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中秋小報作業,老師出的題目真不錯,高一倒數的孩子開始愁大學生啦!很有前瞻性,教育就是要Forward thinking。
主題:現在的大學生相比過去開始晚熟
內容概括:1、大學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宿舍衛生不好2、大學生疫情后社恐,在教室里很安靜,溝通少。3、大學生不像成年人一樣自己做決定和承擔責任,家長對學生放手時間越來越晚4、大學生不高興現象普遍,不快樂5、大學生要卷績點,保研很困難,時間緊,沒有足夠時間使心理成熟6、大學重科研輕教學,使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大學在學生中的影響減弱,老師權威在學生面前減弱,教育成為服務業7、面對就業壓力,家長焦慮,把壓力傳導到學生身上。
內容摘抄:李紅(化名)是北京一所大學的老師,她讀過我們很多對人力資源專家的采訪,因為這件事,她找我聊起她觀察到的學生現狀。她覺得專家們對大學生情商、人際溝通等能力要求太高了。大一剛入學,她對學生們的要求是“見到老師要打招呼,跟人說話要直視對方的眼睛”。經過疫情,李紅說:“你看很多學生戴著口罩,他們不是防護疾病,是為了擋住臉,避免跟人打招呼。”李紅屬于特別細心和負責任的老師,雖然現在網上很流行自稱“社恐”,好像是個很幽默的事情,她對待這個現象卻很嚴肅。她說:“經過了三年的疫情,學生回到真實的教室里,他們變得很安靜。課堂上幾乎沒人問問題,他們互相之間也不進行討論。”老師們私下也會聊起這件事,覺得事態嚴重,他們面對這樣一代新生,壓力也很大。
即便住在同一個宿舍里,學生也互相回避。甘陽教授時常跟學生們談心。他說:“這代學生是原子化的存在。同宿舍的人有什么事情不是當面說一句就好了嗎,他們發微信。他們交朋友非常難。我了解到同宿舍的學生能夠一個學期從來沒有一起吃過飯,我非常吃驚。后來我特別提倡,這種事我不能說是要求,同宿舍的同學一起吃飯。我認為同宿舍同學上下課時間是一樣的,不需要找專門時間一起吃飯,不在一起吃飯是很奇怪的事情。”
感想:現在的大學生面對社會的變化,相比過去開始晚熟,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長管的太多,放手太晚,介入太頻繁等,導致當代大學生缺乏獨立能力與生活自理能力。學業壓力過大,使學生們需要卷績點保研,時間不足,使心理不夠成熟。這些問題非常重大。作為高中生的我們需要盡可能多的鍛煉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努力使自己獨立,使自己成為不僅學業成績優良,而且心理成熟的人,以避免在未來我們也晚熟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