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兩個人,幾包零食。對于一個周末的晚上,不失為一種美好的選擇。
消失的愛人,一部沒有結局的影片。電影完結,心里特別難受,壓抑,失落,感覺像是一個自己最珍愛的東西被打碎了。整個結局四處都是絕壁,無邊的黑暗深淵,從律師,到當事人,再到警察、媒體、旁觀者,似乎所有人都對藏在黑暗中的真相妥協了,男主人公對他妹妹說,你就是我最后的理智,就連這份理智在無盡的黑暗中也無能為力。
我不知道制作者想要給我們這些看客傳達什么,我想絕不是這無盡的黑暗和無奈的妥協。我變得有點焦躁不安。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或許可以解答你的困惑。他的話像鎮定劑一樣讓我平靜下來。重新審視這部電影。
一開始,我一直把它當作一步推理懸疑片來看待,隨著劇情的一步步逼近,我一直期待的是真相揭示的那一刻。但是意外的是,這部電影本就沒有結局,留給我們的只是一片黑暗,我沒有看到自己所期待的東西,所以很失落,而且說實話,如果真從推理懸疑片的角度來審視它,那很多推理邏輯很不合理,燒的恰到好處的日記本,從天而降的紙箱刀,沒有下文的攝像頭……很多推理的重點都是一帶而過的,這完全沒辦法說服觀眾。
那么,我們轉換一下視角,或許作者的本意就不是這些,他想表達的是藏在這些面具背后的更加復雜的東西——人性。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喜歡把人分為好人和壞人,勇敢者和懦弱者,背叛者和受害者。但有時候事情并不總是那么簡單,非黑即白,更多的是隱藏起來的灰色地帶。
就像這部電影,每個人都是一個善與惡的復雜體,善惡之間環環相扣,因果循環。看似最后受害者的丈夫卻婚內出軌,對妻子的生活漠不關心(一定程度上,這種漠不關心推動了妻子的報復得以實現),在婚姻出現問題時,消極地沉迷于游戲。而妻子在變得殘忍恐怖之前也說過只要我們在一起,一切都不重要的溫暖的話語。在由于經濟危機造成婚姻出現問題時,妻子也曾鼓勵丈夫,試圖挽救這份愛情。還有那個富的流油的富二代,這個看似對走投無路的女主施以援手的人,卻以愛之名將女主變成了他的寵物和性奴。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到:高尚與卑鄙,邪惡與善良,仇恨與熱愛,可以并存于同一顆心靈中。跳出推理劇的視覺,從人性的角度審視這部影片,實在是一部佳作。
一片漆黑的銀幕上沒有留下哪怕一絲絲的光明,那么問題來了,我們為什么不能自己去找尋光明呢?正如顧城在《一代人》中寫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我所看到的光明是:
首先,要踏實做事,任何不勞而獲的背后都有可能是萬丈深淵。丈夫被輿論認定為兇手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劣跡斑斑,這些輿論認為的劣跡中就包括提高妻子的保險金,經濟狀況不好,失業后沉迷于游戲。
其次,擁有正確的世界觀。善與惡的斗爭從未停止過,甚至于惡與惡的斗爭所繁衍出來的更深程度的惡。作為社會中的一顆微粒,我們無法置身事外,但我們可以做出選擇,選擇正確的去做。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才華橫溢,財富聚集,智商很高,就是那種做什么事肯定都會成功的人,但就是因為一個選擇問題,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罪惡的淵源。
最后,就是原則和底線問題。做人做事必須得有原則和底線,這就像是戰場上的最后一道防線,守住了可以保你平安,守不住定會讓粉身碎骨。影片中的富二代的死亡除了兇手的殘忍和自身的惡念外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沒有原則和底線。
人性有多矛盾,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虛偽,高尚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惡中有多少善良。 這個問題永遠值得我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