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論

? ? ? ? ? ? ? ? [引子:悲哉秋之氣也]

? ? ? ?如今深秋,我們便淺談秋意吧!


? ? ? ?在中國是四季分明的北方,如果說春天用了所有花朵和枝葉招搖舒展,向天空致敬,那么秋天就是用了它全部的果實和落葉俯下身來,向大地感恩,并且,心甘情愿,從有到無,用一次徹底的隕落騰空季節,為下輪春風中的從無到有留出足夠的生命空白。

? ?如果說春天的花兒是草本的,嬌嫩,柔弱,讓人憐惜,那么秋天的花兒就是木本的,燦爛,磅礴,讓人贊嘆。秋光照耀在一樹一樹的葉子上,把葉子燃燒成花朵,把花朵沉淀成醇酒,鋪天蓋地,讓人陶醉的有些許震撼。

? ? ?所以,秋天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季節。

? ?按照中國農耕文明的傳統,一年的辛苦勞作要結束了,可以放下手中的農活去張羅些大大小小的人生儀式。很多人婚嫁選在秋天,經商的旅人歸家選在秋天,考生趕“秋闈”的科考,也是在秋天的十月左右到達京城。當然還有一些煩惱的事情也發生在這個沉甸甸的季節,比如徭役在秋天的時候很繁重,甚至每一年處決犯人也選在秋天。金秋時節,悲喜交集,難免讓人生出很多的感慨。人生逆旅,來來往往,看到這樣一個鮮艷的季節在急劇變化,心靈也跟著激蕩。

? 秋天可以看見什么呢?我們從不形容“夏光”或“冬色”,但我們從不吝惜贊嘆“秋色”、“秋光",可見這個季節一直流淌著色彩,閃耀著光芒。

? ? 在秋天草木從早春的心冷經歷了整個酷暑的蓬勃一直泌淋到秋天的風好心眼這個時刻她把最美得賬戶狀態呈現在天地之間但是馬上就要跌入寒冬了秋天的瞬間如此短暫草木凋零的迫不及待流水帶走的不只是落葉還有流光人心的沖擊只敢最容易帶抽天機激發這就是中國不傳統的悲秋。

?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鼻Ч胖?,落葉撲簌而下的那個尋常秋天,宋玉的一聲悲慨讓草木的搖落一直搖到我們肺腑里。關于離別、相思、生命倉促、年華凋零……這樣的感慨從宋玉而下,一路悲歌,蔓延千古。以至于杜甫去尋訪宋玉故宅的時候還續上那聲嘆息:“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泵康角镲L又起,草木搖落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想起宋玉的悲傷。他的吟唱如此深諳秋的況味,他如此風流儒雅,是我們未曾謀面的先師。我們與他相隔千秋,千秋在我們的眼前積聚,一眼望斷,落葉迷離,我不禁灑下一掬熱淚。千年前宋玉佇立過的那個秋天,一定也曾見過此情此景,一定也有我此時的悲慨。草木搖落,歲歲年年,從宋玉到杜甫千秋,從杜甫到我們又已千秋。悵望千秋,現在的我們,再見秋風,心中還有熱淚隨風搖落嗎?


? ? ?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 ? ? 詩歌評論家鐘嶸在《詩品.序》里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碧斓刂g有氣息流轉,這些氣會在世間萬物中流動,比如樹,比如草,比如朝陽和彎月,氣的流動造就了萬物的蓬勃生機;繼而,萬物的生機感染著人心,使人的情感和心靈獲得寄托;人沉浸在萬物生機之中,和萬物交融,就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寫成詩詞,歌而詠之。

? ? 《離騷》稱:“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屈原的生命一直在路上,在政治動蕩的路上,在遷徙流浪的路上,看著春秋輪替,時光在他的眼中跑得比什么都要匆急。草木的凋零,美人的遲暮,都是夢想在時間中的消逝。

? ?昆曲《玉簪記.琴挑》一折,書生潘必正在一個秋分時節,忽然深夜夢斷,出場唱了一支曲子《懶畫眉》。“月明云淡露華濃,欹枕愁聽四壁蛩。”一個人靠在枕上,聽見四壁蟋蟀的叫聲。“傷秋宋玉賦西風,落葉驚殘夢?!倍们锷?,聽秋聲,他也想起了宋玉,殘葉落地,啪嗒一聲,在寂靜的秋夜仿佛驚雷,驚破了他的殘夢,所以他披衣起來,要去白云樓下“閑步芳塵數落紅",去細數落紅繽紛。讓這么多撲簌而下的花瓣,不枉來人間一回?!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有情,首先在于愛花人有心。

? ? 秋葉落,秋花殘,秋情深,秋恨起,在這樣的時節,為什么人們會如此傷感,如此“悲秋”呢?清代詩人趙翼說得好:“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边@一句詩何等明快!明快中又有著何等驚心!就是這點秋風,他從人間閑閑走過,楓葉在秋風中老去霜紅,黑發在秋風里染成白雪。這個時節,看著轉瞬即逝的年華,在眼前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沉郁,步履匆匆,走的越來越急。

? ?詞人吳文英說:“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薄皯n愁"的“愁"字怎么合起來的?分離的人看秋色,秋色壓在心上,愁緒漸起。人間如果沒有分離,沒有牽掛,單是望著秋色,何來那么深的感慨呢?只有離人望秋色,心中才有不安,這一點不安就叫做愁。“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薄扒镉臧沤丁?,總讓詩人們想起急迫的時光,流逝的年華。但在這個不堪別離的秋天,芭蕉展開它寬大的葉片,即使沒有寒雨,也會覺得秋風颼颼,如此急促,如此清寒。"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眲e人都說晚秋的天氣多好,但他們都是沒有心事的人。有心事的人在光耀的明月之下,怎么敢登樓???樓頭月色迎著颯颯秋風,人實在承擔不起……今天多少哀愁,乍看是起之無端,其實和季節若有若無踩過心上的腳步有關。

? ? ? ?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等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 ?在一年深秋重陽,李清照寫了這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面做官的丈夫趙明誠?!氨§F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日子走過九九重陽,薄薄的秋霧已經彌漫,濃云壓下來,整個白天不明朗。不明朗的只是天氣嗎?還有她那顆含愁的心。秋風襲人,閨房中百無聊賴的看著香煙裊裊而起,“佳節有重陽,玉枕紗廚,半夜初涼透。”一個“又”字,是驚覺時光匆匆,還是想起了去年的重陽?詞意宛轉,只是說天涼了,無論是枕上還是床邊的帷帳,都透著一番寒意。那份清寒,從肌膚一絲一縷透進心里?!皷|籬懂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边@一個季節把酒獨酌或者對飲,袖間漾起菊花的清香。只是形銷骨立的美人啊,比秋風里的樵悴黃菊,還要瘦去幾分。

? ?這首詞寄到丈夫手里,趙明誠贊嘆不已,三分心酸,三分激賞,還有三四分自愧不如。他心有不甘,閉門謝客,廢寢忘食地按照李清照的韻腳填了五十首詞,把李清照這首詞也裹在其中一并交給自己懂詩詞的好朋友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良久,思量再三,最后說只:“三句絕佳?!壁w明誠追問哪三句,陸德夫道:“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這是李清照當年的“銷魂”,寫盡了思念的百折千回。在今天,秋風再起的時候,我們會有這樣宛轉的心事嗎?我們能夠體會其中的細膩和曲折嗎?一個人的心中真正有過這樣的感受,再去讀詩詞,就會有所不同。有的時候,你會覺得她寫的那個情景為妙惟肖,因為你曾經經歷過,就像我們有時候走在路上,隱隱地聽到鄰人唱歌,驀然心驚——他唱的正是我們心里面哼的那個曲調。在詩詞歌賦中,往往都會有這樣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一瞬:這寫的不就是我曾經那一刻的心情嗎?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序(五) 讓我們在回味一下漢代的那句“詩者,天地之心”。培育我們的“詩心”,需要從意象開始,意象是傳遞詩情、...
    好鬼閱讀 428評論 0 1
  • 主要觀點概覽: 詩是文學的起源。 純粹從文字運用的角度觀察,詩應該有四種形式。 詩的幾種審美。 詩有內在的性靈。 ...
    大美不仁閱讀 1,070評論 4 6
  • 小時候不懂的可以問爸爸 長大后不懂只能硬著頭去試個遍 小時候煩奶奶事多 長大后連見面都成了奢侈 小時候覺得爺爺愛哥...
    林小仙仙仙閱讀 268評論 0 4
  • 我看見他, 在遙遠的山坡上攀爬。 他悄悄走過人家, 路過無人問津的田糧。 我看見他, 在寡淡的書店無所適從, 遮蔽...
    牧青H閱讀 310評論 1 2
  • 皓月當空照, 微風柳枝飄。 信步運河畔, 玉人獨吹簫。 漫步古...
    滕靜秋tengjingqiu閱讀 329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