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塊糍粑,值多少錢?”
——“無價之寶”!
黃糍粑不無得意的問自己,沉思良久之后,他才想清楚答案。
每天晚飯后,黃糍粑總要死死地盯著柜子里堆得滿滿的糯米,這種盯視是享受,是在犒勞自己。
那白白的、亮亮的,一粒一粒的糯米,飽滿細長、晶瑩透亮,在黃糍粑的注視中,總會慢慢的幻化成一疊疊鈔票,那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黃糍粑,賣糍粑的,因為賣出了名氣,賺了很多錢,就得了這個諢名。
方圓百里之內,黃糍粑做得糍粑是一絕!香甜軟糯、滿口留香,生意總是特別好。
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每天晚飯后,死死地盯著那些糯米,那些在他的一雙巧手下,能捯飭成好吃的糍粑的糯米,那些能給他帶來滿足、讓他放松的糯米。
黃糍粑對糯米愛到骨子里,不僅因為糯米好吃,能做糍粑、能賣錢,還因為糯米改變了他的命運。
02
年輕的時候,黃糍粑窮,沒什么手藝,賺不到錢,二十大幾了還是窮光棍一個。
一天,村子里來了個賣糍粑的,黃糍粑閑得慌,就去閑扯,順便想買塊糍粑吃吃。
但是他沒錢,他買不起,只好回家拿糯米來換。
從家里偷了一大碗糯米后,黃糍粑吃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塊糍粑,那個滋味,一輩子也忘不了。
正當他在享受著那種美妙滋味的時刻,腦子里突然靈光一閃,
——“老子要賣糍粑!”
黃糍粑立誓要做出最好吃的糍粑,要將最好吃的糍粑賣給所有人吃,賺他們的錢。
要靠著一塊小小的糍粑,發財!
03
父母也懶得管他,想管也管不了,想做就去做吧。
黃糍粑眼里有了糍粑后,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一天到晚就琢磨著,怎么才能做出天底下最美味的糍粑來。
他也四處拜師學藝,遭遇冷眼也不顧,死乞白賴的求人,加上一邊自學一邊摸索,終于有一天,黃糍粑覺得自己已經大功告成了。
他知道怎么選糯米,怎么浸泡,煮熟后,怎樣將熱乎乎的糯米飯,放到石臼里搗,搗幾成熟,火候才是最好的。
這些沒有標準,全憑經驗,搗過了就沒嚼勁了,搗不爛又太硬,老師傅全憑眼力勁,瞧一眼就知道。
配料也要好,細細的白砂糖,炒得香香的芝麻粒兒,還有必不可少的黃豆末。
這黃豆末最是香,也最起口味。得頭一晚上浸泡得七成爛,太爛就稀軟了、不行!然后晾干、炒熟,碾成粉末,噴香噴香的。
這些全靠經驗,靠摸索,沒人教,也沒人教得來,但是黃糍粑都摸索透了。
那一年,他仿佛人生中第一次開了竅一樣,每一道手續,都摸得門兒清,他覺得可以上路了。
04
黃糍粑做起生意來,好像天生有悟性。
別人賣糍粑的,隨便穿什么衣服,沒講究。
他不,他偏穿一身漿洗得干干凈凈的白大褂,還戴一口罩,怕口水、鼻涕的弄臟了糍粑。
他這一講究,立馬就贏得了好生意,村里人人都放心,吃起來都覺得更好吃了。
每個月糯米都買得更多,手上攢的錢也越來越多了,黃糍粑的諢名就慢慢叫開了。
名氣響了之后,黃糍粑的生意就更好了,原來都是在附近幾個村子里叫賣,后來就去了鎮子里的集市上去賣,去車站附近人多的地方賣,很快就能賣完一天備下的。
后來,就天天挑著糍粑擔子,去集市上賣,擔子里裝得再滿,都能賣得完。
他就在鎮子附近便宜點的地方,租房子做糍粑,賣完一擔,馬上回出租房里,再挑一擔出來賣。
黃糍粑的糍粑,筋道、有嚼勁,分量足、配料足,買3塊的、5塊的、7塊的,絕對一分錢一分貨。
很快就在集市上立住了腳跟兒,很多人都特意來他的攤子前看他做糍粑。
糍粑擔子,一頭是一個大木桶,里面裝的全是搗好的糯米糍粑;一頭是個可以并攏、可以撐開的架子桌,桌上攤放著一個小簸箕,干干凈凈的。
簸箕上,就是黃糍粑的工作臺,只見這簸箕上放著一塊干干凈凈的、寬寬的竹砧板,糍粑就在這砧板上又揉又搓,搓均勻了,就攤開,撒上芝麻粉、黃豆末,再點上少許白砂糖;多要的,也按各人的口味,多放一些。
后來,還有了肉松口味的、蛋黃口味的、火腿口味的,各種各樣,只客人喜歡,啥都有賣的。
05
后來,黃糍粑就在車站對面,租了間店面。挑著糍粑擔子,風里雨里的歲月,終于結束,開店做生意了。這對黃糍粑來說,絕對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
這一年,經過千挑萬選,黃糍粑也終于娶了個稱心如意的漂亮媳婦。
這年輕媳婦,不僅身段好、模樣好,還手腳麻利,見人都一臉笑。
黃糍粑一看,這媳婦,喜慶,是個招財的臉,好!
從此,黃糍粑更加有勁,每天賣得糍粑更多了,搗起來,膀子甩得老有勁。
媳婦也爭氣,頭胎就給生了個雙胞胎,兩大胖小子,黃糍粑笑得合不攏嘴,大魚大肉的伺候著媳婦,讓她可勁兒的吃。
三年后,黃糍粑在鎮子里自己買了塊地,蓋了幢五層樓的樓房,多余的房間租出去,又多了一筆收入,房租全交給媳婦管,兩口子樂樂呵呵的。
06
沒幾年功夫,黃糍粑把一間店面擴展成了三間店面,裝修得清清爽爽的,客人不僅可以買糍粑,還可以在店里安安心心的坐著吃。
一邊吃著糍粑,一邊還能喝著黃糍粑自家做的豆漿、豆腐腦。要甜的給白砂糖;要咸的,給醬油、放肉末,客人吃得美美的,心滿意足。
黃糍粑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媳婦后來又給添了兩個閨女,兩兒兩女,福祿壽喜,這就叫全福了,在十里八村都是有名氣的人。
兒女也都算爭氣,老大書雖然讀得不多,人也不笨,初中讀完之后,就跟著黃糍粑做生意,剩下的三個都考上了大學,然后都成了城里人。
每天晚飯后,黃糍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看著柜子里的糯米發呆,眼神里充滿了愛意和滿足。
這一生,黃糍粑都是靠著糯米、糍粑,成家立業、養兒育女、發家致富的。
所以晚飯后得閑時,他就喜歡看著滿柜子的糯米,就像和尚跪拜佛一樣的虔誠。
07
風風雨雨幾十年,黃糍粑都順風順水的過來了。
兒女都已成家立業,孫子孫女、外甥外甥女,都有了,過年的時候,一大家子人團聚起來,熱熱鬧鬧的。
最叫黃糍粑高興的是,各個都還喜歡他親手做的糍粑,就還像是他們小時候那樣,饞著呢。
這就叫黃糍粑特別高興、特別滿足,68歲了,還跟個大小伙子似得,揉起糯米團來,一點不含糊,勁兒大著呢。
看著兒孫們,都喜歡吃、都吃得香,黃糍粑心里那個滿足啊!
過完年,大兒子開店做生意,黃糍粑照樣是主角,兒子在一邊幫忙、打下手。其實大兒子也早已經40開外的人了,孩子都倆了。
但是黃糍粑高興啊,心里可歡暢了,68歲的人了,還有這精神頭,不得了啊。
可是有一天,突然市里下來一個文件,說是“十一”之后,統統實行火葬,不準土葬,嚴格執行、絕不手軟。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黃糍粑突然就岔了氣、閃了腰,從此就像是瞬間老了十歲。
08
晚飯之后,黃糍粑不僅要盯視著糯米很久,而且又多了一個功課——盯視他的棺材和糍粑擔子。
棺材老早就備下了,實心楠木的,桐油都油過了好幾遍,通體發亮,比一般的棺材個高型大、有氣派,特別是前方板頭上的雕花鏤刻,精細講究!
過了60歲,黃糍粑就開始尋找好壽材,花了8千塊錢,買的木材,專門請了木匠師傅花了一個月做好的。然后又請油漆匠上上下下的油漆了好幾遍,才有了現在這格局。
突然市里下文件,不準土葬,改火葬了,燒完了裝盒子里,那棺材不就睡不成了?
——黃糍粑想不通!
所以現在每天晚飯后,黃糍粑一要盯視糯米柜子里的糯米,二要到后面房間里,特別盯視那副糍粑擔子和百年之后要睡的棺材。
每天如此,雷打不動。
眼看著黃糍粑一天天老下去,兒女們都不知道想什么法子開導他。
轉眼間9月份了,黃糍粑突然要開家庭會議,把兒女們都叫到身邊,宣布一件大事——自己要去了!
兒女們嚇了一大跳,都說“爸,你說啥呢!身體硬朗著呢!”
黃糍粑說,不,我不是身體不行了;我是丟不下我那口棺材,我要在“十一”前下葬,我要睡著我那口棺材,土葬。
09
兒女們都懵了,大家都知道老頭子的脾氣,說一是一,但是這生死的事情,你也說一是一?
黃糍粑繼續談后事,叫老婆子把存折拿出來,一個兒女20萬,老婆子40萬,照顧好你們的媽。
然后,就這樣吧,都回去,給我記住了,我要土葬、睡棺材。
第三天,黃糍粑家里哭聲震天,方圓百里的老生意人——黃糍粑——喝農藥自盡了。
鎮子上的人,年輕的都不能理解,家里條件這么好,身體也這么好,怎么說走就要走?還是這么個走法!
可是年紀大的,都伸出大拇指,贊嘆啊!黃糍粑英雄了得啊……
一輩子白手起家、賺錢無數,兒女雙全、兒孫滿堂,家里金滿箱、銀滿箱,啥都有、啥都不缺。
連棺材都那么講究,可就是一個火葬,就要了命了!
黃糍粑那個性,那叫犟啊。
可不是那個性,他能成事么?能發家不?
不能!
所以他要土葬、睡棺材,就要土葬、睡棺材,哪怕命都可以不要了。
——硬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