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今天我想說說哈默:從照片上看,你可能25歲左右,周姐說:你的成熟穩重和你的年齡不相符。我想一定是這樣的。你能把孔子、老子的精神領悟的這么深,在生活工作中,你一定是一個溫良恭儉讓的人。講課溫文爾雅,娓娓道來-溫和;能義務組織早起群,義務講課,難道不是一個善良的人嗎;能透徹講述孔子老子的人,一定領悟了古人的精髓,工作中勤奮上進、不爭名奪利、好大喜功,尊重長輩和恭敬上司。生活中實實在在、簡樸謙讓。我覺得你就是我身邊具有五種道德品質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沉淀,一定會越來越優秀,好想見見你,和你聊聊你是怎么做到的。如果來南京,一定要聯系哦。好想再年輕20歲,重新規劃我的人生,不至于虛度好多年。
附論語第十篇
1·10 子禽(1)問于子貢(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5)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7)異乎人之求之與?”
(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生。
(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的學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據《史記》記載,子貢在衛國做了商人,家有財產千金,成了有名的商業家。
(3)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鬃釉鴵芜^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們稱他為“夫子”。后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墩撜Z》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
(4)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
(5)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
(6)溫、良、恭、儉、讓:就字面理解即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弟子對他的贊譽。
(7)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說子禽問子貢說。夫子沿途每到達一個國家總是首先考察這個國家的政治方略是否得當,這是在學習呢,還是在尋找不足給予補救之策呢,子貢說夫子仁厚賢良莊靜,簡約謙遜的品格兼備。他這種處事和探求事物本質的方法,大概正是同一般人求職的方法,所不同的地方吧。
本章通過子禽子貢的對話,把孔子的為人處事品格勾畫出來。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孔子具備溫和善良,恭敬、簡樸謙讓的道德品格。
孔子認為好勝。爭取名聲,夸功爭取名利爭不到便怨恨別人。已經在名利上貪心不足都不符合讓的原則,所以讓這一基本原則,是社會風氣比較可貴的地方。
這句話對我們有何啟示
那么這句話對我們有何啟示呢,就是我們要學習孔子的比較偉大的人格。那本片中指出的五個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簡樸謙讓,那么如果你能學到五種道德品質中的一到兩個也是比較重要的也是比較有利的。
那么,比如說溫和。當你是比較厲害的人同時呢,你有脾氣少。這樣才是一等的人善良恭敬。簡譜謙讓等等這些品格真的對我們一生比較重要,如果能修煉出一到兩個或三個。都是對我們人生比較有促進作用。
第二個就是學習孔子的探尋事物本質的方法,那么,比如說,孔子到達一國家總是考察這個國家的政治方略是否得當,那么。我們在平時的為人處事各學習過程中。要記得時刻保持學習的欲望和探詢事物本質的能力,這樣對于我們來說提升也是比較快的方式。
論語作業20170510:孔子的這句話,對你有何實質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