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易耗品與耐用品

人生在世,四種約束:

  • 東西不夠
  • 時間有限
  • 互相依賴
  • 需要協調

之前學習的都是跟東西不夠有關,下面我們將引入時間的概念。

  • 今天的貨品叫現貨
  • 明天的貨品叫期貨

一、費雪《利息理論》

  • 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利息理論》(1930),將已有的利息理論的各種概念(回報率、時間、不耐等),像珍珠一樣串起來。
  • 雖然奧地利學派對經濟學貢獻巨大,邊際概念、利息概念都是奧地利學派的研究
  • 但把這個問題都解釋清楚的是費雪
    開篇第一句;

收入是一連串的事件

未來發生的一件一件事情,連續加起來,就是你的收入,這是一種以全新角度,看待資本怎么提供服務的方法。


二、易耗品與耐用品

(一)易耗品

一次性就能消費完畢的

  • 如:蘋果、雞蛋、牛奶、奶酪
  • 奶酪雖然生產時間比較長,但其實是把今天的易耗品(牛奶)當做了未來的易耗品(奶酪),仍然是一次性消費掉的。

(二)耐用品

它所提供的服務、所發揮的功能,必須在一段時間內慢慢散發出來,要有時間才能享受

  • 如:一幅油畫、一顆蘋果樹

三、人力資本是一種耐用品

人力資本必須在時間的維度上才能發揮它的功能,提供它的服務。
加班和雇傭更多的人,老板會喜歡選哪種?——答案是:加班
加班可以節省一個工位、節約培訓費用和管理費用。每個人都聚集了大量人力資本,這些資本是耐用品,需要在時間的流逝中才能兌現。

一種耐用品,只有在時間的維度上才能發揮它的價值,才能散發它所蘊含的服務。任何一種能夠帶來收入的資源、本領或稟賦,都是耐用品。

四、兒童也是一種可消費的耐用品

經濟學家加里.貝殼:

兒童是一種可消費的耐用品

生小孩實際上是一個長期投資。


五、課堂小結

1、為“稀缺”的概念引入“時間”的維度;
2、介紹了費雪的名著《利息理論》;
3、分析了易耗品和耐用品的區別。


課后思考

如果兒童是耐用品,為什么比較貧窮的社會,人們生小孩比較多?比較富裕的社會,人們 生小孩反而少?

我的思考:

如果把兒童看作是一種耐用品,那么這種耐用品在貧窮國家和富裕國家中持續發揮作用、體現價值的時間不一樣。在貧窮國家,兒童的平均死亡率、疾病率比富裕國家的兒童高,兒童的價值就相對較低,或者說“不耐用”。那么為了彌補價值上的不足,就會用數量來補充,所以貧窮國家的人們更傾向于多生孩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