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用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結構
提到金字塔,我們首先聯想到的就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它的結構比較特別,如此壯觀龐大的金字塔修建的方法是自下而上,從下往上面積逐層遞減,根基很穩固,建筑物也很堅固。而我們想要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的邏輯思路,表達方式等也同樣需要逐層遞減的金字塔結構,但與它的建筑方法不同,而是從上至下構建大腦中的金字塔結構。
2、歸類分組:幫助記憶
在我們的生活或工作中,每天都會有極多的信息接收和處理,可人類的大腦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當大腦發現需要處理的項目超過4個或5個時,就會開始將其它的信息歸類到不同的邏輯范疇,以便于記憶。所以,為了方便交流便于記憶我們需要將思想歸類分組。然后將分組后的思想,按照不同層次級別,進行抽象提煉、總結概括,搭建金字塔。
3、表達、思考自上而下:先總結概括后具體。
不管是在表達(口頭、書面)或是思考方面,金字塔結構可以使我們邏輯更加清晰、主次分明的將信息或思想傳遞出去,也就是金字塔自上而下的結構。從最頂尖的部分開始構建,逐層完善下面的根基部分。也就是先總結概括,以上統下,然后在用下一層的內容來支撐上一層的這個思想。
簡單來說就是縱向來看,上層是下層的思想概括,橫向來看,每層每組的思想必須屬于同一范疇,而且必須按照演繹、時間、結構、程度等邏輯順序排列。
今天寫的讀書筆記就是運用了金字塔結構。
一個中心思想:
為什么要用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結構
二級分支:
歸類分組、表達自上而下、思考自上而下
三級分支:
歸類分組:幫助記憶
表達、思考自上而下:先總結概括后具體。
四級分支:縱向以上統下,先總結后具體;橫向分支思想歸類分組、排列要有邏輯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