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邦的老師為大家精心分析了2017年最新的考試成績,以及一些熱門科目在最近幾年的考試變動情況。距離2018年5月的AP考試還有4個月的時間,我們各科老師為大家精心制定了備考建議,希望同學們在2018年的AP考試中可以沖5分。
開始之前先插播2018年AP考試信息最新動態:
2018年AP考試,時間從2018年5月7日至5月18日結束,5月24號和25號為兩門延遲考試的科目,(AP藝術史和AP人文地理)。本次大陸地區的考試共涵蓋22門科目。有一些小眾科目,如AP西班牙語等需要學生到香港地區參加考試。
AP社會考生報名時間從2018年1月9日至1月23日,請大家關注中國AP報名的官網,www.apchina.net.cn, 關注考點信息的更新和變化,提早為自己的考試行程做準備。
AP中國官網上明確規定,不允許在兩個考點參加考試,即,考生所有參考的科目必須在大陸的同一個考點考試。如果有些熱門的科目,如AP微積分,大家可能在上海沒有搶到考位,則有兩個辦法可以解決。第一,報考外地可以報上名的考點,當然,考生所有的科目都需要在那個考點考試;第二,如果考試不想到外地去,也可以選擇在香港考AP微積分,那么則需要大家計劃好自己的行程和時間了。
如需報考香港考點,請及時關注香港考試局的官方網站:http://www.hkeaa.edu.hk/tc/ipe/ap/
10大熱門AP科目2017年考情及2018動態
第一名:AP微積分
熱門程度:★★★★★
難度:★★★★
平均分:AB:2.93分;BC:3.78分
總人數:448,613
推薦指數:★★★★★
1.?考試簡介和改革前后變化
AP微積分分為AB和BC兩種難度級別。AB部分主要考察極限、導數、積分三大塊內容,而BC部分主要多出級數章節,且其他知識點對應題目難度比AB要大。
2017年AP微積分AB和BC改革,考試形式僅在選擇題部分做出了微調。改革前后考試總體時間題量未變,45道選擇題105分鐘,6道簡答90分鐘,共計3小時15分鐘。改革后選擇題由5選1變成了4選1;非計算器部分從原先的28題增加到30題,計算器部分從原先的17題減少到15題,總的選擇題數量仍然為45題。這種對非計算器部分題量的增加更強調對知識點的理解,減少考生對計算器的依賴,有利于運算功底扎實的學生。
在內容上,微積分AB中增加了洛必達法則的考察。由于洛必達法則能簡化很多求導過程,這種改變實際上是符合教學需求的。微積分BC中增加了對級數的考察。新考綱中增加了極限比較審斂法,絕對收斂和條件收斂以及交錯級數誤差限的知識點。改革后級數部分內容略微增加,但對考試難度影響不大。
2.?五分率走向
AP微積分近年來都是所有AP科目中五分率最高的。17年改革后微積分AB和BC的五分率都略有下降,主要是考生對新題型不夠熟悉導致。預計從18年開始當學生熟悉了新題型之后,微積分五分率會迎來回升。從數據來看AB五分率低于BC,這個和考試難度無關,主要是由于選擇BC的學生數學能力強于AB的學生。
3.哪些同學適合學微積分
微積分是最適合中國學生選擇的一門課程。一方面由于在所有AP科目中微積分五分率一直穩居第一,且中國學生對計算也非常擅長;另外一方面由于美國大學一二年級幾乎所有專業都對微積分課程有一定要求,美國高中在9年級(相當于國內初三)都開設了微積分預備課程,足見微積分的重要性,所以建議所有學生考慮。
至于是選AB還是BC,考慮到大學不同專業的要求和考生數學能力的差異,一般建議文科學生學習AB,理科學生選擇BC。
4.?備考資料和時間安排
(1)備考資料推薦:
● AP Barron Calculus.練習題足夠多,對知識點覆蓋比較全面,可作為學習教材,建議在老師指導下使用。
●?歷年考試真題。真題是最好的復習資料。但由于真題一般只有 free response部分,選擇題部分只有幾年,所以建議作為考前沖刺資料使用。
(2)時間安排:
在1-3月份,進行系統的知識點和概念框架的學習;4月主要通過練習真題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考試前1-2周主要進行模考和對錯題和薄弱知識點的復習。
第二名:AP物理
熱門程度:★★★★
難度指數:★★★★
參考人次:274,545
推薦指數:★★★★
1.?考試簡介和改革前后變化
有約40年歷史的AP物理B考試于2015年起不再繼續,改為物理1&2。物理1主要內容為力學、運動學及部分電學;物理2主要內容為熱力學、流體力學及電磁學等。新考試將過去繁雜的知識點拆成兩部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考生備考。物理C力學及電磁學報考人數相對較少,所以其較高的難度并沒有影響一直以來較高的五分率。物理C的兩門課程需要微積分(AB)知識作為基礎,對于世界范圍內的考生均難度不小。
2017年AP物理1&2考試五分率均較低,在170,447名物理考生中1拿到5分的占5%,物理2為11.1%,參考人數2萬余人。在物理1考試中,考生普遍在力學相關題目上表現不錯,在數據分析和證據評估方面則表現不佳。物理2考試中,考生在電場相關題目上發揮出色,而在物體相互作用方面獲得的分數較低。
得益于相對較少的考生數量,兩門物理C考試在2017年均保持了較高的五分率。物理C力學的五分率高達34.7%(約55,000人參考),物理C電磁學的五分率也達到了28.1%。物理C力學本次考試的難點集中在能量、牛頓力學和運動型,而物理C電磁學的難點在靜電學。
2.涉及知識
AP物理1&2與物理C的考察點重合較多,均涉及力學、運動學、電學等內容。物理1&2運算較為簡單,但在知識點上更加全面,較物理C多出流體力學、光學等內容。同時物理1涉及的知識點更為基礎,使其較物理2更加簡單。物理C的兩門考試涉及知識面不大,但在運算上需要微積分知識,對于從未接觸過此類訓練的同學較難上手。
3.五分率走向
物理1
物理2
物理C力學
物理C電磁學
AP物理的五分率依據形式的不同分歧較大。物理1&2考生多,知識點多,導致五分率較低。而選擇物理C的考生一般一定有至少微積分AB的基礎,人數少的同時水平較高,故拿五分的人數較多。
4.適合對象
AP物理1&2適合公立學校及國際學校學生,其計算簡單,知識點與學校內科目有一定重合;加之中國考生在理科上一向表現不錯,是理科生必選科目之一。AP物理C對于公立學校學生要求較高,不建議參考。國際學校學生可以適當考慮未來所選專業,如果有興趣且在微積分上有一定基礎可以選擇。
5.備考資料推薦:
● AP Barron 系列教材,知識點詳細,套題數多。長盛不衰的AP參考書系。
●?考試真題,物理B真題可作熟悉知識點之用。其余可以搭配Free-response真題和選擇題模擬題進行真題練習。
第三名:AP生物
熱門程度:★★★★
難度指數:★★★★★
平均分:2.9
人數:254,270
推薦指數:★★★★
1. AP生物考試形式和內容
自從2012年AP生物改革以來,試卷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63題單選題和6道計算題,第二部分為問答題,共8題,2題長的問答題,6題簡答題。每個部分均為90分鐘。2018年開始,考試時可以使用圖形計算器。
內容上分4大主題和13個實驗:主要包括演化、能量處理、信息處理、相互作用。
廣度上和普通高中生物學習的內容大部分一致,部分主題要求更多更細,難度加深。例如對演化要求掌握從基因頻率改變的水平認識演化的發生,對哈戴維伯格平衡有計算要求。
13個實驗也分別涉及4大主題,在整個AP考試兩個部分都會以不同形式考察到這13個實驗。有的以數據分析的形式出現,有的要求選擇最佳圖表形式呈現數據,有的在問答題部分要求用圖表達數據,指出原有實驗的不足或錯誤之處等。
實驗能力的提高在最近幾年的AP考試中顯得越來越重要,是AP生物學的核心素養,其中對統計學的基礎知識也有要求,在數據分析、呈現和解釋的各個環節都有涉及。例如要求理解數據的正態分布,掌握卡方測驗,理解SD和SEM等的意義和在解釋不同生物實驗數據時的應用,會在圖上標出數據點的標準誤。
2.?? AP生物5分率分布
此圖為AP生物近10年的分數分布,我們可以看到自從2013年使用改革后試卷以來,AP生物的5分率明顯降低了,從原來的19%左右下降到了現在的6%左右,自改革以來,5分率一直在6%左右浮動。2017年參加考試的總學生數是254,270人,五分率為6.2%。
那么,我們中國學生該如何準備2018年的AP生物考試呢?
AP生物總體上是需要一整年的規范學習和復習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這點和一些中國學生擅長的AP學科不太一樣,如果完全生物零基礎且沒有規范學習,僅僅想通過短期培訓掌握,幾乎效果很難理想。一般至少有過基礎生物的學習經歷,加上AP生物一定課時的學習(根據每個學生的生物基礎情況才能確定AP課時量,包括問答題的作業練習),認真完成3套模擬題的練習即可參加考試。不建議通過刷題備考,因為改革過的AP生物并不側重知識記憶的考察,因此出現考察統一知識點的情況很少,多在考察綜合能力。
想要在AP生物中取得高分,就要不斷加強以下能力:1)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因為體量非常大,閱讀速度慢會大大影響選擇題做題速度,甚至做不完。提高方法:平時多閱讀原版生物教材和科普原文。2)邏輯推理和數據分析能力:這是AP生物希望學生掌握的核心科學素養。提高方法:4個主題中每個主題至少親自完成1個實驗,詳細分析實驗前后的邏輯、數據呈現、統計分析,嘗試完成規范的實驗報告。
如果學生本身在體制內的高中學習,那么在報考AP生物之前,請明確兩件事,第一,學生自己的學習水平;第二,確定備考周期。
如果學生參加過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并通過的學生,如果選擇考AP生物,還是需要經過周期更長(至少40學時)的規范的AP生物課程學習才能參加考試。
如果學生本人是完全中文生物知識零基礎的,或僅有初中生命科學的基礎,那報考這兩門都需要至少1年的規范生物學學習。
如果學生是具備較高生物知識素養,僅僅沒有接觸過美國生物教材的,可以通過更短周期的學習和備考參加考試,如果以后考慮生物相關專業,建議選擇AP生物學習。
如果有學生自己所在學校的國際課程體系是A-level或是IB,但又沒選擇報考A-level生物或IB生物(SL或HL),一般經過生物基礎課程學習后,也是可以報考AP生物的,根據各自基礎課程與AP生物范圍的差異,制定學習計劃。
第四名:AP統計
熱門程度:★★★★
難度指數:★★★
平均分:2.72
參考人數:215,840
推薦指數:★★★★★
1.?考試簡介
AP統計學是一門應用類學科,大部分題目要求學生面臨實際問題時能識別出相應計算公式,而不要求對公式進行推導,所以對考生數學能力的要求并不高。但這并不代表僅僅是背背公式就能通過AP統計學考試,由于考試要求學生能通過所學習的統計方法按照規定的步驟設計實驗且考試題目較長,所以對邏輯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具體而言,考試中會面臨“A方法和B方法哪種更有效,請分析”“請設計實驗證明A的有效性”等需要大量文字陳述的問題,而大量的文字表述一向是中國學生的弱點,所以同學們在選擇和學習統計學時不可掉以輕心。
AP統計學考試分為選擇題和簡答題兩個部分,選擇題90分鐘40題,問答題90分鐘6題,共計3個小時。考察內容主要有四大塊——數據類型和數據收集;數據分析;概率和概率分布;統計推斷。其中概率和統計推斷對大部分學生是全新的知識點,所以一直都是AP統計學中一大挑戰,需要重視。
2.?五分率走向
近年來,AP統計五分率一直維持在13%左右,大部分學生都集中在4分到3分,主要是因為AP統計要求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比AP微積分更強調邏輯。但在所有AP科目中,統計學的五分率排名還是比較靠前,所以對統計感興趣的同學不要被數據嚇倒,只要在學習過程中多思考多總結,拿五分完全不難。
3.?哪些學生適合學統計學
統計學從自身層面來講,是一門適用非常廣的學科。不管未來大學學數學物理生物還是經濟金融心理,只要需要處理信息,都離不開統計學。所以統計學時常被稱為“萬金油”課程。對于想選擇數學、統計、經濟、金融的學生,拿下一個AP統計滿分尤其有利,既能增加申請競爭優勢,又能為大學學習打下基礎。由于統計考試有一定難度,所以一般建議11-12年級有一定英語能力的學生選擇統計學。
4.備考材料和時間安排
(1)?? 備考資料推薦:
● The Practice of statistics( Starnes, Yates, Moore) 美國高中統計教材,建議在老師指導下使用。
● McGraw Hill-5 steps to a 5 AP Statistics框架比較清晰,考點把握準確,建議在前期學習中使用。
● 真題。真題是最好的復習資料。建議作為考前沖刺資料使用。
(2)時間安排:
在1-3月份,進行系統的知識點和概念框架的學習;4月主要通過練習真題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考試前1-2周主要進行模考和對錯題和薄弱知識點的復習。
第五名:AP化學
熱門程度:★★★★
難度指數:★★★
平均分:2.67
人數:158,931
推薦指數:★★★★★
1.?考試簡介和改革前后變化
AP化學以參考人數多、難度不大為特點一直是熱門AP科目之一。2013年及以前的AP考試對于記憶要求較高,時間對比現行考試相對緊張。2014年及其后的考試進行了改革,強調知識的運用;去除了舊版考試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部分,加入新的知識點;題目多以實驗為基礎,知識點間交叉變多,時間較以往更為充裕。總體來說目前實施的AP化學考試強調知識點間的串聯、分析能力以及運用能力。
2017年AP化學考試五分率較上年有所減少,不足10%;參加人數自07年來保持10年連續增長,全球參考人數158,931人。全球學生在原子結構相關題目獲得分數最高,在化學平衡相關題目上獲得分數最低。可見對于全球考生來說化學平衡、酸和堿這兩大計算類難點仍是主要問題。
2.?涉及知識
AP化學改革后以六大Big Idea為考試核心,分別為:物質的構成基礎、物質的理化特性、基本粒子導致的物質變化、基本粒子決定的化學反應速率、熱力學、化學鍵。從新版AP課程概覽中可以看出這六大Big Idea均以基本粒子(原子、離子等)特性為基礎,用其解釋各種現象和過程。故考生們在準備AP化學考試時要注意打好基礎,并且在學到更為復雜的知識點后,思考如何運用學過的基礎知識加以解釋。
3.?五分率走向
整體來看,AP化學的五分率在所有AP科目中并不高,但由于其與公立學校授課內容的重合度來說,拿到5分對中國考生相對并不困難。如果想要拿到5分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分析能力、總結能力和計算能力。
4.?適合對象
AP化學適合幾乎所有AP考生。對于公立學校考生來說,校內所學的化學知識與AP基礎部分有所重合,但在知識點廣度和深度上均有不及。如果決定備考AP化學考試須首先搭建知識體系,再進行題目練習。另外注意補充英文詞匯。
對于國際學校的同學,緊跟校內AP課程不會出錯。但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串聯以及實際的題目運算和分析練習。
5.?備考資料和時間安排
(1)?? 備考資料推薦:
● AP Barron Chemistry,內容覆蓋較全的參考書,包含3套模擬考試。部分知識點與章節內容聯系不高,需要單獨記憶。
● 13年及之前考試真題,目前較為完整。雖然與現行考試有出入,可用作驗證知識點熟悉程度。
● 14年及之后考試真題,只有Free-response部分,可作考前沖刺使用。
(2)?? 時間安排:
3月之前將所有知識點學習完畢,3月-4月開始進行以題目為基礎的實戰練習,考前查缺補漏。
第六名:AP計算機科學A
熱門程度:★★★
難度指數:★★★★
平均分:3.15
人數:60,519
推薦指數:★★★★
1.?學科簡介
如果說有高中生困惑于大學該讀什么專業,那么向其建議統計或計算機一般不會離譜。原因無他,這兩門學科都是當今各行各業中都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AP 有統計學科,同樣也少不了計算機學科。
現在 College Board 提供兩門AP計算機考試,分別為 AP Computer Science A (AP CSA) 及 AP Computer Science Principles (AP CSP)。此二者有明顯的區別:
AP CSP 的課程設計可以說類似于一門大學中針對任一專業的通識選修課,它向學生們科普計算機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并引導學生用計算機科技的手段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此過程中產生的學習成果需以規定的形式上傳給課程官網,如此提交的兩份大作業與5月考試一起構成了 AP CSP 的最終得分。從分數的構成可以看出,AP CSP 是不對社會考生開放的。
相對而言,AP CSA 的課程設計則儼然一門大學中的理工科基礎必修課,它更偏向技術層面、更實在、更具體。如同任一門標準的“編程ABC”課程,它要求學生能掌握基本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及實施、基本數據結構、基本程序結構以及幾個基本的算法。由于課程中使用的程序語言為 Java,因此 AP CSA 又稱為 AP Java。考試試卷分為90分鐘的40道選擇題(占總分50%)和90分鐘的4道簡答題(占總分50%),最終得分僅由5月考試決定。
鑒于 AP CSA 課程內容更實用,考試對社會考生開放,很顯然大家如果考 AP 計算機學科,參加的便是此門考試。后文討論的對象也只是 AP CSA。
2.?分數分布
以下是 AP CSA 近年來的分數分布:
近幾年全球5分率都維持在20%以上,2017年有約1/4的全球考生拿了5分,可以說就分數而言,此門考試也是相對容易產生高回報的。
3.?適合學生
無論是對于體制內高中生或是國際學校高中生,AP CSA 適合所有有志于向理工科(也就是 STEM,即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發展的同學,課程中涉及的編程思維和方法幾乎會成為日后大學各理工專業的必要基礎。當然,對于文科同學而言,如果感興趣的話,了解一下基本的編程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
就學生的素質要求而言,AP CSA 既不需要特別強的數學功底,也不需要突出的英語閱讀水平。作為一門理工科基礎課,它強調的是邏輯思維能力,而這一點對于大部分會選擇這門考試的中國學生而言,應該來說正中下懷。
4.?備考建議
兩個字:上機。雖然說考試中沒有實際編程的部分,但無論選擇題還是簡答題,都是建立在對于 Java 代碼的分析之上的。同時,也只有通過實際編程,同學們才能熟悉掌握基本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及實施、基本數據結構、基本程序結構以及幾個基本的算法。所以,無論從應試角度還是實用角度,多敲代碼、運行代碼、改代碼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用書:
Java: A Beginner's Guide (6th Edition)
Core Java Volume I--Fundamentals (10th Edition)
Java For Dummies (6th Edition)
Head First Java (2nd Edition)
文史社科類
第一名:AP美國歷史
熱門程度:★★★★★
難度指數:★★★★★
平均分:2.65
人數:505,302
推薦指數:★★★★★
1. ?2018年美國史的變化
眾所周知,2015年美國史剛剛經歷了一次大的變動,歷經三年后,2018年的AP美國史考試又將有一些變動,
變化一:歷史技能上的變化。以前CB著重考察學生的六大歷史技能,現在減少為四個(論從史出contextualization、比較分析Comparison、演繹歸納Causation、史料斷續能力Continuity & Changeover Time),刪去了綜述能力和分期斷代能力。 在要求上有了些許降低。基于此,第二部分的材料寫作題DBQ和論述題LEQ里面都刪去了綜述能力的評分要求。
變化二:材料題(DBQ)。首先是DBQ的時間多了10分鐘,即現在考生有1個小時來完成答題。此外,DBQ的出題范圍也給出了限定,即是1754年到1980年的范圍。即殖民時期(1607 --- 1754)不在DBQ的考察范圍之列了。
變化三:簡答題(Short Answer Question)題量減少。依舊是四題,第一,第二題必做,但第三和第四題是選做題,二者擇一即可。且也規定了范圍。第一,第二題的范圍和DBQ一樣,從1754年到1980年。第三題的范圍從1491年到1877年,即重建時期之前。第四題的范圍是1865年到今天,即內戰之后。
變化四:論述題(Long Essay Question),選項上從二選一變為三選一。時間上多給了5分鐘,即40分鐘完成題目。此外,在范圍上也有了限定,第一題的范圍18世紀及之前(1491---1800)。第二題范圍是19世紀的美國(1800 – 1898),第三題范圍是20世紀的美國(1898 --- 至今)。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最后的論述題一直難度較高,現在終于可以有的放矢了。
2.?變化之后的AP美國史考試難度解析
可以看出,AP美國史自從2015年變革后,通過增加主觀題,減少客觀題的方式,對學生的歷史綜合能力要求提高了很多,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極大的挑戰,這次2018年的調整,是CB在聽取了老師們實際教學中的各項反饋作出的。增加了寫作部分的時間,減少了簡答題(Short Answer Question)的題量,而論述題(Long Essay Question)又回到了2014年前指定范圍的模式。這對學生們的應考帶來了不小的便利。但同學們不能掉以輕心,仍要精心準備,畢竟總體的評分標準沒有大的降低,按照改革的慣例,閱卷老師很有可能還是基本按照舊例來打分的。
3.?近十年來AP美國史考試分數分布
上圖是自2007年以來,AP美國史近十年來的各個分數段統計。可見5分率基本徘徊在10%左右。4分率為百分之20左右.不過在2015年改革后,考生成績尤其是4分比例下降明顯。足見2015年的改革對整體成績沖擊還是不小的。這次2018年的改革,CB試圖降低難度,幫助學生提分,至于效果如何,只有拭目以待了。
4.學習AP美國史的學術準備
英語能力要求
自古所謂文史不分家,歷史學科對語言的要求一直是比較高的。AP美國史學習和考試中,牽涉到大量的史料閱讀,很多歷史文獻付梓于兩三百年前,所用語言和現代英語或有差異。故而,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尤其是快速閱讀能力,要求還是不低的。此外,AP考試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寫作,故而對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也有較高要求。一般而言,學生如果在托福考試中的閱讀和寫作部分得分較高,學AP美國史這門課會更加輕松。
學術素養要求
歷史是最強調學術規范和學術素養的一門學科。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思辨能力和邏輯歸納能力。歷史學科的四大要素“史料、史論、史識、史觀”,都很好地融入于AP美國史的考察中。該考試通過閱讀選擇題測試學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過DBQ測試學生的論從史出的學術規范,通過簡答題和論述題來考察學生的史識觀點及學術寫作能力,為學生之后接受高等教育做好準備。所以這就要求學生需要有良好的學術素養和學術規范。
歷史背景知識要求
AP美國史的學習,對學生的歷史背景知識沒有硬性要求。當然學生如果平時對歷史較感興趣,涉獵廣博,這門課學起來會更加輕松一點。但如果學生平時對相關背景知識不求甚解,也沒有大礙,也可以學得很好。
5. AP美國史的備考建議
多進行歷史思維訓練
AP美國史主要考察方面就是歷史技能和歷史思維。這就需要學生平時多注意歷史思維方面的訓練。對于來自AP學校的學生來說,相信學校里的AP美國史課程會著重于歷史思維的培養,而對于本地學校的學生而言,由于國內歷史教學在這方面訓練不足,所以更應該引起重視。建議平時多進行歸因分析,以找出某一事件與另一事件的聯系。這樣對歷史思維的訓練很有幫助。
莫過多糾結于細節
相較于SAT2美國史重在細節考察上,AP美國史更重要的是考察歷史技能和思維。自從2015年改革之后,AP美國史的細節考察部分比例下降明顯。所以,建議考生不必錙銖必較于細節的記憶,更應該注重史識的培養和史觀的養成。即著重關注歷史的整體發展脈絡與發展規律。
論從史出是關鍵。
AP美國史要求學生進行學術觀點的闡述和論證。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史料和史論之間的關系。有的同學在寫作時堆砌史料,而弱于史論歸納。有的則是滿篇空發史論,而無史料的支持。這些都是學術寫作中最忌諱的。所以要多進行寫作練習,并多分析自己所寫內容,以此理解學術寫作的基本要求和規范。
第二名:AP心理學
全球熱門指數:★★★★
難度指數:★★★★
平均分:3.06
人數:302,369
推薦指數:★★★★
1.?考試形式介紹
2018年的AP心理學考試與往年一樣,仍然由14個部分構成。1. 歷史和流派 2. 研究方法 3. 行為的生理學基礎 4. 感覺和知覺 5. 意識的狀態 6. 學習 7. 認知 8. 動機和情感 9.發展心理學 10.人格 11. 測量和個體差異12. 變態心理學 13. 心理失調的治療14. 社會心理學。考試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70分鐘完成100道選擇題,其正確率占總分的三分之二;第二部分50分鐘完成2道問答大題,其正確率占總分的三分之一。正確率達到75.4%可以獲得5分,正確率達到62.7%即可獲得4分,可見想拿高分5并不是很苛刻。
AP考試改革后取消了很多死記硬背的考題,把重點放在了學生的分析、總結、和應用能力。AP心理學同樣體現了這一點,單選題里面超過30%的題目,都是通過給出一個情景或者實驗,讓考生選擇其中體現的心理學概念。第二部分的兩道大題更是直接說明了“challenge students to move beyond mere memorization”,轉而考察分析、總結、學習、和應用的能力。
2.?難度系數變化
2013年,全球AP心理學考試的場次接近20萬場,在10年的時間內增長了近3倍。可見高校和學生對心理學這一領域的重視,每年在逐步提升。因為是標化考試,全球學生的5分率保持在20%左右,4分率保持在26%左右,2017年的4分率和5分率略有下降。接近40%的學生會選擇在11年級考試,剩下接近60%的學生會選擇在高中最后一年。
3.?過去十年的成績分布
?結合過去十年各個學科的成績分布看來,AP心理學與物理Physics,經濟Economics,室內藝術Studio Art,和微積分Calculus同屬于獲得5分和4分的第一梯隊。
4.?選考條件
對心理學有一定的興趣,TOEFL不低于80分,閱讀單項20分以上。
5.備考建議
●??雙語學校(包括國際學校、AP學校、IB學校、A-Level學校),歡迎你報考,因為你會比較輕松和愉快的備考。
●? 體制內學校,完全可以通過備考獲得一個理想分數。專業來講,建議托福閱讀和寫作在20分以上,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學生報考。
●? 本學校如果不提供AP心理學的課程,建議寒假集中學習,并在來年春天保持著新鮮度,5月份考試是最佳狀態。不建議零基礎的同學在3月、4月份才開始用填鴨式(cram)學習。
● 關于備考方面的書籍,推薦依次為Barron’s、5 steps to a 5, 和Princeton’s Review。建議先集中學習其中一本,學有余力再去兼顧其他。 關于閱讀書籍,推薦去看Myers’ Psychology for AP的最新版。備考書籍和閱讀書籍相輔相成。體會好了這兩本書,大家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更縝密、視野更開闊了。
●? 相對于單選題,問答題更需要有心理學背景的、英文語法好的老師,指導學生清晰的表達其觀點。
第三名:AP經濟學
熱門程度:★★★★
難度系數:★★
平均分:微觀3.26/宏觀:2.89
人次:229,507
推薦指數:★★★★★
1.?考試簡介和考題的變化
同為AP科目,微觀與宏觀經濟學單獨計分,考生完成經濟學的學習后,可獲得可觀的兩門成績。AP 微觀經濟學主要涉及經濟基礎原理,政府干預,市場失靈及市場結構四大部分。涉及較多生活現象的理論解釋及證明。AP宏觀經濟學涉及一些重要經濟指標的計算,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及國際貿易等內容。主要涉及國家與國家之間決策的影響及政府決策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在難度上兩門考試不相上下。
AP經濟學尚未進行改革。但是就collegeboard歷年披露的真題來分析,在將來有較大可能進行改革。例如宏觀經濟考試中,MC 部分的選項開始出現較模糊答案,考察學生對貨幣及財政政策的綜合理解。而非以往的單一絕對性選項。同樣在FRQ部分, 2015年宏觀經濟題的官方答案首次出現了分類討論。這充分考察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足以看出如今對知識點的掌握不能靠簡單的套公式,找技巧。而是需要一個全面的理解,才能更好的迎合考試發展的趨勢。
2.五分率分布
AP Microeconomics 微觀經濟學
AP Macroeconomics宏觀經濟學
AP微觀經濟、AP宏觀經濟近年來都是所有AP科目中五分率較高的。但是考生也切不可掉以輕心,需要對知識點有更為全面的掌握。
3.哪些同學適合學經濟學
經濟學是是一門教會大家如何做出完美選擇的藝術。任何人都在生活中無時不刻面臨選擇、抉擇。這是一門適合廣大學生學習的社會科學類課程。另一方面,從利己主義的角度考慮,經濟學是相對容易獲得5分的學科,并且宏觀、微觀按照兩門單獨計分。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也不失是一個理智的選擇。 相信聰明睿智的你一定已經知道如何做出這個選擇。
4.?備考資料和時間安排
(1)備考資料推薦:
● 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每個章節的練習
●? 歷年考試真題。真題是最好的復習資料。
(2)時間安排:
如時間充裕,可在9月份左右參加常規的學習,打好基礎,在考前的4月份進行模考強化
如時間較為緊迫可在1-3月份,進行系統的知識點和概念框架的學習;4月主要通過練習真題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考試前1-2周主要進行模考和對錯題和薄弱知識點的復習。
第四名:AP英語文學與寫作
全球熱門指數:★★★★★
中國熱門指數:★
難度系數:★★★★★
平均分:2.69
人數:404,137
推薦指數:★★★
1. AP文學考試形式介紹
AP文學考試一共3小時。包括,60分鐘的選擇題部分和120分鐘的寫作部分。
在選擇題部分,學生會遇到5篇文學作品選段,包括詩歌,戲劇和小說,Prose和Verse的比重基本相同,每篇文章后面有10或11道選擇題,共55道題。寫作部分2小時,平均40分鐘要寫完一篇essay,第一篇為詩歌分析,第二篇是小說選段分析,第三篇是給出一個開放性的論點,學生利用已經度過的經典作品來闡述該觀點。
考試中的作品范圍從16世紀到21世紀,體裁包括詩歌,戲劇,小說,散文。學生不僅要讀懂作品,還要能夠對作品從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方面進行分析,并且能敏感的察覺作品與歷史,文化大背景的關聯。可以說是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考察,尤其是寫作部分,占總分的55%,最能體現學生的水平。
和其他AP科目一樣, AP文學評分采取5分制,5分為極其優秀,3分為合格,可換取大學相關課程學分或者免修資格。(具體換分政策還要看每個學校不同)
2. ?AP文學5分率情況
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AP文學近10年的得分情況。首先,考試人數在逐年增加,從2008年的32萬考生至2017年的40萬考生。大家所關注的5分率相對慘淡,變化不大,在7%左右浮動,2017年是6.8%,這個數字也低于今年所有學科的平均5分率,13.3%.
3. AP文學的選課條件
從5分率上確實看出,AP文學是最難的幾門AP學科之一。對于中國學生來說這門課的第一挑戰就是語言層面的難點。因為作品語言最早可以設計到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和戲劇,有些詞匯非常古體(archaic) 如“hath, thou, thee”拼寫和當代的英文不同,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動詞還會有不同的詞尾。在syntax句法的層面,結構上也和當代英語的習慣不同,大量的倒裝句和插入語,都會導致閱讀的障礙。
除了語言層面的挑戰,AP文學對學生的閱讀量也是有要求的,不僅要有廣度,還要有深度。詩歌,戲劇,小說,散文都要涉獵,而且至少要熟讀5本以上的完整小說或戲劇。熟悉到可以拼寫出人物的名字,敘述作品的劇情,并且可分析其主題和象征等。
此外,AP文學對于寫作能力是有很高要求的。結構要清晰,遣詞造句要正式學術,態度要客觀,在分析作品的時候要有理有據。寫作部分尤其看重學生有意識地引用文本證據來支持自己觀點的能力,不可空談。而很多中國學生在中文課上的作文習慣表達主觀情緒,這恰好犯了AP文學的大忌。
綜上所述,建議選考AP的學生托福至少已經在100分以上,并且對文學有足夠的興趣,有一定的閱讀速度和閱讀量的積累。
4.?備考建議
●? 首先,建議同學們博覽群書,利用課余的時間閱讀原版著作,積累自己的詞匯量和閱讀量。
●? 要積極和和老師或者同學討論作品的細節,如措辭,比喻,象征,主題等等。在討論甚至是辯論中理解文字的復雜特性,以及解讀文學作品的開放性。在平常閱讀時就要聯想和應用老師課上的文學術語,比如irony, allusion, tone等等,有批判的帶著目的去讀書。
●? 通過影視作品來快速直觀的解文學作品,并且提高我們隊文學的興趣。大部分經典的小說都已經被搬上了熒幕,比如《傲慢與偏見》《簡愛》《哈姆雷特》《了不起的蓋茨比》等等,我們在看電影的同時不僅了解了作品的情節,更是對不同時代的社會風俗有了最直觀的認識,讓我們有穿越一般的體驗,這是文字無法帶給我們的。當然大家注意在選擇電影的時候,盡量挑選忠實于原作品的。
●? 多練習寫作。平常我們應該每周練習一篇文學評論的寫作,并且在老師批改后,對自己的文章進行反復打磨,提高寫作水平。
●? 閱讀書目,走心推薦
以下的作品是我在授課中會選到的一些作品,符合AP考綱的要求,基本涵蓋了16世紀到現當代的不同體裁的作品。
當然,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只要是經過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都可以閱讀學習。而且這些作品的語言難度不同,開始可以選擇語言簡易一些的來讀,比如 A Doll’s House, The Color Purple等等。
詩歌:
Edmund Spencer:?Sonnets
Shakespeare:?Sonnets
John Milton:?Paradise Lost
John Donne:?Valediction Forbidden Mourning / Go and Catch a Falling Star
Alexander Pope:?Human
Thomas Grey:?Elegy Written in a Grave Yard
William Wordsworth:? A Solitary Reaper
Percy Shelley:?Ode to the West Wind
Lord Byron:?She Walks in Beauty
John Keats:?To Autumn / 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
Robert Browning:?My Last Duchess
Mathew Arnold:?Dover Beach
W. B. Yeats:?When You are Old /Salley Gardens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The Wild Swans at Coole/ The Second Coming / Sailing to Byzantium
Emily Dickinson:?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I heard a Fly Buzz When I died/ The Brain is Wider than the Sky/ Water is Taught by Thirst
Walt Whitman:?I Hear America Singing
Robert Frost:?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Mending Wall/ Aquainted With the Night
Elizabeth Bishop:?One Art / The Imaginary Iceberg
戲劇:
William Shakespeare:??Excerpt from Romeo and Juliet/ “The Balcony Scene”
William Shakespeare:??Excerpt from Hamlet “To be or Not to be” Soliloquy
William Shakespeare: ?Macbeth
Henrik Ibsen :???A Doll’s House
Susan Glaspell:?Trifles
Sophocles:??Antigone
小說:
Thomas Hardy:?Tess of Dur’ Beeville’s
Jane Austin:?Pride and Prejudice
Charlotte Bronte:?Jane Eyre
Emily Bronte:?Wuthering Heights
Oscar Wilde:?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Joseph Conrad:?Heart of Darkness
Virginia Woolf:?Mrs. Dalloway
Nathaniel Hawthorn:?The Scarlet Letter
Mark Twain:?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F. 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
Earnest Hemingway:??A Farewell to Arms
Kate Chopin:?The Awakening
Henry James:?The Turn of the Screw
Alice Walker:?The Color Purple
Amy Tan:?Joy Luck Club
短篇小說:
James Joys:??Araby
Virginia Woolf:?The Lady in the Looking Glass
Nathaniel Hawthorn:??The Minister’s Black Veil
Kate Chopin:?The Story of an Hour
Ernest Hemingway:?In Another Country
William Faulkner:?A Rose for Emily
散文:
Jonathan Swift:? A Modest Proposal
Francis Bacon:??Of Studies
Thomas De Quincy:?On the Knocking at the Gate in Macbeth
Ralph Waldo Emerson:? Nature / Self-reliance
Henry David Thoreau:?Walden / On Civil Disobedience
(本文中的圖表和數據來源為College Board官方網站以及Total Registration官網。本文中對于各學科的分析和建議為沃邦各科AP各科老師精心編寫,禁止抄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