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無助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生存手冊》是一本由上海交大畢業(yè)生自發(fā)撰寫的,62頁的小冊子。社交媒體上,家長和學生們,即便跟上海交大沒關系,也轉發(fā)下載來參考。在序言里,作者寫道:“自詡為天之驕子的高中畢業(yè)生,站在大學門檻上,有時竟會顯得像低齡兒童一樣幼稚?!?/p>
這本冊子的內(nèi)容包括反思應試教育塑造的“失敗的思維”、如何確立自己未來的目標和志向、如何看待科研團隊和合作伙伴、如何選課、要不要出去打工以及偷懶的旁門左道。作者告訴師弟師妹們,這本書并不是《逃課手冊》《考前突擊寶典》,而是希望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有志青年完善自我,實現(xiàn)內(nèi)心的追求。手冊里有很多針對大學生普遍困惑的金句。如:“如果一個人把政策評分作為自己的至高追求,那么他就是這個政策的犧牲品?!彼€告訴師弟師妹們務必牢記:“大學四年留給你的是你的人生,在你畢業(yè)之時,那一串蒼白的分數(shù)其實已經(jīng)作廢了?!?/p>
完成高中到大學的角色轉化,認識自我,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這是本科教育的任務,但現(xiàn)在卻以這種方式由學生間自助進行。我們找到了這個手冊的主要作者之一,侯曉迪。手冊寫好的時候,侯曉迪已經(jīng)升學去了美國,他出了幾百美元,拜托國內(nèi)的同學把手冊打印出來,每個新生宿舍發(fā)了一本。
侯曉迪高中讀的是中國人民大學附中實驗班,他本來計劃出國讀本科,但后來沒有成行,高考成績也不夠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耙驗椴皇俏业牡谝贿x擇,我對大學生活本身也沒有特別多的預期。即便如此,大學還是有很多讓我失望,甚至離譜的東西?!焙顣缘险f。他在大學時代最大的挫折就是GPA,也就是常說的績點。“大一的時候,我是想好好學習的,把GPA都拿好,但荒誕的是我認真寫作業(yè),好好學習,考試分數(shù)卻很低。我計算機一直挺強的,找我請教的同學太多,我已經(jīng)來不及給大家講課了。后來,我就寫了一份講義給同學們。老師哪塊兒講得不清楚,我就再講一遍??次抑v義的同學最差的也考了85分,我考76分?!焙顣缘险f。
他還覺得學校里有一些要求毫無價值。他在手冊里專門寫了一個小標題叫“悲壯的學習方式”,他覺得吃苦耐勞充其量是悲壯,在真正的知識殿堂里登不上大雅之堂。侯曉迪說:“比如微積分是一個很容易計算的東西,為什么我們要花很多時間去把它做得這么熟練。我發(fā)現(xiàn)交大不禁止考試時候使用PDA為計算器。我的歪點子就上來了,別人背公式的時候,我寫了一個符號微積分的程序。我拿著我自己寫的程序去考試,發(fā)現(xiàn)考得也不比大家差?!?/p>
侯曉迪對未來一度非常迷茫和糾結,充滿了無力感。這些心事不是老師幫著開解的,而是被一個師兄給點醒了?!八麊栁业哪蔷湓捨椰F(xiàn)在還記得:‘曉迪,你除了做研究,你還有啥出路?’我一下就想明白了,我只有好好做研究一條路?!焙顣缘险f。他后來通過看歐美大學公開課和泡在實驗室度過本科學習,他管這叫“全新的生活方式”。他還認識了一撥志同道合的同學?!拔覀円黄鹱鲅芯?,大家干勁可足了,我號召大家一起通宵寫程序,他們就和我一起通宵。大家覺得只要過得充實,能學到東西就行。那這么多如饑似渴的好同學,為什么學校沒有提供這樣的機會呢?”
今天的大學生,要比從前晚熟。因為成長中一直忙于準備競爭激烈的高考,他們的社交、情緒應對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準備不足
因為有親身經(jīng)歷,侯曉迪后來在手冊的開篇,就把本科生這種無論是對學業(yè),還是人生上的迷茫和無助給寫了出來?!邦I導不會為你負責,對于一個爭做世界一流大學的研究型學校,管好科研和實驗室才是當務之急,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學無利可圖。教授也不會為你負責的,拉經(jīng)費發(fā)論文,滿足學院要求才是生存之道。管學生,也是先管好自己的博士和碩士生,而不是100多人大課堂的本科生??蒲腥蝿詹惶氐娜握n教師,他們也不會為你學不懂負責。學不懂是因為你智商低、不用功,為什么某某某就能懂。”
他提出了一個好問題:“每個學院有成百上千的學生,每個人有不同的思想、目標、知識背景、接受力,怎么可能指望統(tǒng)一的教學培養(yǎng)計劃應用在每個人頭上的時候,能夠產(chǎn)生效果呢?”
但是,侯曉迪對大學的評價很復雜。他強調自己當初做這件事并不是批評交大,交大里也有很多好的地方。實際上,他大二通過自己主動爭取,進到了計算機系教授張麗清教授的實驗室里?!拔以趯W術上很多進展,是在他和他給我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里得到了非常多的提升。”侯曉迪說。
這種矛盾性,也是現(xiàn)在大學育人的難處。如果不是學生自己很成熟,特別主動地尋求大學里的資源,大學無法像高中管高考一樣,管到每個大學生的成人。大學,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