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第四年,理想,今年你幾歲?也許是這段時間很不開心,又或許是這不開心讓我模糊了曾經的初心,此時的我正在背馳而行。所以當聽到濤濤說他以后想當醫生的原因是這次疫情讓他覺得醫生很偉大,我的心突然被震了一下,那被丟棄的靈魂此時被驚醒。
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曾經的理想呢?我剛參加工作時的初心呢?他們被我弄丟了,或者我正在丟棄。上秋的晚風拂過觸摸著夜晚的指尖,我想起那句:天涼好個秋。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我曾回看自己年少矯情的文字,羞愧難當,懊惱著自己當時不識愁滋味,以自己的想當然爾去感嘆世間萬事萬物,殊不知那是為賦新詞的自以為是。可是今天遇到少年的赤子之心,我突然發現:我在慢慢失去自己的同理心。那些對生活的感受,對世界的認知,快餐式地在身邊匆匆而過,留下的是“自己的生活都是一地雞毛……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活著,于是矯情成為浪費時間與生命的罪惡。
在崗仁波齊轉山的時候,當我看到三拜九叩的人們時,我的眼淚濕了眼眶,生命被他們虔誠的信仰所觸動,那簡簡單單的理想。生活在荒涼艱苦的自然環境里,有了信仰便足以慰籍生命、充盈精神和安放靈魂。而我呢?東奔西跑,步履不停,總是在尋找生命的意義,跌跌撞撞,發現原來是自己心靈的匱乏。
人間煙火氣,又見炊煙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