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這次戰爭中希臘人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照我看來,是希臘歷史中我們所知道的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對于勝利者說來,是最光輝的一次勝利;對于戰敗者說來,是最悲慘的一次失敗,因為他們是全軍覆滅;他們的痛苦是很大的,他們的毀滅,誠如俗話說的,是整個的毀滅,海軍、陸軍——一切都毀滅了。
雖然早已知曉雅典在西西里遠征中全軍覆沒的結局,讀到這一卷的結尾,再回想雅典軍隊出征時的輝煌,還是不禁扼腕嘆息。都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么西西里遠征就是一出現實中的悲壯史詩。
我們還記得在上一卷中,雅典尚處于優勢地位,而敘拉古城內已經開始商議向雅典投降了。就在此時,科林斯的司令官帶來了斯巴達援兵將到的消息。這成為一個轉折點,此后敘拉古人又恢復了信心,在斯巴達將軍吉利普斯的領導下,針對雅典人的弱點不斷改善自己的裝備和戰術,并且得到大多數西西里城邦的加盟,實現了在戰場上優劣地位的反轉。
雅典人不是沒有全身而退的機會,可是這些機會被一次又一次地錯失,書中提到的就有四次。
第一次是尼西阿斯見到斯巴達援兵到達的時候,感到形勢危急,便寫信給雅典,表示如果雅典人民不采取迅速行動——不是把遠征軍撤退,就是增派大量援兵——的話,他們是沒有安全的希望了。然而最后雅典民眾的決議不是撤軍,而是繼續派遣軍隊,任命德謨斯提尼和攸利密頓為將軍,前往增援西西里。
如果考慮到當時的情況,這個決定也無可非議,因為雅典在西西里的戰役中仍然處于優勢,并且雅典后方的戰事也還沒有發生。然而在不久之后,斯巴達就再次入侵亞狄迦,并且在亞西比得的建議下在狄西里亞設防,使雅典的人力和資源遭到很大的困難。此時的雅典不得不同時負擔兩邊的戰爭,這讓整個希臘世界感到驚異而難以置信,因為如修昔底德所言,在戰爭之初是沒有人認為雅典能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支持三年以上的,然而現在雅典人在自己的城市正被伯羅奔尼撒人包圍的情況下,不但沒有從西西里撤退,反而留在西西里,同樣地包圍一個和雅典一樣大的城市——敘拉古。這是令人敬佩的勇氣,然而卻并非明智之舉。
第二次錯失撤退的機會是在德謨斯提尼的突襲失利之后,他極力主張撤軍,而尼西阿斯堅決反對。這時的情勢可以說是相當清楚了,留下來絕對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然而尼西阿斯反對的理由卻不是出于軍事上的考慮,而是他認為雅典的選民不了解事實的真相,容易受到任何一個想造成成見的狡猾演說家的影響;并且他害怕士兵們回到雅典后會污蔑將軍們是因為被敵人收買,受了賄賂才撤軍的。
因此,在他的一方面,因為他深知雅典人的性格,與其被雅典人一個不公平的判決,在一個丟臉的罪名之下處死,還不如在此地碰碰運氣;如果一定要死的話,他寧愿死在敵人手中。
這是尼西阿斯犯的最大的錯誤。雅典人的疑心病使他有理由擔心,假如他撤軍回到雅典,會受到像亞西比得那樣的審判,遭到放逐甚至處死,因此,他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譽,寧愿死在西西里。
第三次是敵人又有了新的援軍時,雅典人后悔沒有早早撤退,此時就連尼西阿斯也不反對了??墒钱斔麄冋霭l的時候發生了月食,這對雅典人而言是一個不好的預兆。于是尼西阿斯決定依照預言家所說的,要等到過了三個九天之后,才重新討論如何撤軍的事情。關于這一點,就連同時代的修昔底德都說,「尼西阿斯過于相信占卜和其他類似的事情」。作為一個將軍卻屈服于迷信是難以原諒的,這一耽擱使他們逃走的計劃被敵人得知,從而更加緊了對雅典人的封鎖,致使雅典人徹底錯過了安全撤退的機會。
最后一次機會的錯失發生于雅典在海上最后決戰失敗以后,決定從陸地上退卻。當晚敘拉古人正在城里飲酒作樂,慶祝他們的偉大勝利,道路上無人防守,正是雅典人逃走的好時機。然而敘拉古人赫摩克拉底只用了小小計謀,假傳消息說路上有人守衛,雅典的將軍們就輕信了這個消息,推遲了當晚的撤退計劃。整整兩天的拖延,使敘拉古人有充足的時間做好重重封鎖,使雅典人插翅難飛。
很多人會把這次戰役的失敗歸咎于尼西阿斯,然而在他最后被敘拉古人殺死的時候,修昔底德是這樣評價他的:「在所有的希臘人中間,他是最不應該遭到這么悲慘的結局的,因為他是終身致力于道德的研究和實踐的。」
這是一個頗堪玩味的評價。我們還記得在戰爭的頭十年中,尼西阿斯一直是主張和平的反戰派,是他促成了雅典和斯巴達簽訂的和約(后人稱之為「尼西阿斯和約」)。而在討論是否出征西西里的時候他也是最冷靜分析利弊并且預見到在西西里戰爭的困難,因此強烈反對出征的人。在后面的發展中,我們看到了他的預言一一成為現實,可見他是有智慧和遠見的。加上他擔任將軍職務多年,軍事才能和經驗也并不缺乏。他身體不好卻堅持帶病上陣,至死都保持了對城邦的忠誠,甚至他在最后被俘的時候還對斯巴達人說:對于他本人,他們可以隨便怎么處理,但是不要屠殺他的士兵。
真的,他是這樣一個恪守道德、值得尊敬的人,然而他卻對雅典這次悲慘的失敗負有直接責任。也許正是因為他對道德的堅持、對保全個人聲譽的愿望,才使他自己和他的城邦付出了如此慘痛的代價,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深深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