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閱讀原文 稻草人謬誤
論證中,我們要對事不對人,要緊扣論證中給定的論點。在與他人辯論的過程當中,如果你為了削弱對方的論點而故意扭曲其論證過程,那就犯了稻草人謬誤。
在這個比喻中,”稻草人"意味著容易對付的事物。在我們誤解某個論證時,或是當一些論證非常復雜,我們在理解上犯了一些無意的錯誤時,我們犯的并不是這種謬誤。稻草人謬誤不是無心之過,因為它是在有意歪曲別人的論點。
I 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在和他人辯論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自我感覺占據了上風,但是對方不認可的情況,很可能是出現了稻草人謬誤。
稻草人指的是容易對付的事物,但是這種弱點未必與論點相關。如果只顧抓住弱點,忽視或扭曲了論點,就是犯了稻草人謬誤。
在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希拉里抓住特朗普發言的各種錯誤狂轟亂炸,在輿論上全面上風,但最后輸掉了大選,只是因為這些并不是選民關心的。
在《好好說話》中講到,無論是說服還是辯論,權力都不在自身,視角和重點必須要和對方聚焦一致,才有說服力。
A1 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回想前天和老婆的一次討論。
老婆找我講 "寶寶大了,要準備單獨有個床,放哪里好"
我 "把沙發換成床就可以了"
老婆 "我考慮過了,沙發這里危險,咱們把臥室改成寶寶房"
我 "你都決定了,還找我討論干啥" (稻草人)
老婆 "你都不關心家里的事情" (稻草人)
哎,矛盾就在不經意間產生,就事論事真的特別重要。
A2 以后我怎么應用
稻草人謬誤源自本能,更是一種壞習慣。
我準備這周開始用“競爭反應”來克服,
用一周的時間,把注意力聚焦在稻草人這個點上,一旦話語中出現,立刻打斷話語,并進行記錄。
力爭逐漸克服這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