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民國時代德先生和賽先生走進我們的視線到現在已有近百年的時間,但科學的意識并未深入人心??纯此奶庌D發的文章,流言四起,各種缺乏數據佐證和理論研究的結論大行其道。對比國內外暢銷書的類型,國內大賣的書籍往往都是偽科學書籍的類型居多,心理學教授基思·斯坦諾維奇在《對偽心理學說不》中寫道:“在今天的大眾媒體和圖書市場上,到處充斥著關于潛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讀心等偽裝成心理學的主題,更有一些偽心理學家、所謂的心理治療師打著心理學的旗號欺世盜名,從中漁利”,實際上,在科普這個領域里,與心理學的現狀并無多大差別。
? ?物理學家萬維剛的專欄合集《萬萬沒想到》,這本書的副標題是“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什么是“理工科思維”?作者借用了卡尼曼《思考,快與慢》里對人腦“系統1”和“系統2”的劃分,即前者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對眼前事物進行第一判斷,后者則須集中注意力進行緩慢費力的計算分析。他認為,文人思維是系統1的集大成者,理工科思維是系統2的產物。清華大學教授趙南元在在本書序言中對此稱贊道:“本書的新穎,絕非信口開河的標新立異,而是由嚴謹的科學實驗得到的結論。唯此才能有力地顛覆舊觀念”。
? ?本書分為三個欄目,分別為“反常識思維”、“成功學的解藥”、“霍金的答案”,從常識、勵志、科學的三個角度去用理工科的思維做解析,抽絲剝繭的用知識源頭的研究來論證大家習以為常的常識是否真實有效。
? ?比如,書中講到:“根據2012年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發表在《內醫學年鑒》的一份針對過去幾十年兩百多項研究的總結報告指出:“有機食物甚至并不比普通食物更健康”,又比如書中講到:“這些勵志流派的問題在于它們或者是某個成功人士的感悟,或者是某個記者搜集的八卦軼事,甚至某個作家臆想出來的心靈雞湯,它們都不是科學理論。在個人傳記里,成功人士往往擁有傳奇經歷和突出個性,在八卦軼事里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會耍嘴皮子,在心靈雞湯里成功是因為他有正確的價值觀,是個好人??墒悄阍趺粗肋@些道理是不是可重復和可檢驗的呢?或許這幫人只不過是運氣好而已!我們需要的是科學的勵志,只有你的理論具有普遍意義,你的成功才可以被復制......想知道什么品質對成功最重要,科學的辦法不是看名人傳記,而是進行大規模統計。有一項研究,它對大學生的三十多項品質進行了統計,發現其中絕大多數對學習成績幾乎沒有影響,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內向,有的人幽默,有的人嚴肅,這些人學習成績的好壞純屬偶然,真正能左右成績的品質只有一個:自控。”
? ?知乎上有一道問題問:為什么有很多人喜歡成功學?有個答主回答:“成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戰略、模式、管理、人才……非常多的因素綜合而成的結果,這些是非??陀^的因素,不可能依靠人的主觀意愿而轉移,而成功學則省略了這些客觀因素,一味的強調只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實現成功,主觀的想法遠遠比客觀的條件容易得多,容易讓人陷入我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幻想當中,所以才吸引人”
? ?借助科學有效的驗證方法進行論證,才能幫助我們在眾多繁雜的信息中抽取真正有效的信息進行指導,借助理工科的思維理解世界,借助理工科的方法指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