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沿海城市,臺風來臨前的悶熱天氣里,發生一起詭異的連環殺人案,似乎是吸血鬼在尋找血液,無辜的人慘死于血液被吸干。
沒有太多有用的線索,借助常規的偵查方式難以破案,負責案件的警察邰偉(廖凡 飾演)求助同事法醫喬蘭(萬茜 飾演)的父親喬教授(張國柱 飾演)。
喬教授是某大學犯罪心理學科的資深教授,他推薦了自己的得意門生---方木(李易峰 飾演),也是剛和邰偉結點梁子的傲嬌大學生。
一位資深的刑警隊長,一位犯罪心理學科的天才,兩人相遇了。都自認為是自己世界里的神,當然互看不順眼。
恃才傲物的方木起初分析邰偉,想獲取警察叔叔的佩服,可“長期過著被疏于照顧的生活”的邰偉,直接給出下馬威---“把你的本事用在辦案上”。老江湖與未經世事的實習生之間的對抗必不可免,兩人只能水火不容的相處著,警察需要天才的協助來破案,天才要用破案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兇手又開始犯案了,更嚴峻的是,方木分析案發現場后,發現兇手這回擄走了一個孩子。邰偉半信半疑,仍集中人力隨方木的心理推演來行動,可惜沒有找到兇手和孩子。
結合法醫的建議,方木得出兇手是個心理異化的血液病患者,警察找到一位卟啉癥患者馬凱,邰偉前去抓捕,貢獻了本片最精彩也最難受的打斗戲,現場逃走的人成了后續案情的伏筆。
馬凱被找到了,他正在破舊的老醫院里準備“飼養”血源,搞笑的是一群警察抓不住一個強行注射某種激素的羸弱病人,竟是靠方木下載的嬰兒啼哭聲,硬硬讓馬凱受吸引,墜樓身亡。
大伙以為案子破了,歡聚一堂,邰偉在微醉舞步中猛然察覺出,和自己在泥潭里對打的人不是馬凱,邰偉堅持不止一個真兇,方木誤認為邰偉不承認自己的實力,兩人再次發生爭執。
邰偉按照多年的辦案經驗繼續搜尋,方木則在網上發布公開視頻,企圖用“心理入侵”的方式,挑釁兇手按自己的設定去傷害某個目標人物。方木的行為受到全隊的反對,邰偉恨不得揍扁這個幼稚的天才。親如姐姐的喬蘭,直接對方木坦誠:“你不適合當警察。”
喬教授接待了茫然的方木,教導方木“畫人先畫己”,用催眠的方式讓方木與內心真正的自己進行對話。影片來到最奇幻的情節,方木與終極BOSS孟陽(謝君豪 飾演)在咖啡廳相見,邪魅的孟BOSS輕易震撼住初出茅廬的方木,更揚言要從方木手中奪走他珍視的人,來回敬他的挑釁。
劇情進展到最刺激的階段,也是飾演方木的李易峰展現出演技的時段。
方木誤認為邰偉會被孟陽襲擊,暗中保護邰偉的方木錯過了女朋友陳希(李純 飾演)的舞蹈演出。等他跟著警車來到演出地,恍然察覺,直到親眼目睹女友凄美的慘死,天才崩潰了。
李易峰合格的,或者說,超標的完成了對此段劇情的演繹,從他奮力掙脫一定要到女友慘死的案發現場起,觀眾可以被李易峰的演繹代入進方木這個角色里。
對著大海抱著滑板的李易峰,追思女友,讓觀眾感受到方木對自己的魯莽行為的后悔。李易峰在描述孟BOSS外貌過程中的混亂,悲痛得泣不成聲,讓觀眾的心跟著痛苦,甚至是感同身受的哭了。
很多人拿著邰偉講述自己的心理障礙故事開導方木的橋段,來對比廖凡與李易峰的哭戲,認為影帝級別的無聲流淚,映襯得坐在旁邊紅著眼的李易峰拙劣多了。
相反,我看到的是,兩人正好準確的演繹出當下主人公的心境,開導人的前輩總不能情緒失控,已經痛苦多日的年輕人估計眼淚都流干了,傷心的坐在一旁安靜的聽著前輩的勸慰,才成就影片最溫暖的一幕。
努力從痛失愛人的自我愧疚中走出,運用心理畫像來剖析孟BOSS的幫手,無疑是李易峰刻畫方木形象最出彩的部分。
?雖然安靜坐在角落里,你能透過李易峰的臺詞、手部動作等細微的展現,看到血禮后成長的方木---踐行著自己的話語“無謂的情感只會蒙蔽真相”,懷著對生命的敬畏,沉穩專業地剖析罪犯的心理。
前半劇情,觀眾或許還沉浸在李易峰的顏值光芒里,李易峰只是演了個無比帥氣的孤傲天才。后半的高潮部分,我們能看到在吐槽中仍不忘努力成長的李易峰,細致地詮釋出一個有血有肉的方木,天才終于有了煙火味。
可連我這種只看過《法證先鋒》和《案發現場》的小白,明顯察覺不到這部以“心理罪”命名的影片,是如何深刻表達“身體的疾病只是誘因,心靈的扭曲才是原罪”的宗旨,更體會不到“越知心越致命”的壓抑氛圍。
不少人吐槽影片的推理如同邰偉口中的那樣,只是方木“無中生有的感覺和心理的痕跡”,天才簡直是個神棍。如果看過原著的話,吐槽的要像主創們道歉,小說里的方木就是神人一枚,自帶主角光環的。
如果看過原著的話,吐槽的要向主創們道歉,小說的方木就是神人一枚,自帶主角光環的。
何況,犯罪心理畫像是在1963年才被認可的新型偵查手段,客觀又嚴謹的展示可能會讓劇情拖沓之外,沒有心理學基礎知識的觀眾未必看得懂其中的邏輯,角色還得科普化的解釋一番。
倘若再抽空看下《讀心神探》,你是否也認為警察靠微表情破案是天方夜譚。
影片《心理罪 》可以不把重點放在犯罪心理畫像,可是,也太弱化常規偵查方式的作用,搞得影帝廖凡要貢獻多次的武打戲,方能彰顯警察有在努力破案中。
此部影片《心理罪 》僅僅改編自同名系列小說第一部《心理罪畫像》的開篇故事“血之魅”,增加好幾個原創角色來拉長故事的幅度,新故事的確有完整的講述了一個有層次感的破案故事。
也許孟陽這個原創角色的設定,是為了突出天才與瘋子之間的差異,弱弱的闡述真理“你是誰取決于你的選擇”。
可結局處理得太狗血了,方木指控孟BOSS“你打著正義的旗幟報自己的仇”,難道方木他自己不是嗎?反正BUG頻出,不如讓大BOSS死在男主的無人機手里,畢竟謝君豪演得太好啦,也算圓滿,何況年過半百的他帥得更有味了,值得舔屏。
看過《心理罪》網劇版本,再來看影版,前者的方木還原度更高,后者的方木偏離2007年出版的故事設定,像是結合李易峰的氣質而量身修整的方木,算是貼合十年后的社會實情。
兩者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編,兩者都不約而同的靠近一個主題---成長。(顧小白都參與編劇的緣故么?)
一次又一次案件的告破,故事里的人或多或少受到某些程度上心理罪傷害的影響,另一面也收獲了不多不少的成長,只是一份份血禮鑄就的成長太過于沉重。
影片《心理罪》稱得上一部及格的商業片,中規中矩的拍攝,主創們平穩的發揮,逼真駭人的道具,不是鮮肉男神加盟的爛流量片,平心而論,也沒有多少可圈可點的出彩之處。
驚喜的是,被口水淹沒著的男神這么努力的磨練演技,是有不足,卻有實實在在的成長進步。
成長總讓人愉悅,讓人想跟著一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