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拋一個問題:當你逛超市買完單后,有沒有發現,一大部分的產品是在購物清單之外的;當你收到購物優惠券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優惠券可能是專門為你“定制”的;當你在排隊網紅飲料、網紅餐館的時候,你有沒有考慮過,這些背后有著一定的營銷策略?
是的,這些可能都是銷售商在作祟,他們會對消費者的行為進行分析和預測并通過一定的方法來改變你的習慣。作者就在書中提到了兩種分析結果:
01消費者在人生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更容易受到市場營銷者的干預和左右。因此在分析出顧客發生重大事件,例如:結婚、生孩子、職位晉升、離婚等,在這些時候針對性的引導顧客,從而改變消費習慣。
02我們普遍對“熟悉”的事物有著偏好。有時候并不是真的喜歡或者不喜歡,而是以消耗最少腦力的方式作選擇。因此,只要在將想要讓人們接受的新事物偽裝在熟悉的事物中間,便能改變消費習慣。
是不是感受到了習慣的可怕性以及重要性了呢?那就讓我們來好好讀讀這本書吧!本書作者是:查爾斯 都希格,全書通過三個角度來分析習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分別為:個體、組織以及社會。
個體的習慣
在這部分里,作者通過分析了尤金、“百速得”牙膏、“紡必適”空氣清新劑、海盜隊橄欖球隊、匿名戒酒設等案例,分析了三個問題:1、習慣是如何產生的? ;2、如何產生習慣;3、改變習慣的黃金法則
書中提到,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行為組塊的集合,而每個組塊都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例如:
肚子餓了——吃東西——飽腹感
口腔臟了——刷牙——牙齒白凈了
香煙——抽煙——興奮
運動服——健身——體重減輕
慢慢地,由暗示、慣常行為、獎賞組成的回路就會變得自動化。把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拼在一起,然后培養出一種渴求,就能驅動這一回路,于是,習慣就形成了。
習慣養成后,不能被消除,而只能被替代,你需要:將行為拆分,搞清楚暗示、慣常行為以及獎賞,然后適當調整方式中的因素。
黃金法則:
01識別一個行為當中的暗示、獎賞以及渴求,提高暗示的明確性以及獎賞。
02保持同樣的暗示和獎賞,而只是改變其中的慣常行為。
03找到一個群體,共同完成。
就像古話說的那樣,教學教的是方法,減肥減的是習慣。如果找出喝酒是為了緩解壓力,那把喝酒的這個慣常行為替代為和人交流便可以改變酗酒這個問題,如果找出吃高熱量的食物是體重增加的原因,那把吃高熱量的事物替代為吃同樣能夠果腹的蔬菜和水果便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如果咬手指是因為太空,那把咬手指這個慣常行為替代為在表格上打鉤便可以改掉這個壞習慣。
組織的習慣
這部分,作者通過鎂鋁公司、星巴克公司、羅德島醫院、倫敦地下火災等案例,講述了組織習慣問題。在這一篇章中,作者提到了三個概念:核心習慣、意志力、危機事故。通過尋找核心習慣、讓意志力成為自發意識,并且從危機事故中學會改變舊習慣,就能打造出一個更好的企業。
什么是核心習慣?答案是:一些習慣比起其他習慣在重塑商業和生活方式更有影響力。因此,注重改變和培養核心習慣,會引起廣泛的變化。文中,作者通過分析,總結出三點來闡述為什么核心習慣能夠引起廣泛的變化:
一是小成功效應,因為一個小成功往往會推動另一個小成功,形成連鎖反應。
二是打造出能夠促成其他習慣蓬勃發展的架構,打個比方,減肥人士通過爬樓梯的方式減重沒有起到作用,于是通過每天記錄自己吃食物的種類和時間的方式,查找出讓自己發胖的原因是因為吃零食,于是把吃零食改成吃水果便解決了減肥的重要問題。
三是建立了能融入新價值觀的文化,當這些新價值觀的文化得到肯定時,有些艱難的抉擇變得容易(比如開除表現不好的關系戶),因為破壞企業文化的就會收到排擠,這樣企業的氛圍就變好了。
文中提到的第二點便是:意志力,一旦在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加強了自己的意志力量,這種力量就會影響到生活其他方方面面,作者還給出了三種提高意志力的方法:
01提高企業的自律精神。實驗發現,能夠抵御棉花糖誘惑的孩子擁有的自我約束力比較強,這些更為自律的孩子在其他方面,例如學習、維持友誼或者說是處理某些更為重要的問題時,比其他人更有優勢。因此,提高自律精神會帶動一個企業向一個好的方向發展。
02找到破例的關鍵點。實驗發現,事情失敗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碰到了壁,針對導致自己半途而廢的問題提出計劃和方案,當每次遇到時,直接通過預先方案解決能夠大大節省大腦的能量,從而更能夠事半功倍。
03賦予員工一定的掌控權和決策權。實驗發現,命令式的口吻比商量式的口吻更能被人們所接受,因為命令式會讓大腦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給予員工一定的選擇權會更有利于提高意志力。
在這一部分中,作者最后提到,每一個企業或者政府都會遇到一些危機,但是,在危機其實也能轉化為轉機,關鍵在于,從危機中能學到點什么?
01錯誤的習慣模式能造成巨大的錯誤。文中給了一個案例,醫院的醫生比護士更有地位,因此在手術過程中,當醫生出現問題的時候,護士為了避免矛盾而謙讓于醫生不提出異議,當這樣的一種模式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便會產生使病人因為醫生的失誤沒有被及時糾正而死亡的事情。
02只有停止內耗,產生真正的公平,才能幫助發展。文中對這一部分的闡述用了這樣一個案例:兩個人同時競爭副總裁,其中一個因為私己,通過告狀的方式打擊到了對方,致使自己獲得有利條件,但同時,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告狀的方式導致了公司少了一個客源,對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03在權力均衡的情況下,需要有一個主導部門擁有優先權。地鐵的起火事件就是因為各個部門只關注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而并沒有誰能夠考慮到起火這件事情本身會造成多少大的危害,因此,在企業中,必須出現一個主導部門,來權衡最高利益。
社會的習慣
這一部分作者用了兩個篇章來填滿,第一部分通過運用蒙哥馬利公交車抵制事件來解釋社會運動是如何發生的,第二部分則是通過分析夢游殺妻案和嗜賭賠遺產案件,提出疑問:當大腦無法控制自己行為時,是否需要為犯的錯買單?
所有的運動,不外乎這樣三個過程:
01 友誼的強聯系。文中提到,有這樣一種社會習慣:朋友或者是熟人之間會形成牢固的聯系,會讓自己更愿意于去幫助他們。
02同伴壓力的弱聯系。大家分處于不同的群組中,因為有共同的朋友而有著關聯,這些群組之間會相互影響,督促人們達到團體預期的社會習慣,因為如果不那么做,便會失去社會地位從而變成異類。
03運送領袖讓參與者形成新的習慣,樹立新的認同感。一旦習慣養成,就會驅動運動不斷持續。
當友誼的強聯系和同伴壓力的弱聯系融合起來時,便會產生極大的力量。蒙哥馬利事件如此著名,是因為它成為了黑人運動的導火索。事件的主角羅莎·帕克斯平時樂衷于參與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活動,使得她擁有屬于特別多的好友,也就是友誼強聯系,而這些好友又分屬不同的群體,這些不同的群體之間就是弱聯系,當好友們開始為帕克斯參與到運動時,出于同伴壓力,這些弱聯系也就會同樣參與其中。
猜猜夢游殺妻案和嗜賭賠遺產案件審判的結果是如何的?值得一提的是,殺妻者由于錯誤行為導致了別人的損失,嗜賭者由于錯誤行為導致了自己的損失。
我們先來分析下案件的相同性和不同性。
相同性:自己的錯誤行為是由于長期的習慣所導致的,其本身意志已經無法受到控制
不同性:殺妻者無法預估自己的夢游習慣會導致妻子的死亡,嗜賭者能夠預估自己的賭博習慣會造成損失財產的后果
是的,殺妻者被原諒了,而嗜賭者沒有被原諒。是不是和預先想的答案不一樣?
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習慣,我們要學會去分析我們的行為,分析他們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當我們知道這是壞習慣時,一定要有去改變它的這個念頭以及相信自己絕對有這個意志力去改變它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