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到大學,告別了一座城市,迎來了一個新的城市和新的生活。
大一,埋頭扎進新的專業(yè)、新的領(lǐng)域。緊張而又興奮,充滿好奇和興趣。
大二,要學的太多了,根本學不過來。繼續(xù)拼命學習,似乎有些疲憊,但依舊充滿斗志。似乎感覺已經(jīng)有一點入門了。
大三,有時候忙著忙著已經(jīng)不知道自己在為了什么在忙,感覺每天都在做著重復(fù)而又低效的工作。通宵、熬夜不斷地上演著。我像是一個機器人,每天從早到晚,宿舍學校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高中。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缺乏變化、缺乏激情。
我一次次地崩潰,有的時候完全做不了任何事情,也不想哭,但是心中有種怒火就是無法發(fā)泄出來,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難道我以后注定只能在這個行業(yè)里摸爬滾打嗎?我沒有別的可能了么?
于是之后我申請了國外的交換。因為我想換一個環(huán)境,去一個全新而又充滿挑戰(zhàn)的地方。上課之余的日子去旅游,去感受別人的生活方式。在瑞士南部的小鎮(zhèn)里看當?shù)睾⒆觽冏杂傻赝嫠!⒃诎腿_那的海邊吹著海風漫步、在巴黎的街頭看著行色匆匆的人們走過。。。才發(fā)現(xiàn),他們的生活方式我所了解的真的是太不一樣了。原來一萬個人真的有一萬個活法。就拿我身邊認識的朋友來說,有的人在歐洲讀完研究生,倒是干起了民宿,做的風生水起;有的人更是在德國讀了一年大學之后退學,重新考意大利的學校,因為這里有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yè);有的人到國外工作五年后就此移民,等等。這邊的人們不像在國內(nèi)整天緊繃著,做什么事情好像都不太著急,有更多自己的休閑時間給自己的興趣愛好,給家人,給朋友,給生活。每個人在意的是自己是否開心,而不是隨大流看別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快樂是來源于自己而不是來源與和別人的攀比。如果年薪百萬了,那還有年薪千萬的呢,什么時候是個頭呢?
國外更加強調(diào)自我,而國內(nèi)則是集體,想必這也是造成我們觀念不同的主要原因。
出去走走,才知道人生可以有很多選擇,而不只是自己以為的世界。在這邊我選修了一些除本專業(yè)之外的而課程,才逐漸意識到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東西。而現(xiàn)在的我也更加地清晰了自己以后的目標和想要的生活。勇敢地去嘗試,去試錯,才能不留遺憾。
更多內(nèi)容見公眾號:意大利有些事兒? ?分享留學最新鮮見聞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