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自控力》結緣,其實是在三年前,彼時我還是一個“看似很認真讀書”的高中女生。前坐的女生從圖書館借來了這本書,看到書名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的,我就是這樣一個熱愛雞湯的熱血少女)。于是我跟她借來了這本書,翻了兩章之后,發現真心很不錯。于是動了買這本書的念頭,跑了我們這里所有的書店,可惜一無所獲。于是買書的事情也就無疾而終。而不能擁有這本書,我寧愿不去讀它。就這樣,我與這本書錯過了。
這兩天我在想,如果那時候我能夠把這本書讀完,我的人生是不是會不一樣。或許夸張了,但是我敢肯定的是,如果當時我把這本書真正看進了我的腦子里,至少我的高三不會長胖整整30斤。
為什么這么說?這就涉及到了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內容。這是我個人認為,導致我長胖的真正原因。
【第五章:我們的大腦錯把獎勵的承諾當做快樂的保證,所以,我們會從不可能帶來滿足的事物中尋找滿足感。】
所謂“獎勵的承諾”,我的理解便是,做了某件事情,會給我帶來快樂。比如,吃一塊餅干,睡一覺,吃肉,吃麻辣燙,吃麥當勞,吃蛋糕等等。每當我感到痛苦,無聊,煩悶時,我腦海中閃過的念頭總是,去吃點東西。什么都好,只要能夠填飽我,那么我就會快樂一點。而事實是,我誤以為這些能夠帶給我快樂的事情,卻讓我的情緒更加down了。大腦對多巴胺的渴求,我一度以為只能來自食物。而,我到現在才知道,那是大腦的“謊言”。而我沉迷其中而不自知,認為食物能刺激我分泌多巴胺的想法,占據我的人生,整整6年。
【第六章:情緒低落會使人屈服于誘惑,擺脫罪惡感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半年時間里,我通過節食加運動,瘦了40斤。我每日每夜與食物作抗爭,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減肥。從一周一次的暴食,衍生到一周兩次,我的腦子里對食物的渴求近乎瘋狂,整個人也變得抑郁,為了尋找多巴胺,又更加深了我對食物的迷戀,以至于,我看到白米飯都會流口水。我變得愛吃那些我小時候甚至完全不喜歡吃的東西,比如甜膩的餅干和蛋糕。超市里的零食等等。從此,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我開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一事無成,并用極端的詞語罵自己,妄想這樣“打醒自己”,甚至制訂了更加嚴苛的飲食計劃。而事實證明,我失敗了。在醫院檢查因為節食我的身體出了嚴重的問題之后,我徹底被打倒在了食物的面前。我不得不進食了,對我來說,我不知該哭還是該笑。但我不可抑止地打開了我的食欲,如同洪水猛獸一般,它吞噬了我。最終,到目前為止,我復胖了將近14斤。聽起來還不錯,只是我減了將近26斤,但我并不認為這是結束,如果沒有遇到《自控力》這本書,我與食物的戰爭永遠不會結束。意味著,即使我不斷不斷減肥,我依然會再復胖。并且變得越來越自卑,因為我不斷的自我否定。
通過總結,我發現了自己發胖的根源:從小容易因情緒而進食→發胖→未找到發胖的根源盲目開始減肥→減肥見成效,但與食物的抗爭從未停止→復胖
我從前天開始看這本書,明顯感覺到,食量在慢慢遞減。我并沒用買紙質書,看的是PDF版,看完全本書大概花了4天時間。感覺受益匪淺,有時間我會再看幾遍。
突然之間,我感覺我與食物“化敵為友”了。我想用心去感受我愛的食物,用心去品嘗美食。而用心品嘗,并不是要求你能吃到多少,而是你吃到了滿足感,感受到了真正的快樂。這么說來,美味,不就是嘗嘗就好嗎?因為,它已經讓你分泌多巴胺了。如果你再吃,只會增加你的罪惡感,因為你感受到又要長肉了。
這與“少食多餐”以及“長不胖”的減肥秘方有異曲同工的妙處。想要減肥,你需要聽從的是你的胃和你的心一致的聲音,你的心獲得了滿足感,多巴胺分泌旺盛,這是你的胃也得到了滿足,這樣才叫真正的“吃飽了”,等到下次你的肚子又餓了的時候,你才會去吃東西,這時候,你需要滿足你的身體,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好似“長不胖”,她們甚至比我們吃更多的高熱量食物,可是,平心而問,她們吃得多嗎?她們是不是在享受食物,而不是與食物作抗爭?
這也許就是最好的減肥秘方了。聽從自己的身體,去尋找真正能讓自己分泌多巴胺的事情,不要被大腦欺騙。
當然,遇到美食誰也有不能拒絕的時候,此時,去吃吧,去享受吧,只要你保證每一口你都是吃得開開心心的,而不是吃完了后悔,而不是自我批評。在偶爾的吃飽后,你就默默肚皮說,真飽,我很開心,我想運動運動,消化一下積食~這何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
《自控力》讓我找到了解決與食物抗爭的真正良方,相信它會讓我生活得更好。
我們應該去尋找讓自己快樂的真正源泉,不要被大腦“獎勵的承諾”欺騙。我仍在減肥,但我相信這是我最后一次減肥。
用心體會,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