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20多年過去,想起這些事,恍如昨日。如今,已經(jīng)很少人力打糍粑了,大多是機(jī)器開到家門口,生糯米進(jìn)去,熟糍粑出來,5分鐘1個。我卻沒有了吃的興致。
糍粑是小時候家家必備的年貨。糍粑圓圓的,象征豐收、團(tuán)圓、吉祥。糍粑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干糧,也是贈送親友的最佳禮品。在我的記憶中,做糍粑的樂趣遠(yuǎn)遠(yuǎn)大于吃。
每年打糍粑是家鄉(xiāng)的一件大事,因為單靠一戶勞力是打不成糍粑,打糍粑需要十幾個壯漢一起參加的大party。因為我爺爺28日生日,所以提前,但是明天我一家人開始,人多力量大,而且我們家還有僅存的唯一工具。
一般的話,臘月二十七晚上,將淘好的糯米裝入木盆里浸泡,第二天,太陽升起,木盆里的水變淺了,糯米粒變大了,就把糯米倒入透風(fēng)的竹篾箕里,涼上兩個小時,待水分濾得差不多了,再把糯米一瓢一瓢地倒入大木甑里蒸。燒大塊的松木,壯勞力將閑了一年的石臼和搗糍粑用的木棍,丁字形木槌,洗干凈,并用茶油涂抹一遍。等糯米蒸熟了,倒進(jìn)石臼,幾個壯漢洗干凈手,分持木棍和丁字形木槌,唱了起來:“二十八,打糍粑,打得好,大呷呷。”這象力量一樣的話語,使得打糍粑充滿了神秘的儀式感。然后,他們猛地舂搗起來,糯米飯馬上搗成了糊糊,在嗨喲嗨喲的聲音中,糯米又被搗成了餅。這種集體勞動的節(jié)奏似有似無,他們有時候好像在各搗各的,有時候又像在一起搗。木棍揚起優(yōu)美的線條,搗得石臼發(fā)出沉悶的“咚咚”聲,一直可以傳到地下。直到將糯米搗碎看不到完整的米飯粒,并緊緊黏合在一起,然后齊喊一聲“起”,漢子們將木棍向上揚起,黏在木棍的糍粑團(tuán)被揚得高高的,一團(tuán)白光一閃,糍粑團(tuán)被整個翻了一個邊,然后“撲哧”一聲落在涂有糯米粉的大木板上,熱氣猛的一騰,他們的臉都看不清了,巨大的糯米香味彌漫開來,充盈了整個屋子。
女人們趁糍粑團(tuán)還沒冷卻,將其滾成圓條,然后扯下一塊,再搓成球形,按進(jìn)特制的模具里,壓平再取出來,就成了一個一面有圖案或文字的糍粑。可惜了,模具從網(wǎng)上訂購還沒有到,舊的已經(jīng)老化,這些圖案和文字很吉利喜慶,如:福、喜喜、或者荷花、梅花、仙鶴、桃子、元寶等。我家中藏有十幾塊模具成為古董。印有圖案的糍粑經(jīng)過一夜的冷卻而變得梆硬,就可以當(dāng)作禮物帶出去走親戚了。因為糍粑純白,送禮前還要在糍粑上用劈成四股的筷子蘸上一品紅點一下,添些喜慶。
糍粑綿軟嫩滑,甜香可口,百吃不膩。它既是美食,又是藥食。它通氣化痰、潤腸通便、養(yǎng)胃健脾。
糍粑可放油鍋里煎著吃,也可煮著吃、蒸著吃、烤著吃,當(dāng)然,最過癮的吃法就是烤。將幾個糍粑放到火鉗上或鐵絲網(wǎng)上,然后將它放到炭火上烤,不停地翻邊倒面,使它兩面受熱均勻,糍粑漸漸鼓脹,表皮微微隆起,烤得像一個大包子時就大功告成了。烤好的糍粑可以蘸糖吃,也可將糖灌入糍粑中,等其中的熱度將糖溶化成糖水,此時糍粑入口甜香無比。
過年時,嘗到自己親手制作的美味,是多么溫馨,多么幸福。如今,在黨的大時代下,鄉(xiāng)親們大多進(jìn)了城,年關(guān)打糍粑這個古老的風(fēng)俗也漸漸遠(yuǎn)去。走進(jìn)超市,隨處可以買到糍粑,方的、圓的、還有印花的,可卻吃不出小時候家鄉(xiāng)糍粑的甜香味道。我們懷念家鄉(xiāng)的糍粑,更多的是懷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懷念兒時,以及一個遠(yuǎn)去的、樸素而美好的年代。我們希望能守住這份手藝,能讓人們想起逝去的年代里,那質(zhì)樸但濃郁的年節(jié)氣氛。
過年,首先是一種繼承傳統(tǒng),祭拜祖先。
是團(tuán)圓,是氣氛。臘肉,舞龍燈、殺年豬、打糍粑、搶年貨,寫對聯(lián),做豆腐。
但是過年還面對一切問題,馬丁說:春節(jié)是什么,朋友們?春節(jié)是中國一年一度攀比大賽的年終總決選。你一回家所有的評委就撲上來了:
“在哪工作是吧?一個月掙多少錢啊?”
“在哪家公司啊?公司不是五百強啊?”
“你買房了嗎?你有女朋友沒有?” r> “你結(jié)婚了嗎?你二十多還沒結(jié)婚?你連男朋友都沒找著?我女兒都快生二胎了。”
“你這這么大了,不找對象是不是身體有什么問題?要不給你找人看看?”
“沒問題?那好,春節(jié)之后阿姨給你介紹幾個好小伙子,趕緊把婚事給結(jié)了。”
這時候大家什么感覺,想弄死她。但是大家不能掀桌子,畢竟是春節(jié),對嗎?你應(yīng)該保持鎮(zhèn)定站起來特別彬彬有禮的跟她說:“大姨,你兒子磕磣成那樣都能結(jié)婚,我一定能嫁出去”。
終于有一天,你找到對象了。婚宴辦過嗎?他們家三十輛車的車隊,一水兒的勞斯萊斯,你說鬧心不鬧心?鬧心不鬧心?
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人生,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攀比。二十年,精彩輪回持續(xù)不斷。所謂生命不息攀比不止。攀比是個惡性循環(huán),他懟你,你懟他,他跟你比,你跟他比,最后你就陷入攀比里面了,比比無盡頭啊。沒有勝利者。
真正好的方法,面對攀比之心是置之不理一笑了之,不理他。其實我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受過攀比之害的人,一句話叫做:前來攀比者必是可憐人。
為什么這么說,為什么說他們可憐?攀比,為了什么?不就兩個字“面子”嗎?對不對?什么人最好面子?可憐的人,空虛的人。大家想一想,如果一個人工作很忙碌,目標(biāo)很明確家庭很幸福,忙的不行,他哪有時間跟你比這比那,對嗎?
只有那些生活無樂趣,感情無寄托的人才能夠用攀比來滿足自己,靠非常廉價的方式獲得非常廉價的虛榮心,來支撐起自己生活的框架。這些人不可憐嗎?你跟可憐的人較什么勁。
反過來,我也想跟那些特別熱衷于攀比的人說兩句:你累不累?你煩不煩?
這問題之后,過年應(yīng)該是熱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