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相“的相關摘要
《金剛經》在傳統文化讀本中,“相”出現最多的經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將如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問佛》——倉央嘉措
?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易經》
明相位,立德業。
《說文解字》
“相”,解釋為:“省視也。”
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
《道德經》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
個人對“相"的淺見及理解
相有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
示例:
我相:老婆是我的,老公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寶馬是我的。特點:以我為中心
人相:中國人沒素質,南方人比較狡詐,你家人很愛面子。特點:以我有直接關聯為中心
眾生相:看到一個可憐的小狗狗,帶有點憐憫之心。特點:以生命共同體為中心
壽者相:期待長生,期待自己家族長存。特點:無時間限制。
相皆是虛妄,由心而生,又心而滅;
示例:
孩子是我的,由心而生,可以放下,也可以生這個念,看自己的心。
看破(虛妄),即”非分別“之相,即將如來。
示例:
當看國外文章時,說中國人整體素質底下時,放下“中國的面子”之相,認真去對待,去面對事實。
當面對家庭吵架時,放下“情緒”之相,面對現實,尋找解決方式。
當面對事業失敗時,放下“失敗”之相,面對它,而非持續的“失敗”之心。
面對事業成功時,放下“成功”之相,面對它,而非持續的“成功”之心。
相是觀察者的一個角度,在一個角度中,有相互對立的面向。
假設當我有女朋友時,表示“有”女朋友,那我就“沒有”其他女人成為我女朋友的可能。
當我現在“坐”在辦公室,那就“沒有了”坐在其他地方的可能。
綜上所述:導致做一件事時,不敢輕易的下決定,去行動,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因為有很多“相”去考慮,去行動。
一個平常心之人與哈哈鏡的現代人的對比
對房子:
平常心:有則喜之,無則安于當下。
現代人:必須要有房子,不然。。。。
對財富:
平常心:能解決基本溫飽及小孩的基本養育
現代人:需要財富來滿足吃“最好的”,“教育最好的”
對“行”:
平常心:步行,公交,地鐵,開車都行。
現代人:在江西老家,過年時出行擺pose的機會到了,或者其他方式的pose。
根據上面對比所述,相由心生,一個心是正常的,才能“相”是一個正常的相,常識之相,要學好,用好相,就必須要心正,可能是“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修心之后,修煉的“相”更好,“相”在道家個人認為的“一動分陰陽”的思維原則的”一“,一”就是“相”。
平常心和“相” 對生活及工作的日常反思
1.平時給自己的工作很多,很多時候忘記了自己只有一個腦袋,總是期待一個腦袋,干兩個腦袋甚至更多的工作,豈不知是自己的心是妄的,超過了一個平常工作量的常識,而沒有一個很穩定的平常心。
2.和團隊討論問題時,常常否認他人的思考角度,肯定自己的角度,很多時候,是我執念太重(我相)太重。
3.回想起讀書時,家庭灌輸的觀念,“只有讀書才有出路”的觀念,在小學,中學,大學這十幾年,背著這個觀念,實在是太苦逼了,太痛苦;出來社會,背著“房子,結婚“的觀念,活著感覺很窩囊,現在想想幸虧自己不是一根經的徹底執行這些“觀念”,否則自己都被廢掉,現在也廢掉差不多了。
4.面對現代的大量資訊,對有些觀念,自己有了一個判斷的依據,按日常的常識及思考他思考的角度去判斷,而非以前的賣弄觀點,獲得情感上的滿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9850300100t6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