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一早開始整理茶樣,各種淘寶買的不亦樂乎。哥哥說,真不明白你,一把年紀還這般折騰干嘛,好好找個安穩(wěn)的工作,好好談個戀愛,不是很好嗎。回復,咱倆認識這么多年,你還不了解我的性格。于是,于是,我邊往嘴里塞烤鴨,邊叨叨我的幾年計劃,然后拖著他陪我買買買。
? ? ? 一路成長,是有讓身邊的人操心的吧。某一時段,也想成為大家所喜歡的樣子,兜兜轉轉卻依舊還是原來的模樣
? ? ? 就像,我十八歲的時候理解不了二十幾歲的困惑,二十幾歲的時候理解不了三十幾歲的現實,人總是因為自己成長的局限而不能理解局限以外的事物。
? ? 二十三歲時,固執(zhí)地以為自己會留在東北,和喜歡的人結婚、生子,過一種原本屬于自己的歲月靜好。然而,故事的結局常常出人意料,遠比電影上演得還要撲溯迷離。它帶著藝術的審美,上演了一場好看但卻無法修改的青春,摻雜我看不懂的生、離、死、別。曲終人散時,有人劫后重生,也有人從此心有藩籬。
? ? 分離,或是陷入困境,總是好的,它使人熱淚盈眶,觸碰真相;也使人明白,這一生,若想得以逃脫那宿命式的生活,必會遭遇顛沛流離,沒有人庇你一世。
? ? 父母會老,戀人會分離,朋友會有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這一切,沒有對錯,只有愿不愿意,適不適合,就像圓有多少半徑,便有多少種生活方式。沒有哪種生活方式,值得我們去盲從,無論它看上去多么正確而富有借鑒意義。
? ? 今天被默認為正確的真理,到明天也許就會被證明是謬誤。有些前人說不能去做的事,結果你嘗試后發(fā)現你是可以去做的。
? ? 所以,沒有任何一種生活方式可以被視為圣經,它向我們展示經驗和教訓。讓我們每個人清醒地發(fā)現和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后跟隨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成為與眾不同,或獨立自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