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說說古今中外的逆襲故事,相信不用費很大力氣你就能列舉出來。朱元璋從乞丐逆襲為皇帝,威爾瑪·魯道夫從一個幾近殘疾的小兒麻痹癥患者逆襲為奧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短跑運動員,加里·科恩從一個患有失讀癥、別人眼中的白癡逆襲為掌管全球最大金融帝國高盛集團的頭號人物。從古至今,從東到西,逆襲故事從來就沒有斷過。我們津津樂道于別人的逆襲故事,卻很少思考一下,是什么讓這些原本沒有任何先發優勢的人華麗轉身,改變自己的人生,影響整個世界?
雖然時有聽聞,不過大多數人內心深處都會覺得逆襲是『別人身上的故事』,是萬里挑一的少數事件。但在人格心理學家和發展心理學家眼中,這卻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正常過程。一個人的智力、能力甚至身體技能都并非固定不變,而是完全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不斷提升的。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巨大的潛能,要想在人生路上有所突破,演繹一場完美的逆襲,就必須擁有正確的思維模式去開發和利用我們潛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本講述思維模式改變人生的書,這也是一本幫助普通人實現逆襲的葵花寶典----《終身成長》。
這本書在美國亞馬遜心理類暢銷榜坐鎮10年,被眾多心理學類書籍文獻無數次引用,受到比爾·蓋茨、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蓋伊·川崎、奇普·希思和丹尼爾·平克等多位具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大力推薦,是影響美國一代人的心理勵志經典。
本書作者是美國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的杰出研究者卡羅爾·德韋克女士。她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現任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德韋克女士花數十年時間對成功學進行研究,找到了促成人們成長和成功的關鍵力量,也就是思維模式的力量。因為德韋克女士對型思維模式的突破性研究和深遠影響,2017年9月她榮獲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一丹獎”。
接下來,我就為你分享這本書的精華內容,我們分三點來講:
第一點,我們看看決定人生是否可以逆襲的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第二點,我們來看看成長型思維模式在個人成長和逆襲中如何發揮作用。
第三點,我們講述一下如何培養幫助我們收獲豐盛人生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先來說說第一個要點,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它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可以逆襲。
固定型思維模式就是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相信基因天賦論,覺得我的智商就這么多,性格就這樣,再怎么努力也難以改變。與之相對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認為我們的各項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和提高的,這是促成逆襲的源動力。不同的思維模式會造就不同的人生,為了更好地理解兩種思維模式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我們來看一個常見的場景:
早上來到公司,你發現郵箱里躺著一封郵件,通知你今年的升職加薪與你無緣。然后手機響了,客戶說另外一家公司提出了更好的offer,不好意思你們的合作得中止。你會怎么想?又會如何采取行動?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會想:我就知道我不是做銷售的料,辛苦了一年就只能證明我是個笑話。升職無望,加薪遙遠,連客戶也來欺負我!固定型思維模式者習慣于以某個事件給自己貼標簽,因為個別挫折而沉浸在強烈的失敗感和無力感中,想要華麗轉身還真是很難,因為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逆襲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那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又會怎么想呢?他們也會感覺沮喪難過,但多半會對自己說:看來努力不夠啊,或者方法不對,我得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提升銷售業績,明年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接著,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動就是調整好狀態,尋找失利原因,制定提升計劃。有這樣的思考和行動模式,逆襲的發生只是個積累的問題。
除了面對挫折和失敗時有不同的應對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在其他很多方面也都存在不同:
當進行自我評價時,固定型思維模式者用已經發生的事情來評估自己,愛給自己貼標簽,關注的是如何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則是用努力和投入程度來進行自我評價,關注的是如何學習和進步。
在對待努力的態度上,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為聰明的人不需要努力成功就會送上門;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則認為不論起點如何,努力和奮斗才是成功之道。
面對風險,固定型思維模式者畏縮不前,害怕失敗,并將失敗的責任歸咎于他人或客觀因素;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擁抱風險,不懼失敗,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不斷拓展自我,即使失敗了,也勇于承擔,從失敗中尋找改進方法。
甚至在選擇伴侶方面,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各有不同標準,前者的標準是選擇一個崇拜自己的人,后者的標準是選擇一個可以促使自己不斷成長進步的人。
逆襲能否發生根本在于我們怎么看待自己。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為人的智力和能力都是固定不變的,他們總想通過某個事件證明自己的能力,害怕一切風險和挑戰。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則認為通過努力,一個人可以在各方面不斷提升自己,他們擁抱風險和挑戰,只為讓自己獲得更大的成長。前者根本上是不相信逆襲這回事的,就更不用說采取行動去實現逆襲了。而后者則是在一點一滴中積累實現逆襲的勢能,如果某天勢能爆發,他們華麗轉身,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接下來,我們看看第二個要點:成長型思維模式怎樣在個人成長和逆襲中發揮作用。
最強調天賦的領域可能非體育界莫屬了,德韋克女士以體育冠軍為研究對象,探究了思維模式在個人成功中扮演的角色,她發現:就是在這么一個崇尚天賦的領域,思維模式在個人成功中仍然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成長型思維模式能讓天賦不足的人實現逆襲,甚至是攀上頂峰。因為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不會以起點的高低來給自己下結論,他們堅信成功源于不斷地學習和提升,源于盡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自身條件不足是促使他們提升的最大動力,即使擁有一定優勢,他們也會繼續努力以將優勢最大化。
拳王阿里22次獲得重量級拳王稱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拳王。但他入行之初的身體條件,包括拳頭大小、臂長、胸圍和體重,都不符合標準。如果阿里用固定型思維模式來看待自己,那他多半自暴自棄了。但阿里擁有強大的成長型思維模式,他認識到了自己的短處,下決心通過十二分努力來補足短處。他不僅勤奮訓練,還通過各種途徑深入研究對手的格斗風格和思考方式。他發現,比賽不僅要靠拳頭更要靠頭腦。身體條件先天不足,就努力發展其他優勢來彌補。在這樣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引導下,阿里爆發出了讓世人驚訝的后天潛能,成功逆襲,成為一代拳王。
其實不僅是在體育領域,在其他任何領域,個人成長和成功都離不開成長型思維模式。我們再來看思維模式是如何影響另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個人成長領域,對的,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戀愛結婚這樣的終身大事。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將個人能力固定不變的假設也延伸到了戀愛結婚中,認為伴侶的特質是固定的,戀愛關系的特質也是固定的。因此,他們追求的是一開始就完美、永恒的兩性關系,相信一見鐘情,認為緣分天注定。只要遇到那個對的Ta,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無須努力;如果需要努力,就說明Ta注定不屬于你。遇到問題他們思考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對方是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天女。以這樣的心態來戀愛,再完美的邂逅也遲早會觸礁。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則明白伴侶和戀愛關系都能在投入和努力中獲得改變和成長,戀愛和婚姻是將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結合在一起,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沖突和矛盾,沒有一段關系是不需要努力經營的,問題的關鍵不是去思考兩人是不是合適,而是投入努力去解決矛盾,經營關系。再完美的邂逅也需要用心投入讓美好的關系茁壯成長,否則兩個人最終可能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相反,即使你們的相遇磕磕跘跘,但如果雙方都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愿意為了彼此和這段關系用心投入,努力經營,那愛情的道路就會越走越順。
既然成長型思維模式對我們的個人成功和終身幸福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培養出成長型思維模式呢?這就是我們要分享的本書最后一個要點:?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
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基礎是相信變化。所有的逆襲故事都準確無誤地向我們傳達了一個信息:改變是可以發生的,關鍵是你擁有什么樣的信念和采取什么樣的行動。所以,相信變化能夠發生是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談如何有效地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如何實現逆襲。
有意思的是,德韋克女士提出的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五步曲,是從關注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開始的。
第一步:接受,擁抱自己的固定思維模式。沒有人是百分之百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或者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我們每個人都是兩者的混合體。不同的是有的人固定型思維模式占上風,而有的人成長型思維模式主導行為。我們不必為自己擁有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而感到羞愧,正確的做法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再尋求改變。
第二步:觀察,要明確是什么激發了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什么事會激發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格出現?面對挑戰時?陷入僵局時?還是看到別人成功時?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什么樣的場景最容易激發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格出現?第二,一旦它出現,它對你說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當你逐漸看清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常用的套路時,你才會更好地處理它。
第三步:命名,給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起個名字。用你在書籍、電影或生活中看到的人物來命名它,讓它更加活靈活現,也讓你的觀察更加客觀準確。可以用自己討厭的人物來命名,以此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第四步:教育,在摸清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的品性后,我們就要開始教育和指導它。當你準備跨出舒適區而受到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阻撓時,對它說:我知道有可能會失敗,但我愿意試一試,給我點信心好不好?當你遇到挫折,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開始給你貼標簽打擊你時,對它說:我只是現在還不擅長做這件事,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并勤加練習,一定可以有所改進。
我們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其實本意是想保護我們,讓我們感到安全,但它卻沒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做到這一點。所以面對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我們應該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去教育它,讓它學會接受挑戰,不要放棄,帶它一起踏上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旅程。
最后一步: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具體的、成長型導向的目標計劃,并堅持不懈地執行。什么才是成長型的目標呢?記住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主要特點:擁抱挑戰、面對挫折堅持不懈、從失敗中學習、相信努力會帶來結果,以這些為準繩設定的目標,就是成長型的目標。
以上就是《終身成長》這本書的精華內容。回顧一下,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而是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過程中展現出的思維模式的影響,這是逆襲是否能夠發生的關鍵影響因素。固定型思維模式讓起點高的人難以獲得持續的成功,成長型思維模式卻能讓起點低的人撕掉標簽,跨越挫折,在成長道路上突破自我,收獲成功。古今中外的逆襲故事,主人公無一不是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而那些從巔峰跌落下來的人,很多也是忘記了保持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書店的書架上各種成功學暢銷書琳瑯滿目,但這些書籍大多是針對成功者個人經驗提出的零散建議,雖然有用但不成體系,能幫助我們短時間內改善行為卻難以促成我們長期的成長。這本《終身成長》抓住了促成我們成長和成功的最根本因素,也就是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從根源上校準了我們個人成長之路的正確方向。在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指導下前進,每一步都是對逆襲勢能的積累,總有一天,你會華麗轉身,演繹一場完美逆襲。
----THE END----
往期讀書請點擊查看:
《如果你還沒讀過《精進》,至少應該知道這五個讓你變厲害的方法》
《24個改變人生的清單類App |《為什么精英都是清單控》濃縮書》
【為時未晚】關注個人成長與職業發展。開啟全新的人生旅程,It's never too 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