可以適應不再哭鬧,可我沒有看到期待的情景,但實際發生的情況卻也并不意外。
小七七可以被稱為“后返勁兒”的孩子,就是剛去沒反應,去了一段時間開始哭。不知道是自己頓悟還是看到別的孩子在門口哭覺得這個辦法可以試試,總之她開始了“眼淚戰術”。晚上還是會照例問:
“媽媽明天上幼兒園么?”
“上。”
“我不去上學。”
“嗯,媽媽聽見了。”
“那還去么?”
“去。”
“你不是說不去么?”
“沒有啊,媽媽只說聽到你說你不想去。”
看到媽媽的詭辯技術如此之高,她在這個時候往往開始抹眼淚,然后說“媽媽我不上學。”每每此時,我也只能抱著她,讓她發泄發泄。
早上一起來,眼睛還沒睜開就問:
“媽媽上學么?”
“上。”
“媽媽可是我還想玩兒一會兒……嗚嗚…”
“可以,咱們玩兒一會兒再去。”
在家玩兒,在小區玩兒,在各種她要求的地點玩兒。玩兒完之后,只要一發現已經走向幼兒園路,馬上就開始不開心,開始哭了。我抱著她安撫著,繼續堅定的走向幼兒園。待到幼兒園門口,她哭著不進去。
我抱著她,撫摸著她的后背,一遍一遍的跟她說,我愛她,我知道她想我,我也想她,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比如我需要上班,她需要上學……
她還是會哭泣。老師和我母親都善意地勸我“趕緊走吧,你走了她就好了。”可我沒有。我不想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一個把她和媽媽生硬分開的可怕的地方,我也不想讓孩子覺得媽媽不要她了。我希望可以最大程度的照顧她的感受,愛不只是說出來的,更是感受出來的。
我還是抱著她,撫摸著她。
我:我知道,你不愿意跟我分開。你很難過。
七七:嗯。媽媽,你別走。我不愿意跟你分開。
我:媽媽必須得去上班,你知道的。就算你在家里,媽媽也是要上班的,對么?
七七:嗯。可是我會想你的。
我:我知道你會想我,就像我會想你一樣。你知道我想你了就會看你給我的魔法親親。而且一下班我就會來幼兒園接你。
七七:我就是不想跟你分開。
我:難過媽媽可以安慰你。可我們必須得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你想媽媽再抱你幾個數?
七七:……
我:10個數好不好?
七七:11個。
我:好。那你來數還是我來數?
七七:你數!
我:1,2,3…11.去找老師吧。
七七:不要,我還想你抱我。
我:我們不是講好說到的事情要做到么?媽媽下午來接你。媽媽愛你。
這是我們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的對話。她從哭著被老師抱走,到哭著找老師,我們都堅持數完11個數,有時候是她自己數,有時候是我數。很多家長都善意的勸著我或孩子,但我們倆都很執著的完成這這個流程。
漸漸的,她從去幼兒園的路上哭,變成到幼兒園門口哭,再到見到老師哭,再到找借口哭(比如姥姥沒走到幼兒園門口,或者老師已經帶小朋友進教室沒在門口接她,甚至要尿尿),哭的時間也從10分鐘,到五分鐘再到兩分鐘。
一周,兩周,三周。我就這樣靜靜的體會著她的變化,靜靜的和善而堅定著,從未因為她的哭鬧而煩躁不安。
第二個月過去了,七七仍然會哭,雖然哭的時間很短,數數也從11變成了5,她開始了看心情的戰術。如果今天心情不美麗,就會哭一小下;如果心情還不錯,可能不會哭。為此,我盡量選擇別人不太走的繞遠的路,就是為了避免碰到送孩子回來的家長看到流眼淚的七七會說一句“這孩子怎么又哭了呢。”我知道,她在學著適應,而且她有很大的進步,我應該給她創造良好的機會,讓心情美麗起來。
第三個月的時候,她生了很嚴重的病,扁桃體有膿點,高燒不退,請了近兩周的假。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那個全勤寶寶的獎狀。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這是幼兒園對孩子的認可,可以作為對孩子的激勵。可是最終我發現,在乎這個獎狀的人是我,而不是她。顯然對她而言,全勤又意味著什么呢?我始終糾結于如果請了假就沒有全勤了,就不能激勵她了。
當孩子高燒不退的時候,我才明白,全勤激勵的不是孩子,而是我自己。全勤對我而言意味著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我可以從容的面對孩子每天的眼淚,全勤是對我的肯定,可我確以激勵孩子為借口。所以我要給孩子請假。
壓力卸下,我和孩子都輕松了不少。這次生病是小七七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也是第一次打針。期間的故事不在此贅述。有機會專門寫寫小七七打針吃藥的英雄事跡。
就是在這次生病痊愈之后,小家伙去幼兒園竟然不哭了,理由竟是姥姥跟她說,如果她乖乖的上幼兒園,如果有機會可以讓她“休假”。看,這才是孩子需要的激勵!
我知道這個激勵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更多的是她自己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里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的結果,也是我的耐心陪伴、和善而堅定的結果。?
(未完待續,下一集《我要去上學》更加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