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1.自我概念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的時候,就說明他內心一定有潛在的更好的自己的樣子。
2.成長空洞
當“現在的自我”和“真實的自我”不能重合時,而人們又渴望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會產生成長空洞。
3.所有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痛恨。
你痛苦是因為你發現自己有空洞,而這個空洞長期無法被填滿,你就會覺得空虛且痛苦。
4.錢最重要?
如果你身處一個什么都用錢才能買到的社會,自然會認為錢最重要。
5.被別人的認同綁架
當外界的認同成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開始認為那個被認同的部分,你的名聲、地位才是你真實的自我,從那一刻開始,你就被別人的認同綁架了。選擇接受別人的認同綁架,這并不是善良,而是無能的表現。
6.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親密關系中,你是誰,你就會遇到誰。所以我們可能會驚奇的發現,我們喜歡的都是同一類人。
7.你只是為別人認同而活的工具
你以為大家都喜歡和離不開你,其實是你離不開他們的喜愛。
8.逃避痛苦等于自殘
當別人不認同我們時,我們可能會選擇逃避,甚至破罐子破摔,順便割舍很多已經得到的能力,雖然會讓我們短暫的舒服,卻破滅了全部成長可能性。這樣你雖然放棄了痛苦,但也放棄了你自己。
9.真正的幸福是自我成長
社會不斷的告訴我,考上一所好學校、找到一份好工作、開始一段美滿的婚姻、擁有一座大房子,就等于幸福的人生,但這并不會帶我走上真正的自我成長之路,并不會帶來真正的幸福。
10.給自己來場成人禮
試著脫離他人的認同,置身于真正的孤獨,獨立完成艱巨的任務,學會與自己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