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辦了健身卡后一個月來一直堅持運動。最開始就給自己定了目標,不是通常的一周去兩次三次,而是每天去健身房。之所以這樣制定的原因是覺得「每天去」比「一周三次」更容易執行。不再有任何「不然明天去吧」的借口阻礙。那怕昨天練得很酸,今天也要去拉伸下肌肉,做個瑜伽也好。這種最小行動在連續重復的二十天后帶來意外效果——慣性。有慣性的車子很難停下,有慣性的運動生活也一樣很難停下——今天肌肉沒有舒展好像有點不舒服啊,去拉一拉吧。(然而一日休息就足矣把慣性打破,休息日第二天明顯更不想動,我懺悔!)
在有氧運動方面發現跑步機爬坡變速走是個很不錯的運動。出汗量大又穩定,跟著口令協調坡度和速率,最好的一點是,機械運動下我的眼睛和大腦可以開啟第二項任務。手機,kindle,iPad之后,終于被我發現一大神器。健身房的跑步機有很大的屏幕,雖然是很low的安卓平板界面,但是有UC游覽器,有wifi。于是乎,在旁邊人看墻上電視循環播放的維密走秀或是點播RunningMan看時,我用來閱讀。
在試過知乎和豆瓣后(缺點是需要登賬號和點擊很多次,而安卓大平板又很不靈敏),今日鎖定知筆墨。gitbook為基礎的排版非常簡潔優雅,字也夠大。上面的大多數書早已看過,像《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則是一篇篇在公眾號追著看過,今日正好來重溫回顧。
(二)
這本書是李笑來開公眾號「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副產品,阿不,是目的。順道辦了社群,收費還頗高。一篇篇更新下去,中途似乎領悟到什么,轉號(主要為了企業認證和接口)改名新生大學。這本《學習學習再學習》(解釋為學會學習這件事情后再去學習)變為眾創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核心觀念是:
我們一生可以活很多輩子的。掌握任何一項新的重要技能,都相當于重生。
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七年前,或者用笑來的話說是「一輩子前」,他在博客上一篇篇更新出了另一本書——《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原來寫時間管理的書,在中途「變卦」,因為李笑來意識到
「時間是不可管理的,能管理的只有心智?!?/p>
兩次寫書經歷,悟出貼近自己,很受用的人生感悟——
靈感是在創作過程中誕生的。
而有很多人竟然在苦苦等待靈感然后再去創作,在笑來眼里真是笑話。同時也是他人很受用的道理,因為另一句他經常提及的話是:「相信我,其實你并不孤獨。」
這就是笑來一貫的行文方式,由自身所涉獵的知識,書,親身經歷,解讀他眼中的世界和發展規律,讀來輕松生活化又很誠懇。
不由得想起松浦彌太郎所著的《100個基本》,寫給自己的人生信條,通過有效的自我管理,真正理解自己的本質。后雜志十周年,發展為給員工的,重新檢視的100條管理準則。(說實話,太絮叨我沒看完,書籍裝幀設計得不錯。)
《新生》里有太多關鍵詞和概念可以推敲,一些理念讓我豁然開朗,一些理念不全然認同。然而自覺最重要的是——
如何受觀點啟發然后作用于自己身上產生新的見解和應用,直到生成個性版本的方法論,類似「100個基本」。(其實也不用那么多條,太不好記了XD)
隨后讓這些法則成為一種潛意識和生活慣性,不再費力執行,自控力不會消耗過多,生活也就輕松起來。若是不小心還能給周遭傳遞點積極影響,也是極好的。
W0702
(三)
于是在跑步機爬坡走時重溫了全書(嚴格來說也不能說是全書,畢竟它還在眾創更新中)。兩次半的跑步機時光,因閱讀飛逝,每次都會比keep要求的訓練時間再長一點,覺得不是特別累,再就是想再多看會兒。
在書的最后,他坦然說出了他寫文的套路:
說清楚一個概念,或者說清楚一個方法論,分享它們在我腦子里的現在的樣子,過去的樣子,一路是怎樣轉變(升級)過來的…… 這些文章,基本上都相當于“范文”,涵蓋的就是一下進一步的主旨拓展。
在他的意識里,眾創書籍要打破信息的單向流動,去中心化P2P傳播。在《把時間當做朋友》的創作過程,是直接把文章發在博客上,于是得到很多讀者反饋,這非常重要。
每個人都有成長的過程,大多數人只是拍照記錄長高了變漂亮了,卻少有人留下思想成長的痕跡。我想嘗試成為后一種人。
(四)
可能因為太年輕,對于「七年是一輩子」這樣的定義還沒有太多感觸,倒是上大學后,喜歡那句
「你怎樣度過一天,就會怎樣度過一年?!?/p>
默默把進步的周期定義為「天」,每天和昨天相比都要更精彩。最近勤奮的更新公眾號,因為相信了「靈感是在創作過程中誕生的。」所以「踐行」,算是一種「操作系統升級」吧,希望時間能產生「復利」,希望獲得為數不多讀者的反饋,正面負面都好。
李笑來說:我從來不過春節。
羅振宇說:
所有的節假日,都在試圖讓人誤解,這個世界寒來暑往,是循環模式的。所有的聰明人,都在反復提醒自己,這個世界正在流逝,是狂奔模式的。
(五)
整本書基本沒有系統,很散,卻意外有一「系列文章」,主題是理財。歸結起來,理財要:盡早開始;從存錢開始;不斷修煉創造技能,創造被動收入;相信學識就是財富;過有審美的生活,學會系統思考;學會規避風險;買書,工具,事關安全,終級體驗,知識產權的錢不能省;注意積累,減少被動支出,關注周期背后顯示出的趨勢。
那么如何開始做,一個目前入不敷出的北漂實習生,如何能在理財這件事上有所作為呢?盡早開始理財,因為復利有魔力,盡早,就是當下開始行動。
如何行動,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