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兩句的意思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有些著邊際,有些不著邊際,大多不著邊際。
《La La Land》,中文譯名《愛樂之城》。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詩「哀樂之巔寫年華」中前三個字的讀音和《愛樂之城》前三個字「一樣」,所以我一看到這中文譯名就覺得扎眼,腦子里不自覺地就把樂(yue)看成樂(le)。本來我對這類電影沒什么興趣,再加上這古怪的中文名,更加沒什么興趣,不過有人跟我說,你去看你去看,我宜人性多高啊,所以去看了。
我的習慣是去看電影之前多看看我關注的電影號里的影評和經常寫影評的人的文章,多方觀點一了解,對這部電影也就有了大概的了解。《愛樂之城》這類歌舞片不是我喜歡的類型,02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芝加哥》也是歌舞片,里面有我非常喜歡、特有魅力的男演員理查·基爾,可是我看了,沒感覺!可能我對歌舞片真的不感冒,不過奇怪的是,我很喜歡話劇里又唱又跳的,比如孟京輝的《空中花園謀殺案》,我就特別喜歡,人多熱鬧,又唱又跳。但也有人就特別喜歡孟的《兩只狗的生活意見》,兩個男人一直說說說,男人長得還丑。去年還是前年,是圣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改編年,出了很多話劇,良莠不齊,但因為里面又唱又跳的,每個我都喜歡,也是怪了。
另外,雖然《愛樂之城》拿獎拿到破紀錄,不過,和菜頭在文章里提到因為是電影小年,同行不行。《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爭小金人那次就是大年,以至于《肖申克的救贖》這樣的電影都沒撈著大獎。《愛樂之城》好不好,有多好,我因為本身對這類電影不感冒,也不懂,我對比了一下看《芝加哥》的感受,那倒是差不多,所以,也許拿獎也是實至名歸。
我看電影主要是看故事,甚至有時候都忽略了演員演得不好,可能我腦子里幫他們完善了,而《愛樂之城》里的故事顯然吸引不了我,當然最后那段非常精彩,這個我喜歡。愛情故事確實容易俗套,我今天特意思考了下,這一兩年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愛情故事(非電影,電影好像沒有),一是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里的故事,二是《不說,就真來不及了》里「可憐天下父母心和錯位的愛」那章佩吉·揚的故事。前者因為那個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地方、特別的人情味,哎呦,我還一直想去利川玩玩呢,真美。后者是佩吉·楊這一生的經歷,她與父母的沖突,她的愛情,特殊的東亞文化和她特別出色的演奏天分讓這個故事動人。
《愛樂之城》里男女主角首次「為了研究」看電影約會那段比較有意思,我要從社會公德方面和專為撩妹而生方面說說。
女主丟下前任穿著單薄的裙子冒著大雪去電影院赴約,注意穿著單薄的裙子冒著大雪!來到電影院,電影已經開場了,怎么找男主呢?雖然男主確實很帥,就像黑暗中的螢火蟲,是那樣的鮮明,那樣的耀眼,但在電影院里,屏幕才是最吸睛的。女主這時候居然跑到屏幕前讓男主發現她,這真是讓我火大,這不就是電影院惡棍嗎?我之前正因為邊上的兩人在電影院肆無忌憚講話而火大呢!有必要提醒朋友們,這方法別亂用,容易被打,今年大年初二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去電影院看《乘風破浪》,因為講話大聲,被人揍了,網友紛紛點贊。看著吧,今年懟界的一大主題少不了懟電影院惡棍。
好了,男女主角相會坐一塊了。注意我前面說的,女主穿著單薄的裙子冒著大雪過來的,細皮嫩肉在風雪交加的冬夜得被凍成什么樣啊?我的朋友——專為撩妹而生的大海告訴你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當然是趕緊把自己脫得精光,把衣服全都給妹子。就問你暖不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