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像一陣風(fēng),來得那么突然,消失得也匆匆。總覺得,我們的青春剛剛開始沒多久,可轉(zhuǎn)眼間就要落下帷幕了。
身有此感,倒不只是因為來到了而立之年,而是看了姚明球衣退役儀式后的感觸。我一直認為,青春落幕的標(biāo)志不是到了某個年齡段,而是那些青春的寄托即將消失。
每個人的青春都有自己的寄托吧。想想那些年,我們迷過的歌星、鐘情的比賽和嘗試過的瘋狂,到處都有我們青春的影子。而姚明以及那個時代的NBA就是我們這些人最大的青春寄托。隨著姚明球衣的退役,那些因為看姚明而開始看籃球的80后小伙伴們的青春也將落幕了。
或許還有很多人在爭論,姚明是否配得上球衣退役的榮譽。客觀來說,如果姚明只是一位普通的美國大個,依他在球場上取得的數(shù)據(jù)(場均不到20分、10個籃板,最好成績西部四強)確實還不足以支撐他入選名人堂或者球衣退役。但要論起姚明對休斯頓火箭隊、對NBA做出的貢獻,獲得這些榮譽卻也并不過分。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是跟隨著姚明開始看NBA的。2002年,當(dāng)大衛(wèi)·斯特恩宣布休斯頓火箭隊用手中的狀元簽選擇了來自中國上海的大個子球員姚明時,我連科比都不知道是哪位,就因為這還被同學(xué)鄙視了半天。
隨著姚明的登陸,包括我在內(nèi),周圍很多同學(xué)開始關(guān)注并喜歡上了NBA。那個時候,火箭隊簡直成了我們的主隊,另一支中國國家隊的感覺。曾經(jīng)因為系列賽被小牛翻盤而潸然淚下,也曾經(jīng)因為22連勝而歡呼雀躍。最瘋狂的時候是高中模擬考試,提前半個小時交卷,只為回家看火箭對爵士的季后賽。也因為姚明,我們喜歡上了弗朗西斯,喜歡上了巴蒂爾,喜歡上了穆托姆博,甚至喜歡上了科比、帕克、吉諾比利。可以說,姚明是很多人打開NBA的一扇窗戶。
那就是我們的青春歲月,那就是我們的青澀時光。
掐指一算,已經(jīng)過去十四五載。那個青澀的青年已經(jīng)成了大叔,那個整天追著看球的少年也到了而立之年。
當(dāng)看到姚明球衣在豐田中心高高掛起的時候,心中更多的不是歡喜,而是一種悲傷,一絲不舍。姚明終于徹底離開了球場,那個由科比、鄧肯、奧尼爾統(tǒng)治的NBA已經(jīng)交棒給了庫里、哈登、詹姆斯,我們的青春也將落幕了,該來的終于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