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主題:
1、為什么讀書困難:
- 沒有時間和精力;
不再是學生,主業(yè)是工作,抽出時間閱讀需要毅力。喜歡的一件事,會排除萬難,我們并沒有想像中的忙碌,高效利用時間。注意力轉(zhuǎn)換,做不同的事情,也是一種放松。
- 看不懂記不住;
搞錯閱讀主題,應試教育的思維,閱讀本身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理解和記憶知識也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只有改變行為本身才有價值。對書中觀點無比認同或醍醐灌頂,如果只是停留在此,那只是別人的觀點;只有結合到自身體會和經(jīng)驗,體現(xiàn)到實際行動中才能真正體現(xiàn)價值。
- 注意力分散,看不下去;
不明確閱讀的目的是什么?書的分類如下。不同的成長階段,所選擇的書的數(shù)量和比例偏重有所不同。什么都懂一點,不如最開始的階段,先選擇一大類精準專業(yè)。
書的種類:
-工具書:常翻常在,保證在身邊,不懂就查找;
-專業(yè)書:全而精,仔細閱讀,重復閱讀;
-視野書:相對領域,打開視野,有所選擇,知識補漏;
-潮流書:散文,翻閱。
2、怎么讀一本書:
- 通讀法:
培養(yǎng)思維框構,初期切記只求數(shù)量 。目錄和導言,了解主旨,快速通讀,適合知識性啟發(fā)性的書籍。推薦拆書邦《這樣讀書就夠了》;
- 樹讀法:
主題閱讀,確定一個感興趣的領域,收集圖書論文或網(wǎng)絡文字,首先看該領域的名家經(jīng)典,搭建脈絡,有初步的大綱,往里面不斷填充,不同的地方補充完善,信息收集和整合,適用于集中高效的學習某一項專業(yè)性知識。
-圖讀法:
面對內(nèi)容龐雜的書,用思維導圖,形象直觀可感,強化理解。
筆記閱讀法:心靈雞湯摘抄精華,精句。學科體系比較強的,梳理圖文框架。現(xiàn)實類切入角度分析。
3、閱讀如何輸出(寫作和口頭表達):
- 自我復述:
強化吸收的過程,查找疏漏,推薦蔣方舟《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開頭》,可以練習。
- 與人交流:
向別人推薦,或讀書分享,需核心能力--結構思考力。重要的事情說三點(層次、邏輯清晰、簡明):結論(是,引發(fā)傾聽興趣)--理由(因為,獲得理解和信服)--結論(因此,重復結論,鞏固理由,加深傾聽者印象)。
結構思考力:整合信息,自我再造。
讀書是輸入與輸出的過程!
你會閱讀了嘛?
2016.10.17 ?╭( ′? o ?′ )╭?三糊涂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