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小王子》
領讀 |千江月
各位書友,在前面的幾篇文章里,我介紹了作者圣埃克蘇佩里的生平、他與妻子的故事,也分析了作者怎么樣從他自己的現實生活出發,上升到萬里高空,去俯瞰蕓蕓眾生的狗茍蠅營;他在自己的小說里面找到現實生活的答案。他從現實生活中得出來的這些哲理讓無數后來人心有所悟,給我們提供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反觀成人和成人的世界。
每一個人都有童年,都曾是孩子,可是在痛苦的社會化之后,童年的那些純真、樸實、溫暖和柔軟等美好的品質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世故、冷漠、算計和固步自封,雖然我們頻頻回首,卻也只是在書中獲得片刻的醒悟和自嘲后,繼續堅持現有的方式。
就像那個酒鬼,明知道自己的錯誤,卻用重蹈覆轍的方式循環著罪惡,錯上加錯;又如那個點燈人,明明很容易就可以改變現狀,卻刻板地遵從著所謂的“規矩”,墨守成規,讓自己深陷其中;還如那個只會計算的商人,忙于無休止的計算,而不肯抬頭看一看天空和來訪者……
這些正是我們大人的悲哀,透過這本薄薄的童話,我們反觀到自己的可笑可悲可嘆之處,卻依舊循著這些可笑可悲可嘆的軌跡繼續前行……
下午群里有書友說,孩子看《小王子》會是什么體驗?不同的孩子也應該不一樣,就像肯德基也不一定是每個孩子都喜歡。但是成人和孩子的讀后感肯定不一樣,我以為,就如我曾提到過的閱讀的分類一樣,閱讀可以是追求故事情節,可以是欣賞文學藝術,也可以是由書及己,反觀人生。
孩子還不曾經歷過世事,缺少現實生活的磨礪和碰撞,他們的世界一片清朗,單純簡單,所以,他們眼中的《小王子》應該就是一部有小王子、玫瑰花、狐貍和蛇的童話故事,故事情節不強的一個故事。只有大人,無數可笑的經過了世事磨礪的大人們,被觸發各自不同的聯想,才會從簡單的故事情節延展開去。這也是為什么說《小王子》是成人的童話的原因。
不過,作者圣埃克蘇佩里除了想讓大人們產生由故事及自身和社會的感悟外,也許更希望大人們理解“沒有人永遠童年,可是人應該永遠保持一份真純的童心。”
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來自網絡的這篇讀后感《永恒的童話——<小王子>》:
許多人提到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時,都會選擇一本童話;因為我們內心深處總是有著一份對美麗童年的渴望。我鐘情于圣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一部不足五萬字的童話。
故事很簡單,沒有勇士屠龍的驚險畫面,也沒有王子與公主的豪華婚宴,由小王子與他的美麗、驕傲的玫瑰發生了感情糾葛負氣出走開始,然后寫他在各星球中間漫游,分別造訪了國王、愛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和地理學家的星球,最后降臨到地球上與狐貍、毒蛇相識。
但“小王子”的故事絕不平淡。仿如《愛麗絲奇境漫游記》一般,小王子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與事:一位國王,一個愛慕虛榮的人,一個酒鬼,一位商人,一位點燈人,一位地理學家……這些奇怪的人所做的奇怪的事,讓你目瞪口呆,繼而捧腹大笑。
愛情這個永恒的主題,在《小王子》里顯得平和而真實。小王子與他的玫瑰之間也存在著初生愛情的甜蜜與矛盾。小王子愛他的玫瑰花,卻又不知道怎么愛她,他離開她但又想念她;玫瑰花也是愛小王子的,她依靠他卻又折磨他。這種真實、平和的情感更能使我們領悟愛情的真義。
《小王子》不單單是一部童話,“其富有詩意的淡淡哀愁中蘊涵著一整套哲學思想”。它構思精巧,以傳統童話式的故事結構,簡潔天真的語言,解釋了一個個被喧囂的生活表面所掩藏的深層的人生哲理,這些哲理幾乎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友誼,愛情,責任,真善美等,向我們指引了一條心靈回歸的道路。
在整個《小王子》的故事當中,富含哲學意味的語句俯拾皆是:
“大人們是不會相信你們的。他們自以為要占很大地方,他們把自己看得像猴面包樹那樣大得了不起。”(飛行員)
“‘他們真匆忙呀,’小王子說,‘他們要尋找什么?’‘開機車的人自己也不知道。’扳道工說道。”
“只有孩子們知道自己在尋找什么。他們為一個布娃娃花費不少時間,這個布娃娃就成了很重要的東西,如果有人奪走他們的布娃娃,他們就哭泣……”(小王子)
“人不會再有時間去了解任何東西的。他們總是到商人那里去購買現成的東西。因為世界上還沒有販賣友誼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沒有朋友。”(狐貍)
“到了有人的地方,也一樣孤獨。”(蛇)
人類不斷進化,社會不斷發展,技術不斷更新,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卻越來越少。圣埃克蘇佩里所處的時代,是“每個人都要登記入冊、貼上黑白標簽、被迫采取立場的時代”,是一個思想混亂,動蕩不安的時代,圣埃克蘇佩里向往著天空的自由,窒息于當時的政治空氣。
于是描畫了一個格外純真、充滿童趣的世界,創造出一個默認時羞答答臉紅,生氣時金頭發在風中亂搖的小安東尼,以孩子氣的天真的語言,告訴人們:不顧精神價值,不顧人與人的交往,不顧環境保護,世界將會是“一顆孤星下兩條交叉的彎線”。
醉心于政治權力的國王,愛慕虛榮的自大狂,自相矛盾又自我麻醉的酒鬼,惟利是圖的商人,孜孜不倦但又因循守舊的點燈人,只知道埋首寫作卻不注重現實的地理學家,每一個都是可笑又可悲的。他們整天忙忙碌碌,沉溺于人世浮華,專注于利益法則,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真誠的低語。
只有孩子們知道自己在尋找什么——建立聯系,這樣,“我們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對我來說,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當你有了一個新朋友時,你應該了解“他喜愛什么樣的游戲”,“他是否收集蝴蝶標本”,而不是“他父親掙多少錢”。這種孩子式的看待世界的態度多么天真、幼稚,可又多么純潔、真誠。
沒有人永遠童年,可是人應該永遠保持一份真純的童心。圣埃克蘇佩里以著他的自由、純潔,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兒童世界,讓人們在這個格外純真、充滿童趣的世界里蕩滌心靈,反璞歸真。
永遠的童話我們永遠去讀。這部充滿詩情畫意的小小作品憑著其童話美和哲思美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經久不衰。從九歲到九十歲,不限于年齡,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來體會到書中深遠的柔情和哲理。“像《小王子》這類的童話,出自依靠星星指引方向的飛行員之手,我們也就不用為格林兄弟遺憾了。”
(文章部分來自新浪博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