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中的設計|全本》讀書筆記

最近剛開始準備托福,休息時練練吉他畫畫圖。下周就要開學了,發現自己不會同時地每日地多線程完成多項任務。有時候一件事做起來就就坐一整天,被其他一些事拋到了腦后。最后,一天到頭就做了一件事,這件事倒是進展飛快。但其他的諸如畫畫,彈琴這類需要日積月累才有進步的事就被落下了。可能之后需要對時間進行一個規劃,保證這些事都齊頭并進。

設計中的設計|全本

那么現在來分享一下《設計中的設計|全本》的讀書筆記。全本比之前的一本《設計中的設計》內容更翔實,增加的新的章節。計劃書單中的第二本書,,沒安排好時間,比要求的進度晚了不少。

讀前問題

1.原研哉的設計理念是怎樣的?

2.什么是五感設計?

3.信息建筑的思考方式是怎樣的,如何使用?

4.設計理念的白是什么?

5.無印良品的實際理念?

6.exformation是什么及其意義?

7.原研哉所認為的設計是什么?

Kenya Hara原研哉

原研哉(Kenya Hara,1958年06月11日-),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有意思的是書最前部分的序中,得知原研哉在出版《設計中的設計》這本書之前,他的設計還沒真正走上世界的舞臺,之前僅有作品照片傳播在外,世界并沒有真正了解日本的這樣一位設計大師。成書之后,書被翻譯成了各種語言流傳到世界各地。讓其作品具有國際魅力設計得以傳播。原研哉本人也在書中提及,用語言來表達設計是另一種設計行為。比起通過塞滿作品以圖像為中心的作品集冊子,像作家一樣出版一本包含自己所思所想的文字書籍,更能讓世界理解自己的設計哲學。

感覺的設計

書中提到了原研哉策劃的“觸覺展HAPTIC”,創造性的喚醒人們的感官體驗。長期以來,人類的社會和經濟在技術的引領下飛速發展。技術的驅動可謂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效率。但是越來越便捷的生活使人們的感覺越來越退化,人們開始喪失感官認識和接受力。

為此“感覺驅動”被提出了。在高科技發展的同時,通過設計喚醒人們對于過去事物的感覺認知,這是原研哉策劃的“觸覺展HAPTIC”這個展的意圖。


挾土秀平 |木屐


深澤直人|果汁的肌膚

信息建筑

人大腦中生成的圖像是通過多個感覺刺激和重生的記憶復合的景象。設計師在其作品的受眾的頭腦中創造出一種信息建筑,由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和嗅覺這些感覺組成的合集到來刺激,讓受眾的腦海中浮現出我們所謂的圖像。基于這種通過感覺認識積累形成的觀點,原研哉將其運用到了多個項目中,有梅田醫院的視覺指示系統、松屋銀座的再造項目以及長崎縣美術館的視覺識別系統等。


原研哉把“白”不僅當作一種顏色,他認為“白”作為一種設計理念。在設計的過程中,顏色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的顏色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顏色的表示起著不同程度的警示作用。但是唯獨白色和其他眾多的顏色不同,“白”令所有的顏色都從中逃走,其自身卻蘊含了無窮的多樣性。

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成立之初的基本理念是通過對制造流程的徹底簡化創在一批極其簡單、低價的產品。制造流程合理化在今天已是一個普通觀念,但無印良品的簡化卻絕不是廉價化。它導向的是美學的具體表現。無印良品的清新純粹是質量、功能以及簡易包裝和非漂白紙的使用等方面。無印良品搜尋最寬容的材料,生產方式和形式,從“簡單”中誕生出一種新的價值觀和美學。這樣做帶來的不是最低價的產品,而是自然的低成本的富足和好選擇但非昂貴的范圍。

無印良品的產品簡單,但卻不僅僅是形式上最小,而是被有意識的設計成能在任何環境下使用。通過盡可能簡單的設計,創造出特定的適合各種生活環境及任何適用人群的產品,這就是無印良品眼中的質量。

通過無印良品的愿景:一方面,他考慮產品發展。另一方面,它必須同時將這一愿景傳播給社會。原研哉通過廣告的方式,以“空”作為傳播的理念,推出了一系列廣告。以及2004年主推的“家”系列廣告。



EXFORMATION一種新的信息形式

“exformation”是一個新名詞,前半部分是前綴“ex”,后半部分來自“information”。 “information”代表可知的信息,而“exformation”是讓事物變得未知。來自于原研哉和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學生們一起做的項目。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使用exformation例子:一般意義的導游冊,你從上面獲取的是information信息,你能通過導游冊直觀的了解某個地區,屬于正面描述。而運用了exformation的導游冊,不再提供直觀信息,而是在當地尋找相應的感覺元素,通過設計將這些感覺元素轉變成特別的作品,用戶在接觸這些作品后,能夠感受到相應的感覺元素,在腦海中自己形成對那個地區的印象。

設計到底是什么

設計的無盡的可能性不僅沉睡在技術帶來的新環境中,也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普通環境里。新奇事物的創造不是唯一的創意。使人重新發現熟悉中的未知的感覺同樣有創意。喚醒、激活那些認知事物的新方式是對我們認識官能的豐富,這關系著物與人類關系的豐富。就像原研哉在后記中說的,設計如同體育比賽中的圓球,之所以圓是因為能夠保證他規律性的運動,是運動員更容易掌握技巧。就設計來說,設計也是有規律的,人們通過不斷的與設計相聯系,能夠逐漸推到設計背后的本質和法則。

總結

就著事先準備好的問題來看書,效率果然非常高,總共花了兩天不到的時間就看完了。不過已經超出規定讀完的期限很久了,接下來的《為真實的世界設計》應該不會那么拖延了OTZ。發現自己看書期提問的部分,提問還不是那么就精煉,目前還是看著目錄,挑目錄的重要章節提問這個樣子列的問題。之后應該細究一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