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讀完《喬布斯傳》之后

三月參加了“高禮思享會”的讀書活動,推薦的第一本書就是《喬布斯傳》。“高禮讀書”的安排還是挺合理的,一天就四五章的閱讀內容,周一至周五每天抽一個小時來看就可以了,周六周日就自己安排寫寫讀書筆記。給的電子版也讓我束之高閣的P4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原本我的閱讀口味是偏好小說類,幾乎沒看過人物傳記,而且還是這類與科技相關的。不過嘗試不同的口味也不錯。

序言中提到寶麗來創始人埃德溫·蘭德,他曾強調既擅長人文又能駕馭科學的人的重要性。史蒂夫·喬布斯就是這樣一個集合了人文和科學,充滿創造力的天才。實際上,歷史上也不乏博學多才之輩,如達·芬奇,集畫家、雕刻家、建筑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制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于一身。科學和人文的完美結合會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如同邏輯思維和浪漫主義的碰撞會擦出火花,這真是令人驚嘆。畫畫是我能想到的例子之一,沒有嚴格的構圖和搭配很難達到驚艷的效果,不過作為外行,我總是屬于一廂情愿看熱鬧的那一類。


吳冠中《點線迎春》(來自網絡)


達芬奇《蒙娜麗莎》(來自網絡)

喬布斯在學生時代就開始了他強制性的飲食實踐,之后成為了嚴格的素食主義者。這一行為從某個程度上也開始塑造他的性格——一個對自己和他人都要求非常嚴格而又殘忍的人。他作為天才和智者,同時無法容忍別人的無知和愚昧,加上很糟糕的情緒管理,他難免對周圍人時而熱情時而殘暴。

沒想到,禪修曾對喬布斯產生過如此大的影響。虔誠的禪宗信徒塑造了他極簡主義的美學觀點和執著的個性。他“至繁歸于至簡”的理念,非黑即白的態度和對完美的極度追求和狂熱,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的想象,甚至可以用極端來形容。

·在談到喬布斯的童年時,記得書中有一幕很讓我動容。就是多年后,喬布斯找到生母喬安妮·辛普森,倆人關系變得十分友好。喬安妮還經常飛到喬布6斯家中和他一起過圣誕。喬布斯有一次對喬安妮說:“別擔心,我的童年很棒,我好好地長大了。”根據佛洛伊德的說法,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追尋并返回母體的過程。喬布斯的兒時經歷——被拋棄被領養在他人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然而,令人有些詫異的是,他也拋棄過他的女兒——麗莎,雖然后來父女倆的關系一度復合,但那卻是事實。被拋棄的經歷讓他第一次意識到有些事情沒辦法去掌控,這也使他之后在工作中,一直拼命控制外界環境,就連顧客的消費行為他也要處處引導。

喬布斯出于對音樂版權的尊重,結合他對技術的了解,通過和唱片公司的合作,與各音樂人多次洽談,最終解決了音樂盜版問題。既設身處地地為消費者著想,又保護了音樂人的權利,如果不是喬布斯堅持著對藝術和技術的雙重熱愛,相信一個企業家很難做到。

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似乎是一個貫穿他整個史詩般人生中不可分割的神奇魔力。把它簡單地理解為氣場貌似太過于狹隘,他給周圍人帶來一種錯覺,讓你去相信不可能的事實,給你創造一個易于接受的環境,然后所有人都沉浸在其中。就算事后有所覺醒,卻也為時已晚。這樣如魔法般的力量給喬布斯增添了許多迷人的亮點,他那別具一格的演講方式,直截了當的決策方式和驚人的辨別力,都成為他成功的因素之一。在《喬布斯的魔力演講》一書中,曾提到“喬布斯的演講往往會刺激聽眾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就好像是人的快樂源泉,單從人的生理反應來考慮,這確實是有道理的,因為在興奮的感覺下會放松,就會更傾向于信任別人,也就更容易被人提起興趣。在我二十多年的人生中,我遇到過一位老師,她似乎也有這樣的力場,課堂上她總能通過她的獨特的授課方式將學生帶領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精神境界,不斷激起人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仿佛那一刻你擁有無限廣闊的平臺,整個世界都等著你去開拓,去闖。然而,經過這一番精神激蕩之后,遇到殘酷的現實,便又陷入無限的失落之中,沒有目標之人就容易迷茫,有清晰的規劃而且能堅持不懈的人,又能一步一步接近夢想。感恩這位老師四年來的振奮鼓舞,不然,相信很多同學包括我在內都要犧牲在四年大學的美好春光里了。

熱愛這個東西真的有夠神奇。夢想本身只是夢想,藝術本身也只是藝術,可是因為熱愛,它們會變得不一樣。在蘋果進軍音樂市場并借此超越微軟時,喬布斯指出iPod戰勝Zune的原因:Zune是一個敗筆,因為微軟公司的人并不像我們這樣熱愛音樂和藝術。我們贏了,是因為我們發自內心地熱愛音樂。我們做iPod是為了自己,當你真正為自己,為好朋友或家人做一些事時,你就不會輕易放棄。但你如果你不熱愛這件事,你就不會多走一步,只會安于現狀。因為熱愛,所以會用心,所以會出現好的產品。把這個道理放在我們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也照樣會受益無窮。

封閉和開放一直都是數字時代大辯論的主題,也就是喬布斯所說的一體化還是碎片化。喬布斯信奉“一以貫之”,封閉式的一體化是對用戶體驗的負責,能夠創造出更偉大的產品。開放式的碎片化可以帶來更大的可能性和競爭,能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這是谷歌的態度。兩種方式難分伯仲,喬布斯之所以堅定地站在封閉的一邊是出于對系統本能的熱愛和對產品完美體驗的追求。根據《從0到1》中作者的觀點來看,封閉或者說壟斷實際上是現代企業成功的常態。

我不愿把喬布斯稱作一個企業家,他只是一個認真做產品的集科技眼光和人文關懷于一體的人。愿您在天堂安好,也愿蘋果的未來秉承著您的精神越來越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感覺這是我最近看過的自傳中質量很高的一部作品。終于明白了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這個作品。 喬布斯怎么設計出iMac, ...
    shamumu閱讀 1,398評論 0 1
  • (美)艾薩克森著中信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1史蒂夫·喬布斯很早就知道了自己是被領養的。“我的父母在這件事情...
    板凳噢閱讀 1,434評論 0 8
  • 這天,不是立秋的天 這地,不是下種的地 這屋,不是睡覺的屋 這茶,和我一樣的苦 明年的油菜籽種不上 老漢心急如火沒...
    木貞ma閱讀 436評論 3 5
  • 知道雷勵不過一個多月,朋友的安利讓我對這個組織有了向往。在經歷了這33小時之后,雷勵不再是我聽到的雷勵,而是我...
    Yang_jiani閱讀 587評論 0 0
  • 親愛的朋友, 祝好!不好意思過了這么久才給你寫信,不瞞你說,最近幾天都過得比較狼狽。十五日提交申請的好幾所大學一...
    居無所處閱讀 61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