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錢大手大腳,不懂得勤儉持家,不懂得過日子。
?
婆婆不喜歡兒媳婦結(jié)婚后花自己兒子的錢,尤其是買一些婆婆想買但從來舍不得買的東西。
?
因為兒子是婆婆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在婆婆的傳統(tǒng)觀念中,她覺得兒子賺的錢,她也有支配權(quán)。
?
但法律卻將那一半的支配權(quán),給予了兒媳婦,所以,婆婆認為兒媳婦大手大腳花她兒子的錢,等于在敗婆婆的家。
?
婆婆肯定看你不順眼。
?
哪怕兒媳婦自己賺錢自己花,婆婆也看你不順眼,為什么呢?
?
因為婆婆認為你嫁給他兒子就是她家的財產(chǎn),你的錢應(yīng)該全部花銷在家庭上,不應(yīng)該花銷在你的隨心所欲上。
?
?2結(jié)了婚,身邊還有很多異性朋友
?
婆婆認為結(jié)了婚的女人就應(yīng)該準守三從四德,特別要和異性保持邊界。
?
但凡和異性接觸的行為,在婆婆的眼中,那有勾三搭四的嫌疑。
?
婆婆怕兒子被綠,所以婆婆很不喜歡兒媳婦和異性接觸。
?
3經(jīng)常三更半夜才回家。
?
在婆婆傳統(tǒng)的觀念里,婆婆認為女人要顧家,你玩到三更半夜不歸家不符合傳統(tǒng)兒媳婦的良好美德。
?
婆婆甚至懷疑你的品行操守,懷疑你是不是在外勾三搭四,給他兒子戴綠帽子。
?
4懶惰,不做家務(wù)
?
過去的婦女哪怕沒有經(jīng)濟來源,在家里包攬家務(wù)那是一把好手。
?
婆婆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自然也把這種良好的美德自主地附加在兒媳婦的身上。
?
每個婆婆都期望,兒媳婦能像奴仆一樣,乖乖聽婆家人的話,包攬所有的家務(wù)。
?
但放到當(dāng)今的社會,婆婆的兒子沒有皇位繼承,已無法像婆婆的老公那樣一人負擔(dān)起全家的經(jīng)濟。
?
于是當(dāng)代的婆婆更為苛刻,她們既希望兒媳婦擁有新時代女性的獨立性,會賺錢,貌美如花的同時還能包攬所有家務(wù),把他兒子照顧得妥妥帖帖。
?
5不懂得尊重長輩。
?
在婆婆的觀念里,她們所謂的尊敬長輩就是要尊敬婆婆,要聽婆婆的話,不能鼓動他兒子和婆婆唱反調(diào)。
?
要事事順婆婆的心意,尤其是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婆婆希望兒媳婦能把婆婆放在首要位置,錢和禮物都要送到位。
?
兒媳婦不能對婆婆愛搭不理,不能大聲說話,不能頂撞忤逆。
?
6娘家什么都沒有,但對于男方家要求諸多,卻要這要那,有聘禮扣嫁
?
沒有那個婆婆喜歡家境貧窮的兒媳婦,哪怕婆婆自己家里窮得響叮當(dāng),她也覺得自己生的兒子,傳承了婆婆優(yōu)良的基因。
?
她的兒子就是才華橫溢的司馬相如那種類型,哪怕找個二婚的,也該是滿腹詩書,家財萬貫的千金女。
?
婆婆自己家里窮,自然不希望女方家各種以結(jié)婚為借口的理由,索要錢財,她巴不得你什么也不要,最好倒貼。
?
給了聘禮的婆家,最怕兩家談得好好的,最后聘禮全部被娘家人扣下,聘禮成了女方哥哥弟弟的購房款。
?
這個時候婆婆若不是為了兒子,多半會毫不猶豫地退貨退錢。
?
但兒子喜歡,沒有辦法,于是這股子惡氣,就成了往后婚姻生活里婆媳矛盾的罪惡源頭。
?7拿婆家的錢貼補娘家。
?
每個婆婆都不喜歡兒媳婦拿她兒子的錢,貼補娘家。
?
在婆婆的傳統(tǒng)觀念里,兒媳婦進了婆家的門,錢財都屬于婆家,哪怕兒媳婦拿自己賺的錢貼補娘家也是一種吃里爬外的行為。
?
更不要說,兒媳婦拿婆婆兒子的錢去貼補娘家。
?
婆婆認為,他兒子的錢她有支配權(quán),所以兒媳婦拿婆家的錢去貼補娘家,好比出了家賊。
?
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于是,兒媳婦就成了婆婆防備的對象。
?
8兒媳婦娘家人沒有分寸,把兒子的家當(dāng)成他自己的家,住在女婿家,靠女婿養(yǎng)老。
?
客套話說,結(jié)了婚就是一家人,大家客客氣氣,和和美美,都挺好。
?
但在婆婆的觀念里,你嫁給婆家就是婆家的人。
?
特別是付了聘禮的,那等同于買斷了終身,就不應(yīng)該和娘家人有過多錢財和利益上的牽扯。
?
婆婆認為,兒媳婦一家來兒子家,那就是客人,客人就該有客人的分寸,不應(yīng)該不拿自己當(dāng)外人。
?
所以婆婆認為,兒媳婦的娘家人不應(yīng)該長期住在他兒子家,因為房子是婆婆出錢買的。
?
婆婆覺得自己出錢買的房子,兒媳婦憑什么不讓婆婆住呢?所以一定要和兒子住一起。
?
哪怕不是婆婆出錢買的也是她兒子買的,哪怕女方也出了錢,婆婆認為兒媳婦嫁到婆家,那錢財就是婆家的。
?
尤其是有些婆婆掏錢買了婚房,兒媳婦又不讓婆婆住,那婆婆更加不愿意兒媳婦的娘家人跑來打擾她的兒子。
?
婆婆認為,兒媳婦吃婆家的,住婆家的,花婆家的,給婆婆養(yǎng)老是理所當(dāng)然。
?
女婿沒有吃丈母娘的,住丈母娘的,更沒有花丈母娘的錢,那女婿,肯定沒義務(wù)替丈母娘養(yǎng)老。
?
婆婆對于賴在女婿家,靠著女婿養(yǎng)老的親家,那時深惡痛絕,也深深地瞧不起。
?
所以為什么有些婆婆總喜歡打量兒媳婦娘家的家境,她們生怕攤上了賴上女婿,靠女婿養(yǎng)老的親家。
??
兒媳婦不喜歡哪些類型的婆婆?
?
1兒子結(jié)婚不給聘禮,不單獨買婚房,買了婚房跑過來和兒子兒媳婦一起住。
?
兒媳婦不喜歡不替兒子給聘禮的婆婆,也不喜歡不買獨立婚房的婆婆。
?
每個兒媳婦都不喜歡和婆婆住在一起,人都期望有個邊界性,隱私性。
?
婆媳最好不要住在一起。
?
?2婆婆只有五十歲就早早地退休在家,不上班,沒有經(jīng)濟收入,找兒子要錢養(yǎng)老。
?
婆婆到了退休的年齡,但是依然身強體壯,能去上班干活,能有一份自己的收入。
?
但婆婆貪圖安逸,不愿意出去受氣受罪,有的婆婆就等著兒子給他養(yǎng)老,不顧小家的艱難和困苦,只伸手要錢。
?
可有得婆婆哪怕不找兒子要錢,兒媳婦也看不慣婆婆的這種行為。
?
兒媳婦其實也怕,怕婆婆老了病了那點錢都不夠花,最后還是要拖累小家庭。
?
3不尊重兒媳婦的隱私,亂翻兒媳婦的私人物品.
?
誰都不喜歡自己的私人物品被人亂翻,尤其是有些婆婆,不和兒媳婦打招呼,亂翻兒媳婦的物品。
?
有得婆婆甚至將兒媳婦的個人物件,拿去送人,最后還理直氣壯地說,我以為你不要了,好心替你處理掉。
?
4在外亂傳閑話,詆毀兒媳婦的人品
?
有些婆婆嘴巴碎,到處傳閑話,包括兒媳婦的個人習(xí)慣,和丈夫吵架,以及兒媳婦娘家人發(fā)生的事,四處宣揚。
?
兒媳婦和婆婆吵架拌嘴,被婆婆夸大其詞地宣揚,嚴重詆毀兒媳婦的人品。
5強行住在一起,生活習(xí)慣極差。
?
結(jié)婚買了婚房,有些婆婆明明自己有地方住,她偏偏要跑到兒子的家,和兒媳婦攪合到一起。
?
哪怕兒媳婦結(jié)婚前聲明,不住在一起,婆婆也不管,她覺得你婚都結(jié)了,你能怎么樣?莫非還能離婚。
?
有些婆婆的個人生活習(xí)慣很差,不講衛(wèi)生,不注重個人生活細節(jié),兩代人的生活習(xí)慣產(chǎn)生了嚴重的矛盾。
6婆婆有錢只知道自己買買買,不補貼小家庭,半點不為小家庭著想。
?
兒媳婦同樣不喜歡花錢大手大腳的婆婆,她們認為婆婆應(yīng)該幫補小家庭,就算不為小家庭著想,也應(yīng)該留錢養(yǎng)老。
?
要不然,最后還是拖累小家庭。
?
?
7兒媳婦生了孩子,不幫著做月子,不帶孩子,也不拿錢出來補貼。
?
月子里的不幫不扶,孩子成長期的不管不顧,那是婆媳矛盾的主要矛盾因素。
?
尤其是那種不出力也不出錢,還倒找兒子要錢花的婆婆。
?
這種婆婆,兒媳婦看得頭痛,見面是仇人,分外眼紅。
??
8有多個子女的婆婆偏心眼,有需求找這個兒子一家,便宜全給其他的子女
?
兒媳婦最討厭偏心的婆婆,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
?
倒霉的事都是自己老公的,占便宜有好處的事,全部都想著其他偏心疼愛的子女。
?
到了養(yǎng)老的時候,什么都沒給自家,最后把一把老骨頭,理直氣壯,心安理得地丟給你,讓你養(yǎng)老。
?
養(yǎng)老就養(yǎng)老,住在你家,還偷偷摸摸把你家的東西偷著往偏心的子女家送。
?
碰上這樣的婆婆,兒媳婦氣得直抽筋。
結(jié)語:
?
婆媳最好不要住在一起。
?
婆婆懂得放手,婆媳私人經(jīng)濟,最好全部分開,不要拉扯在一起。
?
相互尊重,在兒媳婦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應(yīng)該搭把手。
?
在婆婆養(yǎng)老的時候,兒媳婦也應(yīng)該記著婆婆曾幫助的人情,搭把手。
?
人和人相處,都應(yīng)該注重邊界線,隔著一碗湯的距離,才能和平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