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后街看見有賣烤魚的。魚和蝦是我的最愛。于是買了一只,付款后告知是巴沙魚。我以為是海魚,于是百度查了查巴沙魚。巴沙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它屬鯰形目魚類,屬芒鯰屬的芒鯰(Paugusiushamiltoa)為無鱗魚類。 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種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對于我來說關鍵字是屬鯰形目魚類。雖然我很愛吃魚,但是有一類魚我不吃。沒有魚鱗,摸起來又黏又滑,還沒有什么魚刺的魚。所以我不碰鯰魚,鱔魚,黑魚,甲魚,連泥鰍都不吃。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
記得小時候我還是吃泥鰍的,不過是炸過再放辣椒炒的。但是自從我奶奶做了泥鰍燉臘肉,我吃了一口之后,我再也不吃泥鰍了。說說泥鰍燉臘肉做法吧。就是把活的泥鰍和臘肉放在一起加上冷水燉,隨著溫度的升高,泥鰍會受不了,鉆入臘肉里面,慢慢的一點點融化在肥肉里面。其高湯濃而黏,咸而鮮。尤其是冷卻之后糊糊的。
而黏糊糊的感覺是我最討厭的狀態。我受不了一點點的黏糊。這就關乎到我的飲食習慣。我很不喜歡大水果,像西瓜,蘋果,梨,甘蔗等。因為吃這些水果很容易弄臟我的臉,我的手,黏糊糊的很不好受,我寧愿用那黏糊糊的手去占煙灰,即使手上臟臟的,但起碼能除去黏糊感。
所以我很喜歡那種最好可以一口一個的小水果,比如櫻桃,葡萄,棗子,草莓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照理來說,我們吃的東西品種越來越多,吃得也越來越雜,但是我卻越來越挑食,能吃的越來越少。因為肉類除了雞鴨,豬肉,牛肉,鯽魚,草魚,鰱魚,蝦,螃蟹,蛤蜊。其他的我都不能吃,但是如果這些肉類處理得不好,有腥味,沒有10分熟,我會吃得想吐。我不敢嘗試去吃牛蛙,兔子,蛇等所謂的野味,因為我一想到這些不常吃的東西,想到這些肉是異類,可能和我身體發生不良反應,我就會想吐。是真的會吐,想想就會吐。我對某些食物已經形成條件性發射嘔吐。
只要我不小心吃了地溝油,劣質奶油,不衛生的蔬菜,我會嘔吐的,雖然很惡心,但是相比長成身體的一部分,我更寧愿把它嘔吐出來。
當時在上海,我的的好朋友麗麗,她是個沒什么錢,一直省吃儉用的大姐姐,卻舍得給我買小禮品。帶我去上海各個地方溜達。我經常問她為什么對我這么好,她說因為我和別人不一樣,我真誠。有次她特意請問吃大餐。當我趕到餐廳,她已經給我點了一桌的菜,其中有個就是水煮魚。看著紅紅的湯水,我便問起服務員這是什么魚。得知是鯰魚,我直接對她說:麗麗,我不吃鯰魚的,它又滑又黏,真叫人難以忍受。并且它可能身上富集了重金屬。照理說來我為了尊重她,不該浪費她來之不易的金錢和她的熱情款待。不吃就算了,干嘛還要說出來。實在因為那盤菜放在桌子上,我就想象出一只活鯰魚在我的眼前,于是麗麗馬上叫來服務員說:美女麻煩幫我把這盤魚撤了,來個水煮肉。
小時候在我早餐喝粥的時候,我哥趁我不注意的時候把一粒青豆扔在我碗里,我沒看見吃了下去,那種味道真的難以形容,像某一類植物的青味。我當場就吐了。那是我印象里第一次吃東西會嘔吐。以至于我后來很少吃豆類。
在上海有次展會我們提前突破任務量,老板帶我們去吃了高級日本料理,面對那些生魚片和鵝肝,我想到血淋淋的場面,以及生命最后的叫囂。我當初就吃了幾個比較素的壽司和秋刀魚。同事們都吃得很開心,說我不懂得欣賞美味。所以說一個人的想象比感覺更強烈。當然它們也是緊密聯系的。
所以曾經吃過的食物,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這個沒辦法改變,同時每個食物都會有它們的記憶。但是有時候它們也會健忘,會銘記。對于哪些曾讓我想吐的同類食物我是銘記了。
但是不得不說,我卻是個肉食動物。沒有肉我感覺我每個細胞都在叫囂我們要吃肉,我們需要肉類給我們補充能量和營養。
飲食不是嘴巴想要,是身體需要。所以伙計快給我來一份10分熟以上的蝦,香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