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是今年最好的一部國產劇,我是這么看的。15年,法律題材出了兩部好片《十二公民》和《烈日灼心》,加上今年的這一部,三部曲就算湊齊了。這個主題不太好拍,尤其還是帶著心靈隱痛的題材,有輻射度更得有深度,還要符合電影有意思和吸引眼球的特征,像《十二公民》講無罪推定,更主要是公民意識,全程無縫銜接,一氣呵成,票房是不能跟《戰狼》比,意義卻是要深的多。
《心理罪》也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犯罪除了行為、動機、結果之外,是不是還有一種類型,叫做意識。意識,也不是動機,并不追求或放任某種特定后果,而是屬于人格的部分。
影片里,李易峰扮演了一個天才警察方木,他具有心理畫像的特殊稟賦,可以從現場的蛛絲馬跡和不為常人注意的地方推斷出犯罪者的特征,準確地說,他是可以快速地置換,將自己的切換到犯罪者的心理模式,洞悉他們的心理軌跡,把握他們的行動方向。廖凡扮演的邰偉則是一個傳統的老牌刑警,開著破舊的警車,一路狂奔地沖到現場,在聽完法醫冰冷專業的術語后,根本沒有清晰的判定,而是擼起袖子,開始大海撈針的地毯式搜查。
這樣的兩個人,更像是兩個時代,對立橫亙中間,調和無從下手,就像法醫喬蘭說的:“你們兩個都是神,都是自己的神。”
電影表現兩個男人的對抗時,很干脆,很直接,矛盾不斷升級。方木被分到邰偉的警隊,邰偉既看不上這個長身挺立、面白如玉、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也接受不了他天馬行空、任意跳躍、不循規矩的心理推斷,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他入隊。在邰偉的世界里,辦案是經驗和規則的累加,是數據的收集和支撐,是不動聲色、深藏不漏地推測、調查和驗證。更主要的是,在邰隊長看來,方木更像是一臺精密的高智能“機器”,而他,本能的不喜歡也不想接納這臺“機器”。
表面上看,邰偉粗糙邋遢,冷淡怪異,獨居生活,別說沒有家庭沒有女友,連親近來往的朋友都沒有。可是,邰偉有他善意的舉動,關心他的隊友“慢半拍”,有任務是總是第一個玩命地沖上去,猛追死磕,從不放棄。即使對兇手,他也是本著拯救的原則,影片里他對方木說:兇手也是人,不是魔,是什么讓他變成現在這樣。他是一個警察,更多的是要保護,保護被害人,保護無辜的人,保護被卷在案子中的任何一個人。
在影片開始的各類案子中,方木幾乎完勝。當邰偉無從下手的時候,方木已經給出調查線索;當在十字路口邰偉不知道向左還是向右時,方木順著罪犯的念頭順藤摸瓜地校準方向;當邰偉在犯罪現場還在等著法醫鑒定傷口鎖定兇器時,方木已經明確地畫出工具草圖。邰偉的經驗,看起來已經老舊、過時、不好用、不能用。
最后跟吸血鬼的這個案子中,兇手層層遞進的是三個人,推到前臺的只是傀儡,像俄羅斯套娃,一個被后一個操縱。方木輕易地破解出第一個,成功抓捕后,大家都以為案子結束了,人贓俱獲。關鍵時刻,還是邰偉的經驗,扭轉了大家此時的慶功心態。通過他實戰的交手,一次是現在抓到的這個,雖然因被注射某種藥物劑量而力大無比,但顯然不會搏擊,只是沒有章法的揮拳亂打,而另一個是他曾在黑夜暗查中較量的,一個訓練有素的搏擊拳手。
鎖定新的任務后,方木投入全部的心智,他把自己全部代入到對方的角色中,用對方的想法分析警方,挑戰警方,正確而完美地讀出兇手全部的犯罪計劃。就像破解了一個最復雜的難題,他給出的解決策略是利用對方迫切需要血液的病理需求,放出一個運動者的跑步視頻,只要鎖定并跟蹤自己給出的誘餌,不愁逮不到兇手。
這是一個激怒邰偉的決定,利用無辜者做餌,甚至不惜犧牲人質的性命。他對方木說:你根本不適合當警察。
這時候的方木,他的心智缺失對人的體恤和關愛。這個人表面看起來完美無缺,高學歷高智商高顏值,有一個喜歡自己、美麗漂亮、單純可愛的女朋友,而他的完美也就停留在這層精美的櫥窗。他可以輕易地分析別人,看透人的性格,卻無視其他,根本不會關注別人。對他來說,讀出對方的心理劇本運用的方法就跟演算和推倒方程一樣,整個過程更像是打怪,兇手手段越高,闖關的難度越大,破解的樂趣越大,成就感也水漲船高。
方木,站在警方的陣營,破解的是兇手的心理,如果站在罪犯的陣營,一樣可以破解警方的心理。沒有什么價值觀的判斷,至少是不回避自己的惡,只是無條件動用自己的智能,某種程度上,他幾乎就是罪犯,因為他們是一類人,具有同樣的思維,同樣的理念,同樣的殘酷,同樣的不擇手段,精于計算,總在高音區震顫。
既然是一類人,方木可以讀取罪犯,那么罪犯也可以讀取方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終極的吸血鬼看出了方木的全部心思,卻沒有殺害方木給出的人質誘餌,反而出其不意地害死了方木的女朋友。
方木,在破解吸血鬼的心理推測中,獲得了最大的成功,也碰到了最大的挫敗。他的人生底色是灰的,透不進光,卻因為這個善良女孩的被害而被砸開一個洞,讓他必須去逼近這個破損的真相。他理解了邰偉,理解了自己,理解了“畫人先畫己”這句老師反復講的話,理解了這個由人組成的世界。
吸血鬼可以讀出方木,挑戰的卻是邰偉。在善的面前,惡才能凸顯甚至放大,善對惡的不能容忍,也是惡強大自己的理由。越邪惡,也就越快樂。這是犯罪題材永遠會有吸引力的地方,善惡螺旋式的捆綁上升,是人類社會的真相,也是法律無休止的命題和終極拷問。
廖凡很適合扮演這類眼冷似灰、心熱如火的硬漢,他擅長的短打格斗和近距離肉搏讓邰偉這個角色極為豐滿,體味、呼吸、疲倦、成長都帶著與眾不同的個人標記。邰偉也有著自己秘密的悲喜,所以在這部電影中,罪犯是誰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的救贖,是個人的自我省察,帶著巨大的過錯、苦味和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