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能找到個喜歡你真實面目的人。他愛你,接受你的一切,無論你是開心還是生氣,無論你是丑陋還是美麗。正如電影那句臺詞:我覺得你最好找到一個人,他愛你本來的樣子,不管好脾氣,還是壞脾氣,丑也好,漂亮也罷,愛你的帥氣,愛你的一切。那個對的人,一定會覺得你的屁股里也能放射出陽光。
這部影片不僅僅只限于愛情,實則通過講未成年少女懷孕的點點滴滴,更多地展現人物對人生、對愛等看法的轉變。用輕松詼諧的口吻,表現了一個小女孩心智成長的溫情故事。雖然有點天真幼稚,卻不失美好珍貴。
未成年女孩朱諾與同齡男友在偷嘗禁果時意外懷孕,不得不提前進入父母的角色。面臨人生重大的挑戰,雖然開始略有沮喪,但是她沒有膽怯和逃避,而是更加相信愛,不懼流言蜚語坦然面對 。明明該是一部沉重的片子,整體風格卻如同朱諾的個性一般無所畏懼、率性可愛,充滿著陽光。
一個16歲的女孩活出了26歲的灑脫和擔當,那樣純粹簡單的她,看到人性的復雜,也依然保持原本的純真,沒有雜質的成熟,把不美好的事情也變得美好。
所以你要相信一切沒你猜想的那么美好 ,但也沒你想的那么糟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生活從來都只是提問,答案永遠需要自己給定。你還年輕,還有無數可能,請放心大膽的往前走。
結語:其實一個女生可以不活成大多數人眼中應該有的樣子,而是為自己,勇敢而認真鮮艷的綻放在這個世界。成為更獨立的個人,尊重他人,對愛的人給予理解和包容。
一個關于女人的熱情、夢想 、愛以及堅持的電影。據說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或許意味著故事不可能十分精彩,但看起來很舒服溫暖,沒有一絲的刻意,人物色彩也把握恰到好處。
有著異常相似經歷卻又不同時代的兩個女人,因為美食而在平行世界里交匯,為了同樣的興趣和理想執著。
上個世紀,37歲的朱莉亞跟隨外交官丈夫移民法國,不喜歡無所事事的她,愛上了法國的美食,從此找到了人生的追求。她去藍帶學校學烹飪,進軍了以男性為主導的美食界,成為異常出色的女廚師,并且著成了第一部英文版的法式烹飪書,實現了將法式美食推向全美的夢想。
這個世紀,30歲的 朱莉,一個生活枯燥的小公務員,突發奇想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用365天,嘗試524個食譜,并在博客記錄了她的整個過程,結果開始擁有大批粉絲,也因此懂得人生意義的故事。
不得不承認,那兩個在廚房里揮舞菜刀的女人,既感性又性感。但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不僅僅是美食,而是兩位女主可愛的性格和折射出的生活狀態,通過烹飪,給自己創造詩意的世界。追求自我價值與生活的意義,清新而溫暖。
除了電影中朱莉亞和朱莉的堅持和執著,我也羨慕她們各自充滿著濃濃愛意的生活。人間美味,皆源于愛,愛情是美食最好的調味劑。
也許我們終其一生也找不到電影中兩個男主那樣偉大而親愛的伴侶,沒有機會說出那句美的無以言表的告白:You are the butter to my bread,the breathe to my life,那又怎樣呢,至少我們能夠完全擁有自己,擁有自己前進的方向,擁有自己的精神和希望。
結語: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對生活充滿熱情,每天與美食為伴,有自己喜歡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并持之以恒。
同樣寫女性跨時空在精神上相遇的電影。
其實看了三分之一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這部電影在講什么。只知道三個女人,三個時空來回切換,很混亂。整部電影劇情剪輯和內涵簡直就是意識流作者伍爾芙的映像,作為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她的意識流我并不是很能理解。或許瘋子與天才,本來就是一種人。
整部電影充斥著壓抑的情緒,以自殺開頭又以自殺結尾。一本《達洛維夫人》將三個主角巧妙的連接到一起,她們雖身處不同的時代卻有著相似的心境,心懷著夢想,卻不得不面對著平庸的生活。
影片用三個故事講了三個女人相似而不同的一生,她們在不同的年代感受著生命的孤獨,憂郁又痛苦,自我侵蝕卻又無法自拔,時時刻刻如生死般抉擇。一部很細膩的影片,每一句臺詞似乎都在表達著什么,每一個動作似乎都在訴說著什么。
維吉尼亞,《達洛維夫人》的作者,一個天才小說家,也是一個始終覺醒著的女人,她有愛他疼她的丈夫。但她卻自始至終緊鎖著眉頭,她脆弱的軀體里裹著始終掙扎不息的靈魂,直到最后也無法擺脫。只能一步一步走向河中央,走向死亡。 她活得太聰明太獨立,一直處在奔潰的邊緣,真讓人心疼。
勞拉,作為《達洛維夫人》的忠實讀者,一個看似幸福的家庭主婦,她有忠實于她的丈夫,有可愛的敏感的兒子,過著別人眼里富足安穩的生活。卻一直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沒人關心她的需求,沒人在乎她的感受。她不想過平庸的生活,于是打算在旅館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在最后一刻,她放棄了自殺。直到影片最后,從她與克勞麗莎的對話中,才得知她生下孩子后,拋下丈夫和孩子 ,選擇逃到國外,在一個圖書館找到了工作,過著她想要的生活。
克拉麗莎,可以看做是《達洛維夫人》中的女主角。一個編輯,也是個女同性戀者。她看起來很獨立,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照顧著得了艾滋病不能自理的前任男友理查,一個天才詩人。她覺得只有和理查在一起的時候,她才感到自己是真正的活著的,其實她不過是依靠與他人互為牢籠來證明自身的存在。但是早就活得十分不耐煩的理查,在為她活了十年后,卻選擇跳窗而死。
這世界上存在許多生活得安逸卻窒息的孤獨患者。他們不被愛所拯救,只是用盡全力想擺脫生活里的所有單調。在直面人生時時刻刻認清生命實質之后,選擇放棄掙扎結束自己索然無味的生命,掙脫桎梏,向死而生。
其實克勞麗莎的生活,是與維吉尼亞和勞拉完全不同的。一天結束的時候,克拉莉沙終于從她的牢籠里走出來,開始變得坦然。她意識到自己就是個平庸的人,她懂得人生的本質,明白怎樣真實的面對人生。其實逃避不是擺脫平庸的方式,也不能換回內心的平靜。
結語:電影看完,我不禁在想,女人究竟要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擺脫平庸,追求自己心中所想要的生活。或許最好的方式就是:敢于面對內心最真實的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出自己的本色,才是自己該有的人生態度。
人生不是虛無,人生正是當下正在經歷的時時刻刻,只有敢于直面人生,才會熱忱的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