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某公眾號一篇文章,看到最后才知道是在賣課程。下面的讀者留言更直接:販賣焦慮。看到這四個字,內心深處有種找到知己的感覺。
一直處于焦慮之中,一是自身的問題,另外身處的環境時代確實讓焦慮變得無處不在。
年初給自己定了個計劃,希望可以盡快拿到駕照。
定了計劃以后,就努力執行。不過這個過程忽略了一個大變量,遇到了一個脾氣暴躁、素質極差、極度缺乏耐心的教練。
因為這個變量,實現目標的難度可想而知,這個過程中,感覺自己快要得焦慮癥。
后來回顧這個事情本身的過程和意義,發現選駕校沒有那么重要,至少沒有心情舒暢舒坦來得重要。于是為了解決這個焦慮幾個月的問題,衍生出了一個小目標,必須解決焦慮。
那天打開得到app,發現推薦了《焦慮情緒管理課》,頓時有種需要什么上帝推什么的感覺。在地鐵里花了一個小時聽完了課程,受益頗多。
結合自己的經歷,總結了一下解決焦慮問題的幾個戰術,希望對自己以后都有益處。
為什么焦慮--學會解讀和翻譯自身所遇到的焦慮
目前發生了什么?
目前學科三很不順利,教練難約。即使難得上一次車,教練除了會罵人好像沒有別的功能,導致學車變成一個苦差事。
我另外把整個過程寫下來,發現寫完之后也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害怕。同時自己腦補了可能是自己的一些想象的東西在里面,加劇了焦慮程度。
我擔心什么?害怕什么?
我擔心沒辦法如約完成我的計劃。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其實也不會有什么糟糕的事情發生。所以是操之過急。
應對焦慮的那些招法
人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對這個事情無法掌控。
我對考科三這個事情無法掌控,擔心考試項目太多通過不了,記不住路線,記不住考點。
怎么可以提高掌控力?多練車,看視頻,看路線圖。建立好內心對這個事情的過程秩序,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心里有數,才不會被未知嚇到。
減少外部刺激,斷網斷電讓自己休眠。我給自己想了招,每次和教練微信溝通完成就刪除記錄,看不到微信,焦慮也會減輕很多。
做一件平時經常做、也做得好的事情。這會讓自己感受到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比如每天看兩頁紙的書,寫500字的日記。
專注于做事情本事。羅振宇在2019跨年演講說過,真正做事的人是不焦慮的。因為聚焦于做事本身,關注做事的效率和結果,而非想太多,左顧右盼,目標太分散。
拉長時間線,眼睛看向未來
那天我和老公說,或許好多年后,我成了老司機,對于現在遭遇的一切感受都覺得不是什么問題。
上一次這么焦慮是在2015年,為了工作。四年過去了,好像當初為之焦慮的事都不是事兒。
一切都是一場戲。
用上帝之眼俯瞰眾生,我所遇到的垃圾教練不過是上帝派過來陪我演的一場戲而已。上帝是導演,我們都是它的演員。
最后,祝福我周末考試順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