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2.3.1三個方法——反思

學習本質上是一個改變我們假設的過程,因為我們的所有決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設下做出的。

反思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既對假設進行校正。

反思在學習過程中的三作用:

1、反思幫助我們發現知識的誤區:跳躍性假設

跳躍性假設是指未經理性思考、面對某種場景就立刻得出結論,既跳開理性思考的環節做出的假設。

正確做法:通過放慢思考的速度來審視“自己做出決策的過程合理嗎”、“要實現的目標還有其他方法嗎”、“考慮的因素全面嗎”等問題,我們就更可能發現新的思維方式和解決方案。

2、反思可以促進已有知識產生新知識

在反思的時候主動地進行知識的聯想與聯結,將生活中其他經歷和經驗串聯起來,重新認識和審視過往經歷,將自己分散的生活經驗進行重新組織,從而產生新的知識。

如問自己:

我過去還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
我還聽說過有其他人發過類似的錯或者有做的更好的嗎?
有什么相關的方法可以應用到這件事情中嗎?

3、反思可以督促我們檢查學到的新知識是否用了起來

方法:提前設定一個期望的標準,然后每天反思,與之比較尋找差距。如企業管理中的對標管理。

作者的三個經驗:①堅持對標記錄,能夠通過正反饋,加速習慣的養成。②每天反思對標同樣的內容,是一個自我催眠的過程。③三個步驟“對標——對表——對照”。

訓練反思能力的三個方法:

1、培養寫反思日記的習慣

書中講了作者培養寫反思日記的過程,方法因人而異,需自己探索。

兩個關鍵點:

①寫反思日記這件事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是自己的方法不對。

②寫反思日記能持續,關鍵是獲得正反饋,看到自己的成長。

2、從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從日常的小事小習慣入手,從思考問題的過程入手,通過對日常生活中一個個細節的反思來改進提升自己。寫反思日記的時候,要記錄自己的情緒和思考的過程,而不僅僅記錄事情的結果。

2、把生活案例化處理

我們讀書就是讀別人的生活經歷和感悟。而最好的書,其實是我們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悟。把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選擇出來,重新解讀、反思,從中發現更有價值的啟發。既改變自己對經驗的解讀方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