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階段,第二次作業《新家庭如何塑造人》P38
R:嬰兒獲取自尊心的心理源泉來源于與看護者的關系及看護者的所有行為反應。非常小的孩子很容易認為周圍發生的一切事,好的也好,壞的也罷,都與自己有關。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的重要一步就是要教孩子明確區分哪件事和自己有關,哪件事是別人引起的。
沒有大人的幫助嬰兒是無法區分事件本身和其發生的大壞境的,也弄不清楚這件事是否和自己有關。我們的目標就是用言語把事情澄清,讓孩子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另一種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的方法就是和他講話是要看著他的眼睛,直呼他的名字,并不時關愛的拍拍他,同時清晰地說出“我”和“你”這兩個字。當你這么做的時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不要想其他的事情。這樣做你與孩子間就有了真正的交流和溝通,你也做到了成功的傳達愛意。
喚起孩子對自身相似與差異的注意也能進一步增強其自尊。你要以一種發現的心態而不是在競爭或比較的心態下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獨特之處。
當你不斷地找機會激發孩子的興趣,并耐心地引導使其具有主宰感時也可以幫其樹立自信心。
I: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陽光、自信。很多爸爸媽媽在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時,會羨慕嫉妒的說“孩子這么自信,這么優秀,他的爹媽真有福氣。”其實,自信的孩子并不是爹媽的福氣修來的,而是智慧的父母養育出來的。
韋爾奇從小就患有口吃癥,說話口齒不清,因此經常鬧笑話。韋爾奇的母親想方設法將兒子這個缺陷轉變為一種激勵,她常對韋爾奇說:“這是因為你大聰明,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舌頭可以跟得上你這樣聰明的腦袋。”于是從小到大,韋爾奇從未對自己的口吃有過絲毫的憂慮,因為他從心底相信母親的話:他的大腦比別人的舌頭轉得快,在母親的鼓勵下,口吃的毛病并沒有阻礙韋爾奇學業與事業的發展。
韋爾奇的母親就是非常睿智的媽媽,即便是別人眼中的缺陷,媽媽也巧妙的讓韋爾奇只是把它看做自己的獨特之處,有效的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從而給韋爾奇樹立了自信心。
那么,還有哪些方法有助于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點著手:
1、幫助孩子明確區分哪件事和自己有關,哪件事是別人引起的。
2、與孩子講話時全身心的投入:直視他、拍拍他:、清晰地表達,達成真正的交流和溝通,確保愛的信息得到準確傳遞。
3、像韋爾奇媽媽一樣讓孩子在非競爭、非比較的狀態下認識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
4、找機會激發孩子的興趣,并引導其體會主宰感。
A1:孩子還比較小的那幾年,正好也是和老公的磨合期,我們時不時地會吵架。那個時候,覺得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懂;加上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根本沒有意識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影響。直到孩子2歲左右,有一天,我們吵架后,孩子哭著跑來抱著我說:“媽媽,我會聽話的,你不要再哭了。”我才意識到孩子對發生的事情有一些完全不同的認識,而這些認識正在影響他的性格形成。我盡量注意不在孩子面前和老公吵架了,但到底該如何積極的應對這樣的情況,仍然很迷茫。
讀到這個片段后,我知道當時最應該做的就是清楚地告訴孩子,這是爸爸媽媽自己的問題,與寶寶沒有關系。
A2:兒子皮膚比較黑,雖然是男孩子,但經常有人說:“你是不是游泳曬的呀?”“你媽媽爸爸都不是很黑,你怎么這么黑啊?”“一眼看過去,就***最黑”,還是讓兒子很困擾。從今天起,我要時不時的“不經意的”說一說某個皮膚很黑的明星很受歡迎;或者皮膚偏黑的人不容易長斑;男生膚色深更有男子漢味道等等,讓他避免被這個特別之處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