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崇拜誰,或者說你的偶像是誰,誰就是你當下的理想自我。
早年嚴重缺乏情感滋養,或有嚴重喪失焦慮者,尤其是女性。現實中往往顯得更感性,淚窩子淺,很容易被煽情的情景感動的熱淚盈眶。關系中往往會被愛夸大,放大對方對自己的好。表現的被對方深深吸引,相見恨晚,乃至有崇拜感。夸大,可以掩飾自己的極度缺失,又可以讓自己享受被愛的幸福感。
女性喜歡被男性撩。首先女孩也有親近異性的本能需要,但,文化的限制,讓女性的有現實的壓抑,矜持、被動,乃至“男女授受不親”。男性的主動撩撥,既能滿足女性親近異性的需要,也能自尊保護,避免羞恥感、自責感。——是男人主動撩撥我的,我不得不接招,責任在撩撥我的那個男人。
餐桌上,經常主動的給他人夾菜,是一種投射性助他行為,是一種邊界侵犯,往往讓受助者糾結不舒服。
面對恐懼場景:恐懼著(硬著頭皮)去應對者,往往會有劇烈的頭痛癥狀。而束手無策的無助無為者,往往會有腹瀉、腹痛和尿頻等消化系統癥狀。
有人在睡眠時間會高度警覺,睡眠淺,易醒。哪怕是一只蟲子爬向TA的枕頭,都能讓TA驚醒過來。這類人往往有驚心動魄的恐懼經歷,一不留神,可能會大禍臨頭。于是,TA的大腦聽覺中樞,越是需要身心休眠的時候越興奮,像貓一樣機敏,聽覺異常發達。這類人往往入睡困難,容易失眠。醒來扔覺疲倦困乏。往往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腸胃發生病癥。性欲降低。
一個人一干活就會有勞累感和心煩,就會對身邊的人有許多的怨恨和抱怨。這是因為TA所有的付出,都有強烈的功利性,希望被看到,得到認可、贊美或其它回報。
你的憤恨越強烈,你的心理就越脆弱。
有一種情感隔離是:通過執迷于仇恨來隔離事件創傷的痛苦。一旦不再仇恨,就只能去面對痛苦了。而ta是巨嬰,心理沒有強大到自己可以去消解痛苦和承擔事件后果。仇恨,可以讓自己合理的、酣暢淋漓的攻擊對方,同時又可以回避痛苦和逃避責任。
在特定關系、特定情境中,你的臉情不自禁的產生鄒巴巴的感覺,發熱、發燒感,臉色發紅。以及 臉部青春痘和十分窘迫情景下的臉部突然整體浮腫(應激反應)。這些,都是羞恥感導致的軀體化臉部局部反應。
過去農村有句俗話:裝病裝殃想喝香湯。這是一種自我自主功能抑制性防御。偽病,或者讓自己有病,無非是追求“得病”后的繼發獲益。或者為了得到重要他人或親密關系人的精神呵護;或者為了口欲的食物滿足;或者因此退行,逃避勞動、逃避責任。但,這種防御的“自我實現”,往往都會心想事成,讓自己疾病纏身,甚至長期喪失精神運動功能,或不能行走,或臥床不起。
人們走向迷途,往往不是由于無知,而是由于自以為是。
習慣腹瀉的人,往往內心多有恐懼,膽小怕事,不夠擔當,關系依賴。習慣腹脹的人往往固執己見,很難接受他人的建議意見,接納性差,關系的親密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