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論

序(五)

? ? ? ?讓我們在回味一下漢代的那句“詩者,天地之心”。培育我們的“詩心”,需要從意象開始,意象是傳遞詩情、詩意的載體。所以這一次,簡要的說說中國詩詞的意象。

? ? ? ?前面講過的那些美麗、伴隨我們成長的詩句,從“舉頭望明月”到“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里面都有著一個核心元素,就是意象。不管明月、啼鳥、春蠶,還是江水、櫻桃、芭蕉,千百年來,它們在自然中美麗著,也在中國的詩歌中綻放著。一代代的詩人傳承著這些美麗的意象,傳承著中國人的心事。他們是含蓄的、深沉的,或有所得,或有所失,從來不會大聲地直接說——我喜、我悲、我愁,而是一定會把自己的情感托付給一個意象。這種意象的載體,通過心靈的息息相通,一直流傳到今天。

? ? ? ?說起千秋不厭的鄉(xiāng)愁,很多朋友都會記得現(xiàn)代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他在臺灣對大陸的那一段思緒牽絆:

? ?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 ? ? ? 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 ? ? ? 后來呵,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紋墓,我在考外頭,母親在里頭;

? ? ? ? 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外頭,大陸在那頭。

? ? ? ?如果說“明月”曾經(jīng)是李白的鄉(xiāng)愁,那么千年之后,什么是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呢?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幾個意象載體就貫穿了人的一生。

? ? ? ?林語堂先生說,中國的“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yī)治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痛”。我們誰沒有經(jīng)過春來秋往的滌蕩?我們誰沒有經(jīng)歷日月交疊的輪轉(zhuǎn)?我們誰不曾登高看水闊山長?我們誰不曾渴望逃離喧囂,尋訪靜謐的田園?少年飛揚時,我們誰不曾向往長劍狂歌的豪俠倜儻?歲月跌宕時,我們誰不曾在詩酒中流連……中國人是敏感的、多情的,雖然我們不都是詩人,可總會在人生的某種時刻,忽然間詩情上涌;總會有那樣一個關(guān)節(jié)點,我們品味人生,經(jīng)心靈充電;總會有一個契機,我們想尋找真實的自己。讓我們從尋找中國詩歌的意象開始,從一草一木,從春花秋月開始起程,沿著詩歌的通幽曲徑,抵達我們的心靈深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這本書是朱光潛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朱先生用西方詩論解釋中國古典詩歌,用中國詩論來印證西方詩論。對中國詩歌的起源,詩歌...
    劉小麥同學閱讀 369評論 1 2
  • 我的觀點是,歌詞將會與當代詩歌合流,成為歌詩,具備歌的形式,具有詩的追求,“歌以詠志,述以傳情”。 首先從一些側(cè)面...
    大美不仁閱讀 798評論 2 8
  • [引子:悲哉秋之氣也] 如今深秋,我們便淺談秋意吧! 在中國是四季分明的北方,如果說春...
    好鬼閱讀 874評論 0 1
  • 其實他不來,就是因為我不夠信。昨天又抽塔羅牌,問的是今年是否能復合,結(jié)果.....唯一一張情侶被我抽到了!78張...
    貓公主喵閱讀 236評論 0 0
  • 配置郵箱:ssh-keygen -t rsa -C "youremail@example.com + 在Githu...
    尖塔上的貓閱讀 14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