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666計劃的第73篇筆記
在前面的內容里提到經濟不可預測有三個原因:
- 人際之間的效用不可比較
- 數據不可得
- 很難對人們的行為作出獎懲
哈耶克在《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這篇論文中對此提出了解答。
解決方案就是價格。
第一、經濟系統要解決的問題, 不是平衡邊際的問題。
邊際就是新增的新增, 多花一元帶來多大的收益。 邊際平衡, 是指為了獲得最大效用而做出的選擇分配。 科斯定律實際就是使用了邊際平衡的概念。 比如到底是用來種小麥還是應該讓牛來吃小麥, 取決于小麥和牛肉的價格。
經濟體系要解決的問題, 不是邊際平衡的問題, 而是要解決變化的問題。 因為如果僅僅是要解決編輯平衡的問題, 用什么社會制度都一樣, 只要你不斷試錯總能找到如何計劃未來的生產。
言下之意邊際平衡是靜態的? 一成不變的? 這個結論從哪里得來的?
第二、關于變化的知識, 從沒有被集中過。
書本上的知識, 僅僅是知識的一部分。 更多更重要的知識, 是關于誰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東西, 需要什么樣的品質和數量, 以及他愿意付出什么樣的代價獲取。 商人, 最能掌握和利用好這些信息。
商人的價值, 再次闡述其真正的價值。
第三、怎么解決獎懲對錯的問題。
答案是價格體系。
1)計劃經濟的第一個障礙—人際之間的效用不可比較
通過價格就能找到一個測量的標準。 每當你購買并出價, 人們就知道你愿意付出怎樣的代價獲得商品。 這時, 價格就是一個可觀察和統計的數據。
2) 數據不可得問題解決
人們有時候會自己掌握的信息藏著掖著, 不告訴別人, 但是只要你愿意購買, 你的行為就已經背叛了你, 你對這件商品的需求已經公之于眾了。
價格本身傳遞了關于稀缺的信息, 什么東西被需要, 那件產品的價格就上升。
因此, 價格最終幫助了指導生產。
3) 獎懲問題
有經濟學家說 政府應該去獎勵那些成功的商人。
這就好比, 我們去獎勵中了彩票的人一樣, 其實沒有意義, 因為他們已經得到了最好的獎勵。