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種人,在看不上他們的人眼中,他們是裝X;在不了解的人眼中,他們是高冷;在熟悉的人眼中,他們的性格被稱為悶騷。
就是這么一群人,在聊不來的人面前不想說一句話,熟悉他們的人不聊天的時候大家都很安靜,但聊起天來天南海北無所不談,有時候亦語不驚人死不休。與他們做朋友,你不用怕時間會沖淡友誼,對他們來說時間里沉淀下來的都是至交。也許他們長時間不會聯系你,但只要有什么情況,他們會第一時間給你支持。他們大多追隨本心,認為無話找話是虛偽的交談方式,真正的朋友之間應該由真誠來維系,如果沒有什么話說,那就不說好了。當然這也是為什么他們真正談的來的朋友很少,但只要他們認為值得結交的朋友,哪怕很久不曾聯系,哪怕交往時間極短,他們依然會在朋友有需要時毫不猶豫盡自己綿薄之力。
有因才有果,這種性格的形成是有很多誘因的,比如小時候的他們也許表現的稍微安靜點,于是周圍的人就會拿他們來作為教訓自己家調皮搗蛋的小鬼。人是掠奪型的生物,只要是對自己有好處,出自于本能便會往那個方向發(fā)展,比如嬰兒時期便開始利用胎盤掠奪母體的營養(yǎng)。于是,身體的本能反應,他們的性格開始往潛意識中能夠為他們帶來更贊譽的方向改變。其實,他們很羨慕那些率性而為,活潑好動的性格,也許是長久的孤獨讓他們對融入群體的一種向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轉變不是那么簡單,并且他們有時也會喜歡沉醉在孤寂的氛圍中。得益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大家不去批判究竟哪種性格才是最好的,而是認為各有千秋。但大多數人會羨慕不同于自己性格的人,內向的人會羨慕外向的人能夠輕易的融入陌生的圈子,迅速與大家打成一片,交到形形色色的朋友;而外向的人又會羨慕內向的人的沉穩(wěn),他們安靜坦然的態(tài)度是很吸引人的品質。
靜極思動,分析內向型的性格我應該是有點發(fā)言權的,畢竟我也是其中一員。我時常會想要改變自己的現狀,想要學會如何能夠在內外向之間自如的轉換,這自然是極難的,但對于追求完美的特性,太多人希望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于是市面上出現了各種的聊天話術,教你與人溝通。不得不說這些人很有經濟頭腦,他們準確定位到了這一類人群,并且為他們提出解決辦法,先不管辦法有沒有用,別人為你想出來了辦法,你總是要給人家點回報來祭奠下別人死去的腦細胞的。然后開始看各種指導書籍,但不敢開口只能是紙上談兵。其實在我看來只要敢于開口,不管你有沒有學習聊天術,你都能夠慢慢改變,親身試驗過的(不要問我為什么還沒改變,因為我沒有堅持下去→_→)。
如果,你有這樣一種朋友,他們不會聊天往往是冷場王,他們大多都喜歡宅在家里,他們曾嘗試主動去聯系你卻又無話可談。那么請你們給他們耐心,多帶他們出去玩,聊天時候不要因為冷場而冷落他們,他們想安靜的時候請不要給他們壓力,因為他們上輩子可能是折翼的天使(好像所有人都是上輩子折翼的天使→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