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運——這個詞,正式始于1954!
? ? ? ?我曾參與其中的5+2+1次。
? ? ? ?5次,從童年到剩女,從蒸汽綠皮到東風內燃機,從七個小時慢車加三個小時驢板,到特快的士,去沒有幾百公里遠的爺爺家過年!童年的感覺,是路好遠好遠,天奇冷奇冷,手腳全部凍丟失!——其實,現在的動車,只需82分鐘,再打上十塊錢的的士車!
? ? ? ?2次,九十年代,從白雪皚皚到綠葉蔥蔥,六十個小時臨客綠皮加倆三個小時私家車,到鄧爺爺劃圈的深圳走親戚,現在一閉眼想就是廣州站前,滿地甘蔗渣和紅色塑料桶——民工標配,還有時時在頭頂閃過的飛機,捂著背包的治安!而深圳的春節是沒有鞭炮,人跡稀少,屋里凍死的百無聊賴,外星的感覺!
? ? ? 如果說這些都只是我參乎到春運的人流,是出門坐火車的熱鬧興奮,那么我真正參進去“鄉愁”的是1995年,那一年的春節一月份,記得那年也是奇冷,地上冰雪一層套一層,臨近春節,那個時候我是一家外貿公司的跟單員,最后一批貨的開船日期已是大年三十,為了能在春節期間安排好轉船,我在大連呆了最長一次的出差,去的時候很緊急沒來得及買火車票,在外貿局拿了文件直奔汽車站,七個小時的大客車四面透風,就這個也是馬上就要停運啦!在大連過啦小年,耽誤啦第一次高中同學聚會,從此就是二十一年再無音訊!
? ? ? ?預計臘月二十七可以裝好船,并辦理啦預借提單,我就前往沙河口火車站買預售票,就覺得是我有史以來站的最長一次時間排,車站喇叭里不時傳出??車次?日票售完,越聽越恐慌……有點回不去家的絕望,午飯都沒吃,終于到下午三點多,買到一張臘月二十八的車票!中午十二點多開車,火車上擠滿人,三個位置坐了五個人,茶座上,過道上密不透風,熱的不行,一個啥款爺,要了一箱雪糕,見著有份一人一只,終于晚上十點多,晚點的車到了沈陽,回來家!
? ? ? ?結尾——后面是臘月二十九早上,提單拿到客戶代表手上,下午他飛回到香港,那邊他的同事給我打電話“你好厲害,船還沒開,提單已經在我手上!”,他也是迅速做好啦轉船文件!這是那個還滿大街找公用電話年代的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