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到了,恰逢周末,便跟隨同心圓志愿隊的老伙計們一起來到江南敬老院,為孤寡老人們包粽子,伴他們提前度過一個粽葉飄香的端午佳節。
醬油肉、蜜棗、赤豆等餡料與洗凈的糯米拌勻,裝在鐵盆里備用;棉線剪成六七十公分長的小段,花線用來包肉粽、白線則用來包蜜棗赤豆粽。
粽葉剪去葉蒂,放入大鍋,淋上一些素油,煮開,再用清水洗凈,輝媽說,這樣處理過的粽葉既衛生又不易粘米。
開始包粽子了,女同胞們個個都是包粽子的好手,男同胞則大多站在一邊干瞪眼。不過,我想:既然來了,那就干脆拜師學一學,好歹也包幾個,才不虛此行。
哈姐最熱心,先過來指導我:
“粽葉的正反面要分清,光面在內,糙面在外;一張大葉子可包一只粽子,兩張小葉子疊起來也可包一只粽子。”
“兩手握在粽葉的1/3處,向內彎折成“漏斗”狀;掌心托住“漏斗”,裝入一層糯米、一塊醬油肉,再裝一層糯米,鋪攤開來,壓實;用“漏斗”后部的粽葉反蓋住糯米餡料;檢查四角,確認包嚴實不漏米后,將剩下的粽葉并攏折到粽子側面,用中指和無名指壓牢,就可以開始捆繩子了;用嘴咬住繩子一頭,用手捏住另一頭,由近及遠捆好,打結。”
哈姐一邊講解,一邊示范,轉眼間,一只大肉粽就包好了。
我學著哈姐剛才講解、示范的動作和步驟,動手包粽,剛開始,不是粽葉折不好、蓋不牢,就是四角包不嚴實會漏米。
輝媽看不下去了,又過來指點一番,終于勉強完成一個,樣子是丑了點,但總算是不漏的。
接著包第二個,我就有了點心得,包起來也順手了很多,看來包粽子也不是很難嘛,過兩天家里包粽子,我再練練手,估計就可以正式出師了。
怎么樣,我包的第二個粽子,有模有樣了吧。雨哥說,捆的繩子如果再均勻點,就更好了。
等我滿頭大汗地包完四個粽子,往臉盆里再一看,竟已空空如也,汗顏吶。
放水、燒火、煮粽子,不一會兒,濃濃的粽香就在敬老院里彌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