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誕下小女后,比懷孕之前胖了50斤。
這50斤因為懷孕期間毫無節制的貪食,變成頑固的脂肪盤踞我從頭到腳的每一寸發膚。
剛出了月子我就開始跳鄭多燕,頭暈目眩。女兒過了百天后我的體重只緩慢的減少了5斤,心急如焚的我又開始參考網上的視頻跳insanity。跳過IN這套操的人應該都能體會這套操令人想起來就不寒而栗的可怕。
當時我在家里揮汗如雨,女兒在旁邊的小床里好奇的看著,咿咿呀呀的搖晃著胳膊腿,我顧不上跟她互動,只關注自己的體力能再做幾個動作,動作是否標準。
當時在我家做客的堂姐,回去后跟我媽說,“她至于那么拼嗎,孩子在旁邊都狠心不抱,只顧自己減肥。”
當時除了我先生,幾乎所有人對我激進的減肥都持反對態度,她們苦口婆心的告訴我,“還在喂奶,一流汗奶水就不好了。”、“等你斷奶了,自然就瘦了”、“你已經比剛生完瘦了,別那么拼命”、以及“生完回不去的多的是,這很正常。”
所有這些言論里,我覺得最可怕的就是最后一句,就像瘦得美而健康的閨蜜S一直打趣我說的話:胖不可怕,可怕的是甘愿淪為一個胖子!
所以我沒有理會那些冷嘲熱諷,說不清是真是假的關懷。我覺得大部分的人都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在看熱鬧,真正關心的你的人,會直接給出你或精神或物質的支持。
然后在女兒一歲的時候,我瘦了25斤。女兒兩歲的時候,我又瘦了25斤,變回懷孕前?,F在女兒三歲了,我依然堅持運動、保持飲食、繼續雕琢并不完美的身軀。老家的親戚再見到我現在的樣子,沒人再說我不顧孩子只顧自己,堂姐嘴里的話也變成了“妹妹太有毅力了,每次一喂完奶就趕緊運動,佩服?!?/p>
所以,很多時候,當你做出了成績和結果,以前的那些懷疑和嘲笑,都會不攻自破。
我現在的同事看過我剛休完產假時的照片,沒人相信那是曾經的我,其實,在我懷孕之前,我還是個微胖的姑娘的時候,我不相信我可以擁有姣好的身材。因為目睹了我媽與肥胖斗爭幾十年的過程,我根本沒有想象出自己變瘦后的樣子。
那時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以后有了孩子,一定從小抓起,不讓TA吃太多,不讓TA變胖。我還記得閨蜜S那時臉上就掛著不置可否的笑容說,我覺得你還是自己先變瘦比較靠譜。
我一邊搖頭說,我這個年紀已經來不及了,一邊吃下兩人份的餐飯。
現在,身體力行的減肥行動,不僅讓我收獲了從來沒有想到的越來越好的身材,更是讓我重拾了自信,讓我相信,只要有規劃、有行動,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不分早晚。
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飲食管理、培養了自制力、以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意志力。
而現在,我可以輕松的說一句,我不擔心我的孩子會發胖,因為她的媽媽,不會再胖得毫無節制。
2014年,我以虛歲30的高齡加入了一個年輕的男裝團隊。7年多的職業生涯在那一刻從頭開始,從一個賣貨的售貨員開始。
有一天,這個團隊里一個24歲的男孩問我,趙姐,你為啥不在家帶孩子?這出來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還這么累的,回家多好!
當時處于事業低谷期的我,有著非常脆弱和強烈的自尊心,我幾乎沒有思考,以略帶惱怒的語氣回了一句:“姐是職業女性,不是家庭婦女?!?/p>
這小伙子被我認真而惱怒的表情逗樂了,我們聚餐的時候他又說起這事,他對此的評價是,“趙姐是職業女性,不高興當家庭婦女?!?/p>
現在想想我當時的反應可能有點過激。
其實以我先生目前的收入,在這個三線城市過比較有品質的生活并不是太難,但我選擇在職場拼搏,是因為我有未實現的人生價值,需要通過工作來實現。
在職場上,我認識更多的人,發揮、提升自己更多的能力。上大學的時候,我唯一一次公眾演講就是最后畢業設計的答辯。我怎么可能想到,有一天,我站在很多人面前,滔滔不絕的講課,并讓大家喜歡我的演講。
在職場上,我學習化妝打扮,保養皮膚,提升形象。
在職場上,我學習與人溝通,團隊協作,每一個任務圓滿完成后,內心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爆棚。
我覺得,這種快樂,家庭生活可能無法給予我。
就像現在我做公眾號、寫文章,并試圖把我的公眾號推廣到更多元的平臺,推薦給更多的人閱讀,同樣是因為,我的內心有渴望,有目標、有要求。
而我之前因為迷茫和沒有方向,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所以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不想浪費。
我也在用我的實踐告訴女兒,任何事情,想做就去做,不計較得失的去做,就算最后沒有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不留遺憾就好。
所以現在我在她身上漸漸看到了這種韌勁,雖然有時候因為她的太過執著被大人說是“胡攪蠻纏”,但是我相信加以引導,這種沖勁和韌勁,會變成她今后成長道路中,很重要的一股力量。
所以我想說,無論是職業女性,還是家庭婦女,對于家庭的貢獻都是很大的,并不能單純的以誰掙錢多少衡量。這兩種身份只是自我選擇的結果。只不過對于一個女性最重要的是,無論是選擇哪條路,就接受它所帶來的后果,而不要瞻前顧后,覺得自己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才不得已做出這樣選擇,這種付出感,最后會成為謀殺家庭關系的元兇。
選擇當全職太太,就在家專心照顧家人的起居,業余時間努力充實自己,不要與社會脫節。家人干凈整潔的衣服,井井有條的房間,溫暖愜意的笑容,就是對你這份工作的肯定。不要說“我原本可以升職、原本可以怎樣怎樣,都是為了這個家才放棄自己的人生”。
而選擇當職業女性,就認真在職場打拼,把打怪升級作為你每一個的階段目標,在每項工作中發力,贏得同事和老板的認可。不要說“如果愿意誰不想在家當太太,都是老公收入不夠我才要辛苦打工”。
你的全力奔跑的樣子,才值得孩子內心的尊重。
所謂言傳身教,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
作者介紹:蜜絲趙,世界知名外企培訓師,如果轉載可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